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设计:常州市实验初中 吴正英
审稿:常州市北环中学 宁 静
单元主题解析
本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从体裁上看:有杂文,有散文,有古代的赠序,有现代诗歌;从内容上看:有珍惜生命历程的独特体验,有对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弘扬,有对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的提倡,有对为人民服务、为人类献身的精神的歌颂。
刘心武的《错过》辨证地叙述了“错过”产生的原因以及意义,强调人要习惯和品味“错过”,不要让“错过”酿成“过错”。我们不能错过人生根本的追求,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到达“人生的终点”。莫怀戚的《散步》通过描写作者一家三代四口人一次平常的散步经历,展现了一家人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自己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的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与否,赞扬马生的谦虚好学,表达对他的期望和勉励之情。李瑛《我骄傲,我是一棵树》通过塑造“一棵树”这一艺术形象,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情感,表现了为人民服务,为人类献身的强烈愿望以及崇高精神。臧克家《有的人》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无情鞭打了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阶级,深刻揭示了热爱人民的人在人民中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真理。
二、单元学情分析
1、学生基础:通过已经学过几个人文色彩浓郁的单元,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素养,对于象征手法也已经有所了解。但是,由于受到了年龄与生活体验的制约,他们在理解本单元含蓄深刻的人生体验时还有一定的难度。
2、教学方法:学习本单元重在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感悟作者对人生的独特体验,并与自己的人生体验相整合,产生对生命历程的更新的认识,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与人生品位。故教学中应注重对文本的阅读,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透过语言把握感情。另外还应提倡学生对文章有自己的个性反应,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积极主动的去发现和生成新的意义。
3、学习方法:课前预习多用勾画法;解读文本时《错过》《送东阳马生序》《有的人》可以用比较法来学习;《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可以通过想象来把握一棵树的形象;《散步》可以用列提纲的方法来学习。在对文章的内容、结构、主题、写法、语言、修辞等进行学习时,要多角度、全方位的探究质疑。要重视质疑、提问,因为“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后要及时复习巩固,形成技巧,促进能力的发展。总之,方法很多,但是要因文而异,灵活多样。
三、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收集作者资料,研读作品,了解文学家崇高的人生境界,体会作品中流露出的感情,从而珍惜自己的生命历程。
2、通过品味作品中含蓄隽永、富含哲理的语言,学习辨证分析丰富的人生体验的思维方法。
3、通过诵读和品味语言,理解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深入领会诗的主旨。
4、通过诵读、识记,积累优美的语言。
5、参与社会生活,积极与人交流,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提高作文时的选材能力。
6、关心社会热点问题,通过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
四、 单元课时安排(共15课时)
★ 二十一 错过 (2课时)
★ 二十二 散步 (1课时)
★ 二十三 送东阳马生序 (2课时)
★ 二十四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1课时)
★ 二十五 有的人 (2课时)
★ 诵读欣赏(古诗二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无题 (1课时)
★ 写作 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3课时)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 (2课时)
★专题 叶 (1课时)
五、单元教学过程
第1课时 错过(刘心武)(一)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熟悉内容,把握文章清晰的思路、严谨的结构。
2、品味本文鲜明、生动、含蓄的语言,学会辩证地对待人生中的“错过”,获取人生的体验。
3、理解“错过”产生的原因,体会本文所揭示的人生哲理: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
的经历,谈自己的体验。
2、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杂文。教学中,要结合议论文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分析作者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和修辞方法,指导学生了解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
安排学生合作探讨语言的哲理性,并结合自身对“错过”的体验,与作者的体验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对哲理语言的理解。
3、学法设想:
熟读课文,从感情上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对人生中“错过”的认识和态度。 学习方法上,采取整体感知,重点研读、联系生活、自由讨论的模式进行。
1、整体感知课文: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反思
1、
听,思考,回答。
导入:1、 有一名人说过: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时,那你必然也会错过月亮和星星。
联系实际畅谈:你在学习和生活中经过“错过”吗?
(要求:用简洁的语言谈谈)
2、结合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及作者)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以“错过”为题好不好,为什么?“错过”能改成“过错”吗?为什么?
听,指导学生评价。(解决文章思路问题。)
2、细读课文: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反思
1、
再读课文,找出文中你最想推荐的语句,并且简要说说推荐的理由。
巡视
2、
小组交流推荐。
巡视,或参与某组。
3、
全班交流推荐
听,指导学生评价。
课后学习:回忆自己最难忘的“错过”,准备讲给同学听。
第2课时 错过(刘心武)(二)
1、语文活动:真情告白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反思
1、
听,回忆。
导入:人生充满了“错过”,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面对“错过”你是怎样表现的呢?
2、
回忆你的人生历程中最难忘的“错过”,用简要的语言写下“错过”的前因后果,并找寻课文中的话语来概括它或勉励自己。
巡视;指导。
3、
全班交流各人的“错过”,并评价引用课文中的话语是否恰当。
听,指导学生评价。
2、语文探究活动: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反思
思考,“错过”可以转化为“掌握”,也可能几近于“过错”。回想一下自己的经历,有没有“错过”转化为“掌握”的情况,你从中悟出了什么?
听,适度评价。
3教师总结:
这是一篇教育意义很强的文艺性议论文,即杂文。学习本文,不仅要了解文章内容,分析篇章结构,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面对人生中接踵而至的“错过”,在“错过”中,体会人生的真谛,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
课后学习:
了解亲人的“错过”,从你的记忆库里或用你背诵的精彩语句挑选出正确对待“错过”,抓住机遇的名言、成语、格言、熟语等评点或鼓励他们。
第3课时 散步(莫怀戚)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揣摩语句,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浓浓亲情。
2、通过朗读,体会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和晓畅素雅的语言美。
3、通过对亲情的感悟,从而能继承并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并且要加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课前准备:
1、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2、准备几则尊老爱幼的小故事。
1、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反思
1、
想象
思考
导入: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2、
有感情朗读课文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事件及表现的主题。
大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主题。(注意:概括内容要有人物、事物、主旨。)
巡视;指导。
3、
回答事件及主题。
听,适度评价。
2、细读课文,美点寻踪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反思
1、
阅读
批注
提示:“美点寻踪”,就是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切最生动最形象的,给人强烈的美感,给人有力的感染,给人最自然的影响等内容。
2、
成果展示
听,适度评价。
3、比较阅读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反思
1、
速读课后短文《三代》,思考问题:
① 这篇短文写了什么事?
② 《三代人》、《散步》相互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
巡视。
2、
回答
听,点拨,讲评
小结: 同学们通过比较阅读,能够初步对文章进行鉴赏,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尝试运用这几种写作方法,一定会给你的文章增添光彩。
第4 课时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一)
教学设想:
这篇文章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主要贯穿朗读,以朗读带动文章理解。
教学目标:
1、能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熟读成诵;
2、能理解常用的一些实词和虚词,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3、能理解课文对比手法的运用,联系自身,学习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反思
1、
听,想象
导入: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2
自读课文注释①
介绍作者和本文体裁特点
3、
听,用笔给不会读的字注音,用竖线标出某些长句的朗读节奏。
教师范读。
4、
自读,读给同桌听,齐读,男女生比赛读等。
听,适度评价。
2、疏通文意: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反思
1、
参照书下注释,自己疏通文意,用笔标出自己不会翻译的地方。
巡视,指导。
2、
同桌交流,解决疑难。
巡视,参与。
3、
全班交流疑难。
听,评价。
4、
听 思考
点拨重点字词:序 嗜 无从致书 每 益 以 诸 走 汤 再 腰 逾
俟 衾 烨 负箧曳屣
课后学习:重点字词解释,熟读成诵课文。
第5课时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二)
1、复习上节课内容: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反思
1、
试背课文,听,评价。
由检查重点字词、背诵课文导入。
2、
分两组比赛:自行出题(关于课文翻译方面的问题),思考,回答。
主持比赛,适度评价。
2、语文活动:宋濂对马生对我(填表)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反思
1、
细读课文,填写表格。
巡视,指导。
2、
小组交流。
巡视,参与。
3、
全班交流,重在评价“比赛结果”,谈感受。
听,适度评价。
附表格:(比赛项目自填,越多越好)
选手
比赛项目
宋濂
马生
我
书的来源
向别人借,还要自己动手抄写
凡是应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
师生态度
跑到百里之外,捧着经书向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对老师毕恭毕敬,弯着身子,侧着耳朵
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问题得不到回答、要求得不到满足的
生活情况
学习条件
……
比赛结果
3、迁移学习: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反思
1、
讲故事比赛:把你知道(或收集到)的古今中外的勤学故事讲给同学听。
交流,如:①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②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也叫“头悬梁,锥刺股”)③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④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⑤画荻教子(欧阳修的学习故事)等
2、
我喜欢的一句名言:将你收集到的有关勤学的名言推荐给同学们,要求将这则名言的意思给大家讲解清楚,并说明自己推荐的理由。
交流,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
3、
课堂小作文:读了本文,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写出自己的认识与体会,字数不限。
如: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此句表明勤能补拙。②作者之所以能克服种种困难,依靠的是他的精神力量。他用精神的富足,战胜了生活上的贫困──“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知识的积累和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我们应当以此为鉴。③另有题目如“尊师好学”、“谈学习”、“学习中的苦与乐”等
4、
组织交流
相互启发、共享成果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读书要“勤奋”、“专心”,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课后学习:以马生的身份给宋濂写封回信。
古文基础概括:
省略句: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伺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一字多义:以 之 于 通假字:被 支
同义复词:假借 扣问 沃灌 慕艳 廪稍
第6课时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李瑛)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一棵树”的艺术形象;
2、理解诗所表达的主题;
3、学习多种修辞方法和象征手法的运用。
1、解题,把握情感。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反思
1、
听,思考,交流
导入:扎根于土地,有枝有条,抗风御沙,沉积地下而变成煤炭这是树的用途,假如你是一株树,你会怎样去做呢?
2、
思考:“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能否换成“我是一棵树,我骄傲”?并回答。
指导解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反思
1、
轻声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巡视
2、
有感情朗读全诗,选出自己喜欢的诗节反复诵读,准备读给大家听。
巡视 参与
3、
朗读,听,评价:看谁能把诗中“骄傲”的情愫表现得淋漓尽致。
听,适度评价。
3、再读课文,把握主旨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反思
1、
朗读课文,概括诗歌各部分内容
巡视
2、
合作探讨:诗歌中一棵树的形象
巡视 参与
3、
归纳课文主旨
4、三读课文,品味欣赏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反思
1、
从文中找出你最欣赏的词语,并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巡视
2、
从文中找出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语句,并讨论它们的作用。
巡视 参与
课后学习:借鉴本诗的写法,以“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朵云一只蜂、一头牛……)”为题写一首诗。
第7课时 有的人(臧克家)(一)
学习目标:
1、能理解鲁迅的为人和精神;
2、能体会对比写法的作用;
3、能品味诗中含有深刻哲理的句子。
课前学习:了解鲁迅的事迹,评价他的为人。
一、解题,熟读全诗: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反思
1、
听 思考 回答
导入:
1、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
2、哪一句体现鲁迅先生甘于给人民当牛马的崇高品德?
2、
听,思考。
学生放声自由读。
指名配乐朗读。
(师生互评)
熟读全诗:
教师范读,学生划节奏,标重音,悟语气
以第二小节为例,指导朗读:
有感情就是要进入角色,这里通过两种人的形象对比,表达了爱憎之情,这种感情朗读时就体同在语气和语调上。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 伟大!”
(狂妄、轻浮)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庄重、崇敬)
3、
思考并回答:为什么以“有的人”为题?
听,适度评价。
二、研析诗理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反思
1、
思考:
1、①有的人分别指的是谁?
②怎样理解两个“活”和两个“死”?
③两种人的不同表现是什么?
④两种人的下场分别是什么?
全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诗人写此文有什么深意?
提问
2、
听,思考。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3、
思考问题,小组交流并回答
听,适度评价。(附表格)
附表格
对比对象
为人民的人
结果
反动派及剥削者
结果
对人民
恭恭敬敬,全心全意
人民永远记住他
作威作福,任意欺压
把他摔跨
对人生
对社会
小结
课后学习:课文中前四节出现了八处“有的人”,请把它们分别改换成具体的某一种人、某一类人写下来。
第8课时 有的人(臧克家)(二)
第一块:交流写作,加深体会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反思
1、
学生展示:被人民憎恶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被人民爱戴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残酷剥削人民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妄想流芳千古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一心默默奉献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处处为别人着想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
检查改写情况
组织点评,(具体,明确,有深度,同时要有指导作用)
2、
交流
通过改写,小结鲁迅先生的精神
第二块:交流收获,拓展延伸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反思
1、
独立思考,交流收获。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2、
文天祥
保尔
思考 交流
你们能从其他作品中得到关于生存的意义的启示吗?
作业:诗歌中运用对比手法,这使我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它通过对比手法把不平等社会现象揭露得入木三分。请大家课外查阅这句诗,并写一篇二百字左右的读后感。
第9课时 诵读欣赏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2、能体会象征手法的运用;
3、能背诵和默写两首古诗。
课前查阅刘禹锡和李商隐的资料
1、诵读: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反思
1、
听,交流。
刘禹锡介绍
2、
浏览诗后语段后,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达到背诵的程度。
巡视;指导。
3、
成果展示,评价:谁读得最好(语气、节奏)。
听,适度评价。
4、
提问不懂的地方
释疑
典故:“闻笛赋”
“烂柯人”
“青鸟”
2、欣赏: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反思
1
用现代汉语把这两首诗歌通译一下
巡视,指导,评价
1、
任选你最欣赏的一句话,说说你欣赏的理由。
指导经典名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理解,并且把它们引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2、
交流,评价。理由是否恰当。
听,适度评价。
提示:经典诗句理解。
课后练习:
反复诵读,乃至背诵,学以致用。
第10、11、12课时 写作
训练目标:
能留意生活,细致观察,注重积累写作素材。
学会取舍,能对素材进行深加工,根据中心表达需要精心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反思
1、
自读《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素材》一文,勾画要点。
布置学习任务,明确本次写作训练的基本要求。
2、
思考、交流
头脑风暴:①以“快乐”为话题,可选择哪些写作素材;②以“爱心”为话题,可选择哪些写作素材。……。
思考、确定写作内容、构思、列提纲、写作。
布置题目
3
小组评议作文,全班交流好作文,修改“病文”
巡视,指导
思考,感悟。
请作者诵读佳作,明确优点。收集问题作文的缺点,并加以总结。
听,思考
读自己的范文,学生评价优点和不足之处。
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并且誊写
第13、14课时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
训练目标:
了解语段修改的几种常用方法。
能多角度、全方位地对自己的一篇周记的语段进行修改。
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反思
听,记录,思考,修改,整理
出示修改的语病和例句(见附文)
1、
自读《语段的修改》一文,了解语段修改的几种常用方法。
布置任务,明确修改重点
2、
交流学习所得
组织交流
3、
完成专题训练习题
组织训练,巡视,指导
反思
附文:
一 词语错用
(一)词性误用 1名词误用: 例:李大夫总是耐心地指导她把病历写得完整、清晰、条理。("条理"本是名词,此使用为形容词。与"完整、清晰"并列。可改为"有条理") 2 动词误用 例:这是一个多么感动的场面啊!("感动”是一个动词,此使用为形容词。可改为"感人")3 形容词误用 例:他简简单单的两句话。顿时使我心中有一种无可名状的沉重。("沉重"是形容词,此误用为名词,可改为"沉重感"〉。 4 数量词误用 例:上午,他吃了二个馒头和一碗粥。("二"应改为"两")。 5 代词指代不明 例: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我的进步很大。因为老师对自己都是严格要求的。("自己"究竟指老师,还是指"我"不明。根据语境可将"自己"改为"我") 6 副词误用 例:新的政委和老政委一样,更会体贴战士。〈"更"与语境不符,应删去) 7 介词不当: 例: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呢?("对于"误用,应去掉) 8 助词误用 例:广东农村正在掀起了科学种田的新高潮。("正"和"了"矛盾,应酌情删去一个) 9 连词误用 例:他的话明确和有力。("和"应改为"而") (二)词义不当 1 词义误解 例:这种鼓吹有钱便是万能的说法简直是不刊之论。("不刊之论"是不更改、磨灭的言论,可改为"极端错误"等) 2词义轻重不当 例:小王经过三年的艰苦拼搏。高考取得了优异的成就。("成就"词义过重。应改为"成绩") 3 词义范围不当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