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七年级课内文言文复习
一、文学常识
1.《郑人买履》选自《韩非子》,作者韩非,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2.《刻舟求剑》选自 _______ 是________ 组织编写的。
3.《幼时记趣》一文的作者________,字_____ ,苏州人__ __代作家,著有_ __ _____。
4.《梦溪笔谈》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 成就。它的作者是 ,字 , 时期的科学家、政治家。详略得当是两篇短文的一个特点。《以虫治虫》详写了子方虫的天敌,介绍了“傍不肯”的 特征、数量之多和剿灭子方虫的情况;而介绍 则一笔带过,这样就突出了 这一中心。《梵天寺木塔》中记叙喻皓的语言、塔动之因较详,而写 则略,从而突出了我国古代建筑理论和技术达到了高水平这一中心。文中“笑”“此易耳”“如其言,塔遂定”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喻浩的技艺高超的? 。
5.《赵普》选自《宋史·赵普传》,赵普,北宋政治家。课文写了赵普的两件事:刻苦读书、奏荐人才,表现了一个中心: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已任。本文在刻画人物时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四次奏荐人才的描写,显示赵普他超人的毅力和坚定的意志。
6.《黄鹤楼》节选自《文苑英华》作者阎伯理,唐代人。黄鹤楼与滕王阁、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这篇短文,介绍了黄鹤楼雄伟高大,外观和建筑结构的特点,描述了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突现了黄鹤楼这座名楼的地位和价值,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本文语言特色句式多变,多用对偶。
7.《于园》选自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陶庵梦忆》,这篇园林小品,着重介绍于园磊石之奇及其建筑的幽远意境,抒写作者游园得自然之趣的感受,赞颂了园林假山建造者高超的艺术造诣。本文按由前而后的空间顺序来写层次井然。
8.《黔之驴》选自《柳宗元》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本文是作者寓言作品《三戒》中的一则,全文按照虎惧驴、识驴、吃驴的顺序,叙述了一个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表现了老虎的机智勇敢和驴子的外强中干,这篇寓言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从本文中演化出来的成语有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等。
二、通假字(写出与加点字相通的字并解释其含义)
而置之其坐 反归取之
项为之强 以土砾凸者为邱
略无阙处 土人谓之“傍不肯”
人皆伏其精练
三、古义词(用现代汉语译出加点词的意思)
郑人有欲买履者 遽契其舟
绝巘多生怪柏 沿溯阻绝
贻以金钗 但逐层布板讫
六幕相联如胠箧 果如鹤唳云端
至于夏水襄陵 阖户启箧
既薨 普性深沉有岸谷
虽多忌克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高标嶐嵸 四闼霞敞
颓然碧窈 慭慭然
因跳踉大阚
四、多义实词
吾忘持度 六幕相持
弛担持刀 持就火炀之
先自度其足 宁信度
郑人有欲买履者 人履其板
何不试之以足 学,然后知不足
明察秋毫 我寄愁心与明月
故时有物外之趣 春冬之时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无自信也
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或王命急宣
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故如此 温故而知新
匠师云 鹤唳云端
二虫尽为所吞 旬日子方皆尽
遂不得履 怡然自得
使其冲烟飞鸣 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坐窥井邑 蔽林间窥之
慭慭然 然往来视之
益习其声 稍近益狎
虎因喜 因跳踉大
五、古今异义词
余忆童稚时 明察秋毫
故时有物外之趣 又留蚊于素帐中
怡然称快 盖一瘌蛤蟆也
方出神 略无阙处
或王命急宣 不以疾也
良多趣味 属引凄异
猿鸣三声泪沾裳 此易耳
是吾剑之所从坠 乃去
普少习吏事 处决如流
普颜色不变 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 非显者刺
颓然碧窈 稍出近之
以为且噬己也
六、活用词类
鞭数十 ( ) 便实钉之 ( )
怡然称快( ) 空谷传响 ( )
使与台齐( ) 乘奔御风 ( )
不耻下问( ) 尽其肉( )
遂以名楼( ) 重檐翼馆( )
富人于五所园也( ) 葆生叔同知瓜洲( )
蹄之 ( ) 断其喉( )
船载以入( ) 非显者刺( )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
七、常用实词
遽契其舟 ( ) 不亦惑乎 ( )
明察秋毫 ( ) 而忘操之 ( )
市罢 ( ) 楚人有涉江者( )
私拟作群鹤舞空( ) 留蚊于素帐 ( )
徐喷以烟 ( ) 凹者为壑 ( )
拔山倒树 ( ) 入水求之 ( )
方出神 ( ) 不以疾也 ( )
驱之别院 ( ) 不见曦月 ( )
素湍绿潭 ( ) 清荣峻茂 ( )
沿溯阻绝 ( ) 属引凄异 ( )
飞漱其间 ( ) 回清倒影 ( )
良多趣味 ( ) 绝巘多生怪柏( )
未布瓦 ( ) 患其塔动 ( )
逐层布板讫 ( ) 匠师如其言 ( )
寡学术 ( ) 及为相 ( )
晚年手不释卷 ( ) 阖户启箧取书( )
阖户启箧取书 ( ) 读之竟日 ( )
既甍 ( )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
他日补缀旧纸 ( ) 太祖乃悟 ( )
卒用其人 ( ) 州城西南隅 ( )
遂以名楼 ( ) 四闼霞敞 ( )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 )
主人处处款之 ( ) 缘坡植牡丹 ( )
俱以假山显 ( ) 远遁 ( )
以为且噬己也 ( ) 益习其声 ( )
稍近益狎 ( ) 荡倚冲冒( )( )( )( )
驴不胜怒 ( ) 计之曰 ( )
八、常用虚词
之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主要有三种:(1)代词:代指人、事、物,一般可根据上下文译为:A他、他的;他们、他们的……B这、这样、这些、这种……C它、它的;它们、它们的……(2)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用于修饰成份与中心语之间,表示偏正关系;用在句末,补充音节。(3)作动词,到……去。
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何不试之以足
是吾剑之所从坠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心之所向 昂首观之
项为之强 驱之别院
春冬之时 方为秋田之害
其虫旧曾有之 土人谓之“傍不肯”
钱帅登之 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问塔动之因 皓笑之曰
久之,目似瞑 诲女知之乎
故时有物外之趣 反归取之
观之正浓 则以钳搏之
乃以瓦布之 便实钉之
读之竟日 家人发箧视之
跪而拾之以归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主人处处款之 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 然往来视之
蹄之 计之曰
其
其,一般用作代词,代指人时可译为“他、他的;他们、他们的……”,代指事物时,译作“这、这样、这些……那、那个、那些……它、它的;它们、它们的”。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其舟
必细察其纹理 使其冲烟飞鸣
常蹲其身 神游其中
其间千二百里 飞漱其间
其喙有钳 其虫旧曾有之
患其塔动 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匠师如其言 人履其板
人皆伏其精练 未有其比
普明日复奏其人 观其耸构巍峨
坐其中 益习其声
而
而,在我们已学的课文中的用法主要是作连词,表示顺接(顺承)关系;表示修饰关系;表示转折关系;表示并列关系。
至之市,而忘操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拔山倒树而来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而动如初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跪而拾之以归
以
以,一般用作介词,可译作“用、凭、把、拿、……”;也作连词,有“来、用来”的意思;有时则相当于连词“而、因为”;还可以用于比较,有“如”的意思。
何不试之以足 徐喷以烟
以丛草为林 不以疾也
则以钳搏之 岁以大穰
乃以瓦布之 贻以金钗
太祖常劝以读书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普又以其人奏 遂以名楼
以实奇 以空奇
以幽阴深邃奇 俱以假山显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以为神
以为且噬己也
于
于,一般作介词,根据前后意思译作:到;在;从;比;对于……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又留蚊于素帐中
于土墙凹凸处 至于夏水襄陵
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为
为,一作动词,有“做,当作,成为,是……”;一作介词“由于,被……”。
项为之强 以虫蚁为兽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方为秋田之害
悉为两段 及为相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以为神
以为且噬己也
则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则素湍绿潭
至则无可用
盖
盖一癞蛤蟆也 盖钉板上下弥束
九、文言句式
倒装句
便实钉之(宾语前置,便钉之实)
太祖常劝以读书(介宾短语后置,以读书劝)
读之竟日(状语后置,竟日读之)
被动句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判断句
则《论语》二十篇也
特殊省略句
使(之)与台齐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
岁以(之)大穰
乃以瓦布(于)之
太祖常劝(之)以读书
碎裂奏牍掷(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