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海陵区2012年苏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海陵区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命题:唐 鹏 审核人:王美华
一、积累与运用 (共34分)
1、根据拼音 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2012年4月18日,在伦敦奥运会开mù( )倒计时100天时,伦敦奥组委公布口号为“Inspire a generation”, 翻译中文为“激励一代人。” 科学的激励制度保含有一种jìng( )争精神, 正如麦格雷戈(Douglas M·Mc Gregor)所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不断拼搏,才是激励的主要来yuán( )之一。总之,人与人之间不要lìn( )啬相互的激励,就可以取得成功!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如何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已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的时代命题。
B.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损,我们应该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日关系。
C.京沪高速铁路预计2010年投入运营,届时乘客从北京到上海只需五、六个小时。
D.歌曲“吉祥三宝”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经过武警官兵多日奋力扑救,云南森林大火得到基本控制,因而不再生灵涂炭。
B.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C.许多同学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恍然大悟: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
D.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1分)
①靡不有初,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___,吾将上下而求索。
③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 ④满载一船星辉,
⑤江山如此多娇, 。⑥ 万里赴戎机,
⑦吴楚东南坼, 。
⑧白居易的《观刈麦》中有两句诗,写出了劳动者自相矛盾的行为心理表现。这两句是: , 。
⑨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对仗工整,这一千古名句是: , 。
5、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断,仔细阅读后,会发现有三处错误,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3分)
读罢小说,使我感触颇深,小说情节给了我异常深刻的印象①。我从中读出了两个字,那就是“关爱”。人间呼唤关爱,人间需要关爱②。因为关爱,我们的社会无时无刻不流淌着爱心灌注的暖流,处处播撒着爱心滋润的阳光,收获着爱心耕耘的希望③。
(1)
(2)
(3)
6、名著阅读 (6分)
(1)《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 , ,南部
洲,北俱芦洲。(2分)
(2)请写出《西游记》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回目的题目并简述内容。(4分)
7、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1) 班级举行以“咏荷”为主题的赛诗会,作为选手,你一定搜集了不少关于“荷”的诗句,请写两组“咏荷”的诗句。(4分)
A , 。
B , 。
(2)假如要你上网搜集有关咏荷的诗句,你怎样做?请写出你的操作程序。(2分)
打开某一网站→ → 。
二、阅读部分(56分)
(一)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解答后面问题。(6分)
乐府·杨柳枝
白居易
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8、首句在用字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分)
9、诗中第三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3分)
(三)阅读《说虎》 完成10-13题(12分)
虎之力于人不啻(chì)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①焉,别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②,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者,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注释:①又倍其力:它的力量又加倍了。②力之用一:力量的功用只有一点。
10、翻译下列加点词语:(4分)
(1)虎利其爪牙 ( ) (2)皆虎之类也 ( )
(3)虽猛必不胜 ( ) (4)故人之为虎食者( )
11、为下面句子标出一处停顿(只标两处):(2分)
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者
1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13、阅读本文之后,你能从中领悟什么道理?(2分)
(四)阅读《食品添加剂是“罪魁祸首”吗 》,完成14-16题 (10分)
近期,“工业明胶”“染色馒头”“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因“病灶”与其含有的一些添加物有关,一些消费者将矛头指向食品添加剂,认为食品添加剂是“罪魁祸首”。随着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大范围使用,“什么才能吃”颇令消费者头疼。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部分食品安全事件的确与食品添加剂有关,但应正确区分“食品添加剂”与“非食用物质”,不能因“剂”废食。一些专家表示,谈“剂”色变没有必要,建议有关部门加大科普力度,提升公众有关食品添加剂的科学素养,同时完善食品添加剂相关检测标准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卫生部最新发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共包含47种“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22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品种”,明确将“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与“食品中可能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区别开来,比如吊白块、苏丹红、三聚氰胺等一度成为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元凶”,其实是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而非食品添加剂。
“现实生活中,容易将非食用物质和食品添加剂弄混,将三聚氰胺等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归咎于食品添加剂滥用,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专家表示,这种错误认识加深了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而食品添加剂本身应该说是好东西,其对食品工业发展的贡献不可估量。不应让食品添加剂成为非法添加物如三聚氰胺、苏丹红等的“替罪羊”。
据卫生部网站资料显示,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因此,现代食品工业不能没有食品添加剂。
业内人士指出,有了添加剂才会有色香味俱全的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饭菜才得以延长保存时间、保存营养成分。 只有国家公布的,才能称作食品添加剂,而且只要按国家标准使用,配方科学,剂量适当,就不会有危害。若将食品添加剂一棒子打死,现代生活只能退回原始社会,虽然纯天然的食品没有添加剂,但易变质,进而易引发食物中毒,并且浪费粮食资源。
14、食品添加剂有哪些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提出:“据卫生部网站资料显示,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加点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6、本文认为应该如何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文,完成17-19题 (10分)
①做错事情,被人误解,遭遇失败,身陷困境……我们都会抱怨。只是,常常抱怨别人多,责怪自己少。而为人处世,恰恰最需要的是多责己,少怨人,甚至不怨人。
②多责己少怨人是一种自省。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说过:“如果你错了,就迅速而真诚地承认。”一个敢于承认自己错误而不为错误辩护的人,才能在检讨中不断进步,在反省中不断完善,还可能出类拔萃。相反,那些执迷不悟的人、知错不改的人,不但毁了自己的形象,引起别人的反感,还埋下了日后重蹈覆辙的隐患。
③多责己少怨人是一种勇气。要知道,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常胜将军,名人伟人无不是从失败中一次次熬过来的。有的人犯了错误,遭受失败,就牢骚满腹,无非是顾及自己的面子。殊不知,“错”的一半是“金”,“败”的一半是“贝”。错误或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错里淘金”“败中拾贝”。当我们勇敢地把错败踩在脚下,把包袱甩在身后,迎来的就是成功的美丽。
④而只责己不怨人当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境界。古人说:“君子责己,小人责人。”可见,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只责己不怨人,必是有宽大的胸襟、超人的度量。这样的人,能潇洒地忽略旁人的诽言谤语,能从容地笑对世间的是非黑白,也更能赢得别人的钦羡与尊重。有道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不屑于中伤,不畏于人言,谣言不攻自破,污水不洗自清。有了这般境界,又怎有怨,又何须恨?
⑤其实,人生岂有时时顺心,岂能事事顺意?那些喜欢抱怨的人迟早会被疏远、被孤立、被淹没,而那些勇于、诚于、乐于责己的人,会以明智而积极的生活态度,收获别样的精彩!
17、本文表达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8、文章第②段中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19、阅读本文后,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的感受。(4分)(不少于60字)
(五)阅读包利民的《广场上弹吉他的弟弟》一文,完成20—23题。(18分)
①太阳刚刚爬过对面楼房的顶上,弟弟便开始忙活起来,穿上那件浅灰色的长风衣,背着那把破吉他出门,去家附近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广场上班了。
② 弟弟所谓的工作,在我看来,和他周围那些面前摆着破碗或者竖着写满悲惨经历的人一样,是希望得到别人的施舍。但只有他称那是工作,而且他是很认真地说那是他的工作。
③他第一次去的时候,我笑着对他说:“你周围的那些人,不会让你抢他们的生意的!”他神秘地笑笑,说:“我自有办法!”只是那天中午回来,弟弟的长风衣上布满了脚印,他连饭也没吃,回到自己的房间,一会儿便传出了呻吟声。到了午后,他居然起来了,而且把风衣上的灰掸得很干净,背上琴又要出去。我叫住他:“换身行头吧,你穿成这样去,不挨打才怪!”他留给我一个倔强的背影,走起路来,腿有点微瘸,看来被教训得不轻。
④晚上弟弟回来后神采飞扬,衣服也干干净净,看来他下午不但没有挨打,生意好像也不错。我打开他的琴盒,却是一个硬币也没倒出来。于是嘲笑说:“你连一毛钱都没挣到,还乐得像捡了金条一样!”他故作高深地一耸肩:“太俗,张口闭口都是钱!我这高雅的艺术岂是金钱能衡量的?”
⑤我曾在一个网站上看到过弟弟的长篇玄幻小说,他同时开了两本书,都已经签约上架,也已经出版了第一本的第一部。我常批评他:“白天的时间用来在家写书多好,你知道那些读者对你的作品有多么期待?你对得起他们吗?”他回应我的依然是背着琴盒有些酷酷的背影。
⑥快冬天了,弟弟还是那身装束。我曾对他说:“你得多买几件风衣了,总穿一件,观众们会有视觉疲劳!”他却说:“没多长时间了,冬天我就不去了,太冷,旁边的那些人冬天也很少出来!”呵呵,他居然跟那些乞丐对比上了,在我看来,他似乎忘了第一天他们联手揍他的事了。他还一本正经地说:“那些人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都是骗钱的!”
⑦天气逐渐冷起来了,从我们小区通往广场的柏油路被银杏树叶染成一片金黄。像我这种爬格子的人平时是很少出门的,这天却突发奇想,想去看看弟弟是怎样工作的。正是下班的时间,广场上人来人往,弟弟被那些下班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着,吉他声、歌声硬是从人群中传了出来。呵呵,这小子,一首看似普普通通的流行歌曲,倒是被他整出了“绕梁三日”的感觉。我好不容易挤了进去,看见弟弟面前的琴盒里已悠闲地躺着不少的零钱和整钞,这些钞票和它们新的主人一样,流露出一脸的得意。
⑧我从人群中退出来,躲在一边。凝视着落日那诱人的余晖,我点上了一支烟。渐渐地,围拢的人群散去了,弟弟艰难地站起来,把琴盒里的钱散发给周围的乞丐们。呵呵,原来整个秋天,他都是替那些曾经打过他的人讨过冬的钱啊!我想起弟弟在他的小说中说:“网上说今年冬天会更冷,这回你们冬天不用出来了!”
⑨为了不让弟弟看到我,我先跑回家,站在一楼的窗口,看着弟弟慢悠悠地走回来,凉凉的风吹动他长长风衣的下摆,他脸上依然是满足的神情。一进门,他立刻换了一副神情,急急地甩了风衣,脱下裤子,把左腿的义肢摘下来,疼得龇牙咧嘴,腿根的断处,已经磨得不堪入目。我忙为他抹药,再把他抱回房间。
⑩那个夜里,我在弟弟更新的小说中,看到他借主人公的口说出的几句话:“原以为最幸福的事,是和心爱的人相伴偕老,现在才发现,最幸福的事其实是给别人以帮助;原以为最痛苦的事,是恋人陌路,可是经历了才知道,在那份帮助别人而得到的幸福面前,这种痛苦微不足道。”弟弟在说着他自己的心声啊。
20、第⑦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4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③④两段,回答下列问题(6分)
⑴联系下文看,第③段写弟弟第一次去广场“工作”就被打,其作用是 (3分)
⑵文中和第④段画线句相照应的句子是 (3分)
___ __
22、第⑤段插入弟弟在网站上创作小说这部分内容,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整体阅读本文后,分析其中弟弟的“长风衣”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分)
2012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忧与爱》新鲜出炉,要想写好这样的作文题,考生必须回答两个问题:如何做人做事?如何看人看事?在“重拾立人精神”的命题思想基础上,贴近生活进行创作,这就不禁让我们产生联想,周围的亲人、师长、朋友在平日里对我们的谆谆教导。
请同学们以“ 也是一种爱”为题,结合生活实际,发出对爱的赞美。
要求:(1)除诗歌外,其他体裁不限。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书写工整规范。(4分)
七年级语文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部分
1、幕 竞 源 吝 2、A 3、C 4、略
5、①去“使” ②“人间呼唤关爱”与“人间需要关爱”对调③“希望”改为“硕果”“果实”
6、(1)东胜神洲,西牛贺州(2)略
7、(1)略(2)点击搜索栏;输入关键词“咏荷诗”
二、阅读理解
(一)8、叠词(1分)。好处:增强了诗句的音乐性(1分),写出了柳条婀娜多姿、茂密青翠的特点。(2分)
9、诗中第三句描绘了柳絮洁白轻盈,洒满大地的景象(2分),表现了诗人对春天杨柳的怜爱(喜爱)之情。(2分)
10、(1)使……锋利(2)全部,都(3)即使(4)被
11、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者
12、(1)它被人所获,被人所杀而用其皮来坐卧,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2)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心想到:“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
13、人是万物之灵,有大脑要学会用智,有双手要学会使物,这样才能“虎之皮人常寝处。”
14、(1)改善食品品质;(2) 改善色、香、味、形;(3) 防腐保鲜;(4) 保存营养成分。(答2点或以上给全分)
15、不能删去;(1分)“据卫生部网站资料显示”说明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是由卫生部发布,具有权威性。(1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1分)
16、(1)应正确区分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2)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3)严禁在食品中使用非食用物质(答2点或以上给全分)
17、为人处世,需要的是多责己,少怨人,甚至不怨人。(或者“多责己,少怨人”,3分))
18、引证、正反对比论证、例证(三选二,2分),有力得论证了自省的重要性(1分)。
19、注意结合自身作答。(4分)
20、拟人(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钱在琴盒里的散乱状态,间接表现了弟弟愉悦的心情(得意的神态)(3分)
21、⑴与别的乞讨者因保护地盘而打弟弟,和下文写弟弟执着地帮助那些乞讨者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弟弟乐于助人的人格魅力。(3分)
⑵原来整个秋天,他都是替那些曾经打过他的人讨过冬的钱啊! (3分)(答到“弟艰难地站起来,把琴盒里的钱散发给周围的乞丐们”给2分。)
22、写出了弟弟到广场上弹奏吉他,并不是为了乞讨赚钱,而是为了更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2分)并照应了下文他对乞丐的关怀和所抒发的“心声”。(2分)
23、“长风衣”:①揭示了弟弟不是一般的乞讨者,用风衣能更好体现弟弟身上的艺术气)质(1分),他的“工作”绝不是为了钱(1分)。②穿风衣还能掩饰弟弟有残疾的腿(1分),体现了弟弟坚强的个性(2分)。
附:老虎的力量同人相比,所差不止一倍。虎爪牙锋利,而人没有那样的尖爪利牙,老虎的力量又比人大几倍,所以人被虎吃掉,没有什么奇怪的。然而虎吃人不常见,而虎皮人常常铺它用它,为什么呢?虎用力气,人用智慧;虎用自己的爪牙,而人借助外物。所以力量的功用只有一点,而智慧的功用非常之多;爪牙的功用是一,而物的功用是百;用一来对抗百,即使勇猛必不获胜。所以人被虎吃掉,是有智慧和外物而不用。所以天下用力而不用智慧的人,与只仗自己一个人而不发挥大家作用的人,都是虎的同类。它被人所获,被人所杀而用其皮来坐卧,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