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高考复习>高考课件>历史课件

免费下载历史高考专题总复习古代历史上的改革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历史高考专题总复习古代历史上的改革ppt课件免费下载历史高考专题总复习古代历史上的改革ppt课件免费下载历史高考专题总复习古代历史上的改革ppt课件免费下载历史高考专题总复习古代历史上的改革ppt课件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回眸
第1讲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
一、梭伦改革
1.背景:
(1)贵族政治导致社会动荡:
①政治上,贵族占据了首席执政官等重要职位,还把持了作为最高决策机关、监察和审判机关的长老会议,架空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公民大会。
②经济上,贵族通过放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方式盘剥平民,以致平民无力还债成为“六一汉”,甚至全家沦为债务奴隶。
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横和经济上的压榨激起了平民的反抗,导致雅典政局动荡不安。
(2)工商业发展: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的工商业者在经营活动中经常使用奴隶劳动,形成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随着经济实力的日益壮大,工商业奴隶主(“海岸派”)和下层平民(“山地派”)反对旧贵族(“平原派”)的政治专权越来越不满,展开了要求分享政治权利的斗争。
(3)梭伦登上雅典政治舞台:雅典附近的梅加腊逐渐强大起来,占领萨拉米斯岛,激化了雅典的阶级矛盾,梭伦借夺回萨拉米斯岛之机,树立了崇高的威望。公元前594年,雅典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再度激化,在内战一触即发的危急关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由他全权修订法律,进行改革。
2.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对梭伦改革的评价:
(1)进步性:
①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乃至整个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它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雅典很快成为古代希腊最繁荣的工商业城邦。
②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③恢复了公民大会的权力、设立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陪审法庭等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
(2)局限性:
①富有的第一、第二等级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下层公民没有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的权利。后来,经过多次改革,才过渡到所有雅典公民不论财产资格都可以自由参政议政,确立了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
②梭伦改革以后,贵族仍然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氏族制度残余仍得以存续,贵族势力依旧存在。贵族凭借血缘门第,照样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③贵族对权势的削弱不满,下层贫民需要进一步改革的愿望也没有得到实现,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
二、商鞅变法
二、商鞅变法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北魏统一北方黄河流域,为改革奠定了基础。
(2)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但社会经济发展缓慢。鲜卑贵族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不断激化,使得北魏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人民起义。
(3)深受汉文化影响的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
2.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3.意义:
(1)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加,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
(2)政权封建化加速: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四、王安石变法
1.背景:
(1)阶级矛盾尖锐:北宋初年,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大部分土地被地主占有。政府不断增加赋税,中小农户的赋税负担沉重。在地租、高利贷和官府赋役重重盘剥下,农民生活困苦,社会阶级矛盾尖锐。
(2)积贫积弱局面形成:北宋建国后,为加强专制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到北宋中期,这些措施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出来。首先,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北宋在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中败多胜少,形成了“积弱”局面。其次,由于机构重叠,官职冗滥、军队数量激增,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即“三冗”问题。“三冗”导致北宋财政日益入不敷出,逐渐形成了“积贫”局面。
(3)庆历新政的失败:1043年,宋仁宗任用主张改革的范仲淹、富弼等人进行改革,施行新政。这次改革发生在庆历年间,故称“庆历新政”。庆历新政的改革措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了他们强烈反对。新政仅推行了一年多就夭折了。
为改变积贫积弱局面、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2.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3.结果:
(1)遭到大地主阶级的反对而失败。
(2)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最终废除新法。
4.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1)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地主阶级针对危机而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运动)。
(2)积极作用:
①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3)历史局限性:王安石变法的“富国之法”意在抑制兼并,针对的是社会上层的大官僚、大地主和富商,因此从一开始就遭到激烈的反对。王安石认为增加政府收入就要扩大税源,要“取诸民”。可是这一旦执行不善,便会引起民间的不满,成为反对派攻击新法的借口。
考点1:梭伦改革
【1—1】 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梭伦)说:“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
(3)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1)弊端:平民受到奴役;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
危机:导致贵族与平民、贵族与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矛盾的激化;社会动荡不安,阻碍经济发展。
(2)措施:解负令;财产等级制;四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
(3)根本原因:阶级利益的对立。观念:公正观念;法治观念。
【1—2】梭伦改革开辟了雅典通向民主政治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梭伦抑制了平民与贵族的过分的欲望,梭伦改革中,对债权人的一种“侵犯”,是一种执行社会公正的结果,是公正地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措施。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雅典)卫城里竖立着献礼的安塞密翁的雕像,上面刻着这样的诗句:狄腓卢斯之子安塞密翁献这个像给神……他已经变日佣级为骑士了……
——亚里士多德的《雅典政制》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改革坚持什么原则?梭伦对债权人“侵犯”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梭伦改革中的哪项措施?如何评价这一措施?
【参考答案】(1)原则:公平(中庸)。措施:颁布“解负令”。
(2)措施:按财产多寡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评价:打破了贵族独揽大权的政治局面;并未实现公民之间的真正平等。
考点2:商鞅变法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
——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检索传世文献,对秦国最恰如其分的评价是“虎狼之国”……秦朝速亡,则又与其“虎狼之国”的特性有关。秦是从兼并统一战争中发展起来的。但是,“虎狼之国”的传统并没有因秦的统一而有所改变。
——刘德增《虎狼之国——秦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秦国在西部崛起时面临怎样的形势,当时秦国的政治处境如何?
(2)材料二所指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一项内容?这一措施对秦国旧制度的冲击突出表现在哪一方面?
(3)据材料三,秦形成“虎狼之国”的特性与材料二的改革措施有何关系?秦统一后继续保持“虎狼之国”的传统,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参考答案】(1)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偏远落后,不被中原各国看重(政治、外交地位卑微)。
(2)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军功地主势力上升。
(3)奖励军功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养成了秦军好勇斗狠的特性。实行暴政,二世而亡。(答具体内容也可)
【2—2】(2013·福建文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
(2)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
【参考答案】(1)商鞅;重农抑商;梭伦:农商并重。
(2)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难以实现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将处于不利地位。逐步消除贵族特权,为雅典民主政治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考点3:北魏教文帝改革
【3—1】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举例说明。
(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
【参考答案】(1)商鞅变法:奴隶主贵族与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如废井田开阡陌、废分封行郡县(举一例说明即可)。孝文帝改革:落后的鲜卑族文化与先进的中原先进文化之间的矛盾,如实行均田、推行汉化政策等。(举一例说明即可)
(2)商鞅变法:创设新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学习借鉴中原文化。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促进了民族融合,国家统一。
【3—2】(2013·江苏单科)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 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 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 ……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 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 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 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与商鞅变法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参考答案】(1)条件: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特点: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
(2)作用: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原因: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
(3)问题:民族关系问题(或鲜卑族与汉族文化的差异)。因素: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
考点4:王安石变法
【4—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
——(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王安石、司马光围绕什么问题进行了激烈争论?结合所学,指出这一争论的实质,并回答变法触动了哪部分人的既得利益。
(2)王安石采取哪些措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变法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1)政府要不要“理财”。祖宗之法是否可变。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利益。
(2)措施: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
原因:宋代商品货币经济活跃;王安石有前瞻性。
【4—2】(2013·山东文综)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1)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
【参考答案】(1)免役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负担;用人不当,出现了官吏扰民现象;新法引起了民间不满。
(2)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话本属于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成分,须用其他史料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