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总复习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江苏省考试说明】
1.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政策;②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③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要的外交活动:①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②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国初期到50年代中期)
——对立中崛起的外交 (奠基)
(一)外交政策
1.我国一直奉行的外交方针是什么?这一方针产生的背景如何?
2.建国初期我国奉行的外交方针的具体体现有哪些?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二)外交活动
1.建国初期我们参加了哪些重大外交活动?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目的是什么?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3.从背景、内容、影响三个方面理解“求同存异”方针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国初期到50年代中期)
——对立中崛起的外交 (奠基)
(一)外交政策
1.我国一直奉行的外交方针是什么?这一方针产生的背景如何?
2.建国初期我国奉行的外交方针的具体体现有哪些?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1.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背 景:(1)社、资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
(2)美帝国主义孤立、封锁、包围中国
2.具体体现: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内 涵:另起炉灶:废旧条立新约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后结交
一边倒: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国初期到50年代中期)
——对立中崛起的外交 (奠基)
(二)外交活动
1.建国初期我们参加了哪些重大外交活动?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目的是什么?有何意义?
3.从背景、内容、意义三个方面理解“求同存异”方针
1.外交活动:①建国第一年,先后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②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④1955年出席万隆会议
2.目的: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
的成熟。
3.背景:帝国主义破坏会议阴谋,与会国之间的分歧
内容:“同”与“异”
意义: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可归纳为“一、二、一”
一个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两次会议: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一个原则: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学法指导
1.“一边倒”并不是放弃独立自主原则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不矛盾,因为它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
2.“求同存异”与“万隆精神”的关系
(1)“万隆精神”,即亚非会议所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
(2)“求同存异”方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外交实践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易错警示
二、70年代的重大外交——缓和中突破的外交(突破)
成就之一: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扬眉吐气)
1.中国何时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能够恢复?
2.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为什么用“恢复”而不用“加入”?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
1.时间: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主要原因)
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美国霸主地位的衰落
2.原因: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联
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非法占据。
3.影响: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此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70年代的重大外交——缓和中突破的外交(突破)
成就之二:中美关系正常化(跨洋握手)
1.中美为什么会有“握手”的意向?
2.中美的“跨洋握手”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现实的?
3.从开始“握手”到实现真正的“正常化”,影响双方关系的最大
的障碍是什么问题?
1.原因:中美双方利益需求。
美国:①“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②与苏争霸处于守势地位; ③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中国:①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
②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③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2.历程:
试探之旅--- “乒乓外交” →打开了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旋风之旅--- 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
破冰之旅---尼克松总统访华→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正式建交---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3.障碍:台湾问题
二、70年代的重大外交——缓和中突破的外交(突破)
成就之三:中日建交(冰释雪融)
1.中日近代关系史上曾有过哪些“冰”、“雪”?
2.70年代中日“冰释雪融”的标志是什么?直接原因是什么?
3.中美、中日建交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1.“冰”“雪”: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
2. 标志: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建交。
3. 影响: ①中国: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掀起了同中国
建交的热潮。
②世界:缓和了世界的紧张局势,有利于亚太地区、
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外交关系的突破可归纳为“一大突破,三大成就”
一大突破:改善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打开外交新局面。
三大成就:1971 年,中国重返联合国;1972 年中日建交;1979 年中美建交。
学法指导
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发展中调整的外交(调整)
1.新时期我国外交面临怎样的国内国际形势?外交政策的目标是什么?
2.新时期我国取得了哪些外交建树?举例加以说明
1.形势:国内:我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需要一个安定
的国际环境
国际: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 外交建树:
①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和)
②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亚太)“上海共识”
③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上合)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可归纳为“一个坚持、三个调整”
一个坚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三个调整: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学法指导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奠基)
二、70年代的重大外交——(突破)
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调整)
思考:如何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变”与“不变”?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思考:如何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变”与“不变”?
提示:(1)维护中国核心利益的根本目的不变。始终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障国家的发展;但侧重点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有所改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经济外交”的比重明显增加。
(2)独立自主的根本原则没有变,但独立自主的表现形式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在变。具体表现为从“一边倒”联苏抗美,到“一条线”联美抗苏,发展到新时期的不结盟。
(3)和平共处的基本准则没有变。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的政策没有变;在这些“变”与“不变”中,进一步领略新中国外交的原则性、灵活性和务实性。
一、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角度命题
对接高考:
(2011·上海单科,27)“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解析 抓住中心词“周恩来”、“共同基础”、“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即可知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对发展中国家发表演讲时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答案 C
一、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角度命题
(2013 ·江苏单科,11)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材料表明中国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围际舞台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解析 抓住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特征。
答案 D
对接高考:
一、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角度命题
(2013.安徽高考18题)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
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
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解析 抓住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特征。
答案 C
对接高考:
【预测题】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和周恩来制定了举世闻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奠定了当代中国外交理念的基础,规定了新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三大价值取向和标尺。下面不属于“三大价值取向和标尺”的是 ( )。
A.以和平为最高目标 B.以平等为基本准则
C.以互利为基本要求 D.以结盟为主要手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理解。和平、平等、互利都是这一政策的核心价值观。建国初期,中国虽与苏联结盟,但那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主要手段的说法错误。
答案 D
一、从概念内涵、特征、本质、属性角度命题
二、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意义角度命题
(2012·福建文综,18)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解析 日内瓦会议: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并推动会议取得成果;万隆会议:周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思想被与会各国接纳,推动万隆精神的形成。苏联解体之后才有“一超多强”的格局,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兴起于60年代,排除C项;这两次会议都不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会议,排除D项。
答案 A
对接高考:
(2011·江苏单科,10)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 )。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
解析 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毛泽东的“走出去”是指要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A项不正确;中国还没有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B项错误;克林顿执政时期中美关系才被定位为“战略伙伴关系”,C项不正确。
答案 D
二、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意义角度命题
【预测题】张同冰在《新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回顾》中指出:“1952年开始大学院系调整,撤消合并了大部分学校的英语系科,德语、法语等语种也被缩减。1952年至1956年间,全国俄文专科学校纷纷建立,综合性大学俄文系招收人数大幅增加。”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政策
B.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C.受苏联大力援建中国与中苏关系密切影响
D.受新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
解析 本题需关注时代背景,此时,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政策的背景下,新中国推行“一边倒”外交政策并且并与苏联关系密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材料中所述现象不构成因果关系。
答案 D
二、从历史起因、条件、规律、趋势、影响、意义角度命题
三、从知识比较、联系、概括、归纳等综合能力角度命题
(2012·北京文综,19)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洲各国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与合作。其主要表现为:非洲发展中国家( )。 ①是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要推动力量 ②是中国50年代初主要建交对象 ③与中国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 ④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点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这一外交成就。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与非洲各国的关系中,中非关系快速发展是亚非会议之后的事情,是5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没有发起不结盟运动,上合组织成员国主要是中俄及中亚地区国家,所以只有A项正确。
答案 A
对接高考:
(2010·福建文综,18)照片是“看得见”的历史。图1和图2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他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A.睦邻友好 B.战略结盟
C.另起炉灶 D.求同存异
解析 本题图片信息易读,主要还是考查两历史事件的比较,常规解法是逐一审核,尼克松访华不属于睦邻友好,两者都不是结盟,也不是另起炉灶。
答案 D
三、从知识比较、联系、概括、归纳等综合能力角度命题
【预测题】 据法新社报道,中国是朝鲜最亲密的盟友兼贸易伙伴,而且一直拒绝在“天安舰”沉没问题上同国际社会一起谴责平壤;在西方提出的有关叙利亚问题的决议案中,中俄一再动用安理会否决权;在美韩黄海军演问题上,更是提出了激烈的抗议,致使演习移到了日本海举行。这表明中国A.实行政治结盟外交政策 B.与美韩关系急剧恶化
C.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能左右地区局势发展
解析 A、B两项说法明显错误,材料反映了中国在不同国际问题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C项最符合题意,D项与材料主题无关。
答案 C
三、从知识比较、联系、概括、归纳等综合能力角度命题
四、从认识、启示、评价、新史观、新情境创设角度命题。
(2009·江苏单科,11)1998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②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③参与符合联合国宪章的维和行动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 此题考查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反对美国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和维和行动无关。维和行动是由联合国采取某种军事行动,为通过其他政治、外交途径最终解决争端创造条件,或是监督落实已达成的协议。维和行动大致分为两大类:部署观察团和派驻维和部队,故③错误。
答案 C
对接高考:
【预测题】 2014年是中美关系正常化42周年,阅读右图漫画,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出最主要的信息是 ( )。
A.中美关系日益走向紧张
B.美国公开违背三个联合公报
C.正确揭示了美国对中国的政策
D.美国政府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解析 解题关键在漫画中的文字信息。美国打着恪守三个联合公报的伪装干涉中国内政,由此可得出C项正确。A项体现不出;B项错在“公开”;D项不能反映漫画的寓意。
答案 C
模拟练习:
1.渡江战役期间,毛泽东发表声明:“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力量的关系”。新中国初期,与此声明相一致的外交方针是( )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求同存异
解析 “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这使得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答案 B
模拟练习:
2. 《论语》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视为至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时其中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史中最能体现该思想主旨的是( )
A.奉行“一边倒”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发展多边外交关系 D.支持不结盟运动
解析 儒家思想中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反映的是和谐的发展观,体现在外交上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 B
模拟练习:
3. 1954年12月,缅甸总理吴努应周恩来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以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这种恐惧。”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中国( )
A.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B.重申和平共处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关系
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联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的理解能力。把握材料中的1954年、缅甸、周恩来等即可判断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 B
模拟练习:
4.下列是历届联大在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的票数变化示意图,图中映的历史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加入了不结盟运动 D.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解析 从票数的变化来看,呈现的是不断增长的趋势。其因是亚非拉越来越多的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解放,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是国际上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也是中国得以恢复合法席位的原因之一。
答案 A
模拟练习:
5. 1963年7月,雷锋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报道的标题是《红色中国:成为那颗螺丝钉》。报道内容有:一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士兵。在他去世后,人们才通过日记发现,他是一个谦卑且令人敬佩的“毛主席的学生”,他立志做机器上的一个小齿轮,为党和主席工作。美国报道雷锋的目的是( )
A.通过雷锋以了解红色中国
B.钉子精神有利于培养美国人的工作责任心
C.美国意图通过宣传雷锋精神,提高社会道德
D.借机示好中国以联合对抗苏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前两国处于敌对状态,因此题干中通过介绍来宣传中国,其目的是了解中国。
答案 A
模拟练习:
6.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说: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材料说明了( )
A.中美关系改善符合中美两国的需要
B.美国急于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C.中国改善中美关系是应对苏联的威胁
D.中美关系改善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解析 从材料“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结合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可以判断C正确。
答案 C
模拟练习:
7.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说:过去的时间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尼克松总统所说的“共同利益”最主要是指( )
A.共同反对霸权主义 B.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C.中美两国发展的需要 D.都有改善国际环境的要求
解析 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根本原因。国与国的关系的发展变化都应以国家利益作为分析出发点。B项、D项只是因素之一,但并不是根本原因。
答案 C
模拟练习:
8. “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对当时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的态度并没有根本性变化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
C.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
D.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是权宜之计
解析 本题考查根据材料分析解读历史现象的能力。把西方国家说成是“强盗”说明A、C正确;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外交政策,故B说法正确。中美关系的改善是双方共同利益要求,故D说法不正确。
答案 D
模拟练习:
9.中国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联系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活动,能够体现上述思想的外交事件是( )
A.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B.发起参与亚太经合组织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解析 考查学生知识识记和迁移运用能力。解题注意时间“新时期中国”是指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外交。中国不是亚太经合组织发起国,排除B;C项不是“近邻”也不符合题意。D项是1954年。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模拟练习:
10.围绕以下《外交大事记》的一块展板,四位同学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
甲:中国发展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乙: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丙: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丁:为中国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A.乙、丙 B.丙、丁 C.甲、乙、丁 D.甲、丙、丁
B
模拟练习: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描述中国在冷战中的“随机应变”时说:“(20世纪)50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在中苏分裂后,他把自己看做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这使他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而获利却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年代当美国似乎微弱之时,他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然后在80年代当美国军事力量增强,而苏联经济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战争时,它转向与美苏保持等距离”。并且说:“然而,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牌’变得毫无价值,中国又一次被迫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它确立了两个目标: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他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评价材料中亨廷顿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观点展开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考查材料信息分析与解读、归纳能力。题干反映的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随机应变”、“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他在19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本题为开放型试题,把握住观点,一分为二的分析评价,综合阐述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但言之有理即可。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