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学习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重点)
3、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境。
4、探究山市形成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科学精神。
学习过程:
一、预习测试:
1、文学常识
《山市》选自 ,作者 ,字 ,一字 ,号 ,世称“ ”, 代文学家。《聊斋志异》是一部 集,共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鬼怪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他称是他的“孤愤之作”。“聊斋”是他的 。“志”是 的意思,“异”指 ,它被称为“我国古代短篇小说之王”。“山市”即山中蜃景,它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古人误以为是蜃吐气而成,所以叫蜃景。
2、、读准字音。
奂 邑 冥 甍 垣 睥 睨 亘
莽 霄 扉 缥 缈 逾 倏
3、、解释词语。
恒: 青冥: 相顾: 屑屑: 危楼:
连亘六七里: 或凭或立: 不一状: 倏忽:,
遂: 市肆: 莽莽然: 依稀: 飞甍:
高垣: 逾时: 窗扉:
通假字 :一切乌有: 裁如星点 :
成语:历历在目:
二、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1、四人小组交流疑难句子,合作解决。(未能解决的全班交流)
2、山市的全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是以什么为顺序的?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这表现了山市的变化是迅速还是缓慢?)
3、山市的具体变化如何,画出描绘的词语?
4、本文使用哪些修辞方法?作用是什么?
5、文章结尾的作用是什么?
三、拓展延伸:
长虹饮涧
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熙宁(熙宁:宋神宗年号。)中,予使契丹,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卓帐:建起帐篷。卓:直立。)。是时新雨霁(霁:雨后初晴。),风虹下帐前涧中。予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縠(绡縠:丝绸和纱的代称。)。自西望东则见;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
(宋沈括《梦溪笔谈》)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信然(然: )
是时新雨霁(是: )
虹两头皆垂涧中(垂: )
稍稍正东,逾山而去(逾: )
2.指出文中通假字所通的字和含义。
“铄”通 ,意思是
“见”通 ,意思是
“扣”通 ,意思是
3.从文中所写的内容看,《梦溪笔谈》是一部介绍 的书。
4.长虹饮涧的过程为 。
5.“自西望东则见;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写出了彩虹从 到 的过程。
6.作者采用了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7.“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符合本文介绍的知识吗?
8.指出下边句子“之”的含义和用法。
予同职扣涧观之:
立涧之东:
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
9.文中画线句子是什么意思?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