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诗欣赏
诗欣赏
《我为少男少女》
教学课件
作者:何其芳
何其芳(1912—1977),现代诗人、散文家、文艺理论家。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人。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受到文坛注意。他的散文集《画梦录》出版后,获《大公报》文艺奖金。
作家简介
写作背景:
1938年,何其芳告别国统区黑暗、压抑、窒息的旧生活,怀着对光明的渴望,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延安,一种与国民党统治区迥异的生活展现在眼前。作者亲眼目睹了根据地人民火热的革命生活,那种快乐、充实、民主的全新生活,使诗人感到中国的希望。诗人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全新的火热的革命生活中,他观察着,感受着,激动着,并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诗人的生活变了,性格变了,世界观变了,诗风也变了,他不再写那种缠绵忧伤的爱情诗了,流泻于诗人笔端的是一种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诗句。1942年,诗人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就是诗人奔放快乐积极向上诗风的代表作。
何其芳
奔赴延安的青年们
爱国青年奔赴延安
延安窑洞
朗读体会:
1.注意把握节奏,读准重音。
2.语速稍快,语调适当高亢一点,尤其是排比性的诗句,要读得有气势一些。
3.朗读过程中要仔细体会作者对延安革命生活和革命青年的热爱赞美之情。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何其芳
1.诗的第一节在说了“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后,连用四个排比句,歌唱了五种事物,这些事物具有怎样的共同点?
思考:
都属于一种开始,一种发端,都积极向上,给人以希望,给人以鼓舞的力量。
2.题目"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里的少男少女有什么更为深广的含义?
这里的少男少女,其实不是实指,而是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新的希望和新的力量,所以诗人在这首诗中实际上是为新世界歌唱。
3.诗的第三节揭示了"我"的歌声的内容和来源,结合写作背景,说一说这种歌声的内容和来源是什么?
"快乐或者好的思想",即诗人来到延安这个全新的天地里,每天所感受到的新的事物新的快乐新的思想。
4.诗的第三节是写自己在这种新事物新快乐新思想的感染、熏陶下发生一些大的变化,它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通过写自己的变化,诗人把现在与过去进行对比,在肯定这种变化的同时,其实还是在赞颂、歌唱新事物新快乐新思想。诗意在前两节的基础上又深入一层。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早 晨
歌唱的对象 希 望 生机
(第1节) 属于未来的事物 勃勃
正在生长的力量
飞到年轻人的心中
歌声在飞扬 飞到四面八方 热情
( 第2、3节) 像一阵微风 洋溢
像一片阳光
失掉忧伤
歌声的变化 变得年轻 充满
(第4节) 充满梦想 活力
充满希望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何其芳
飞到年轻人心中;使“我”也失掉忧伤变得年轻
诗人的歌声、快乐和思想长上了翅膀
希望少男少女和诗人一起,去赞美并迎接新生活新世界
双桅船 ■舒 婷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使我们再分东西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 1979年8月 (选自《双桅船》,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反复朗读,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背诵。
认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热爱新生活的激情。
作业:
插上你奋飞的翅膀,为自己,为明天而歌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