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注释:
1、《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子:先生,指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3、时习:经常地复习。
4、说( ):“悦”的古字,愉快。
5、愠( ):生气、发怒。
6、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7、吾:人称代词,我。
8、日:每天。
9、三省(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
10、信:真诚,诚实。
11、传( ):老师传授的知识。
12、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3、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4、殆:有害。
15、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16、是知也:这是聪明的。是,此、这。知,通“智”。
17、见贤思齐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18、弘毅:刚强,勇毅。
19、凋:凋谢。
20、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译文第一则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第二则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第三则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第四则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害。”第五则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第六则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第七则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第八则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以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有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第九则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第十则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重点
1.读准下列加横线的字音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曾子 吾日三省吾身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诲女知之 是知也自省 不可以不弘毅
2.指出本文的通假字,并说明通什么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女”同“汝”“知”通“智”3.这一课出了哪些成语?
不亦乐乎、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岁寒知松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论语》是一部什么书?——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之一。5.用一句话概括:孔子是什么时代的人?是哪国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春秋时代鲁国人。6.解释加横线的词吾 日 三 省吾身 与朋友交而不信传不习乎 弘毅死而后已 其恕乎答案:每天 多次 反省 诚实 诚信 老师传授的知识 复习 胸怀宽广 意志坚强 停止
大概 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7.翻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中理解性、应用性背诵默写是:孔子治学修身的三个境界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一句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曾子每天“三省吾身”,他“省”什么?——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同学们中的优点和缺点,你怎样对待?(用孔子原话回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认为当老师必须有什么能力?——“温故而知新”的能力。经过恶劣环境考验才能看出君子品格的比喻句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认为怎样才是智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曾子认为“士”为什么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忠恕之道”的“恕”是什么意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港台明星苏有朋、任贤齐的名字出自何处?——分别出自《论语》下列两则: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山市
一问:《山市》是怎样条理清晰地描绘奂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的?答:这篇文章是根据目击者的叙述写的,它历历如画地再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过程,不仅写出了山市变化莫测的景象,而且表达了目击者的感情,有很美的意境,值得欣赏。二问:统观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具体可分哪三个阶段? 答:1.初生阶段:从孤塔高耸到宫殿出现。 这是目击者眼中的画面。文章还描写了目击者的心理变化:见孤塔时,彼此“相顾惊疑”,表明它是突然出现的,而且跟实景差不多,使人不得不“惊”,但一想到“近中无此禅院”,又不得不“疑”。待到宫殿出现,才悟出原来这是“山市”。这样写就把读者带到目击者所在的地方了。 2.发展阶段:城郭的出现。 先总写一笔:“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颇有恢宏的气象。然后分写:“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虽然寥寥数语,却可以诱发读者想像出一幅跟《清明上河图》相似的画卷来。这幅画卷最后在风中消失,又不禁使人感到怅然。 3.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 因“风定天清,一切乌有”,只剩下一座高接霄汉的危楼,所以楼的形状看得格外清楚,连楼外天空也显现了出来,给人的感觉是距离比先前的城郭缩短了一些。更为特殊的是,楼上还有来来往往的人,或凭或立,与人世无异,这又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观赏的兴趣。最后写幻景的消失,跟影视中的渐隐镜头颇为相似,又使人感到余味无穷。一、文常
蒲松龄是 朝人,世称 ,本文选自《 》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青冥 禅院 飞甍 高垣
睥睨 连亘 倏忽 往来屑屑
三、释词
然数年恒一见 青冥 相顾惊疑 无何 逾时
碧瓦飞甍 始悟为山市 高垣睥睨 连亘不断 遂不可见
居然城郭 历历在目 尘气莽莽然 城市依稀而已 倏忽
既而风定云清, 一切乌有 惟危楼一座 直接霄汉 或凭或立
窗扉洞开 裁如星点 黯然缥缈 往来屑屑
四、阅读理解
1 从文中依次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这些时间词的作用
2 山市蜃楼的变化可分为哪四个阶段?
3 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山市的特点
4 从文中找出两处运用打比方说明事物的例句,说说打比方的妙处。
(1) (2)
5 翻译句子
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