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4.13海峡两岸的交往》ppt课件(八年级下册)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三国时期,吴国派船队到达台湾(当时叫夷洲)。
元朝时,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事务,台湾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域。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95年,清政府被迫把台湾割让给日本;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国际社会公认台湾属于中国。美国历届政府都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既然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为什么会有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现状呢?
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1949年4月,南京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跨台,国民党残余势力逃往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开来。
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这是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历史原因。
台湾问题的由来
(一)阅读第一自然段,以时间为顺序学习总结党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中做出过哪些决策?然后完成下列题目: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
2.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不久,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4. 1995年初,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等新情况,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八项主张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这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
1983年,邓小平说,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拥有比港、澳更高的自治权。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但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党政军系统由台湾自己来管。
A、1987年,台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38年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B、1992年,海协、海基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C、 1993年,汪辜新加坡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
A、新中国成立后——武力解放台湾
B、20世纪50年代——和平解放台湾
C、改革开放以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1995年——和平统一进程“八项主张”
打破两岸僵局
两岸交往
日益密切
台胞来大陆探亲人数,大陆赴台探亲旅游人数不断增加
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海峡两岸的交往
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
阻碍两岸统一因素
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
国际反华势力的破坏干涉
促进
两岸交往
推进
对台政策
同根文化
台湾同胞
综合国力
两岸人民
认同
支持
奠定
渴望
当堂总结
当堂巩固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党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方针是( )
A.武力解决台湾 B.用和平方式解决
C.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D.和平统一台湾
2.党和政府确立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20世纪50年代中期
C.改革开放后 D.20世纪90年代
3.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后 B.1995年
C.1987年 D.1992年
4.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
A.台湾和大陆三通不能实现
B.台湾和大陆的社会制度不同
C.台湾和大陆敌对情绪无法消除
D.台湾岛内分裂势力的发展和国外来反华势力的干涉
A
C
C
D
当堂巩固
5.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大的自主权,这主要是指( )
A.保持社会制度不变 B.中央政府不干涉地方事务
C.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D.外国资本不动
6.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是( )
A.汪辜会谈
B.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C.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的提出
7.2004年3月20日,台湾当局执意举行所谓“和平公投”试图挑衅两岸关系,分裂国家,这一事件遭到普遍反对。下面对台湾问题的认识,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祖国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④我国对台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C
A
B
当堂巩固
8.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①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 ;
②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
③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④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航、通邮、通商。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
9.右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汪辜会谈 ;
B.签署中英联合声明 ;
C.签署中葡联合声明;
D.连战访华。
B
A
当堂巩固
1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2005年4月29日,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来祖国大陆访问,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实现了两党跨越60年的握手。
①历史上台湾曾被日本割占多少年?
②为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在这一构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③为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成立的民间团体是什么?它们的领导人是谁?
④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⑤假如海峡两岸的中学生要举办一次联谊会,请为其写一条宣传语。
当堂巩固
①历史上台湾曾被日本割占多少年?
50年(1895年-1945年)
②为解决台湾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在这一构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③为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成立的民间团体是什么?它们的领导人是谁?
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会长汪道涵。
④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江泽民提出的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⑤假如海峡两岸的中学生要举办一次联谊会,请为其写一条宣传语。
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人民一家亲;
同一个民族,同一个家!
11、20世纪20年代末,闻一多先生以悲愤的心情写下了《七子之歌》。诗中将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比作流落在外的七个孩子,盼望着他们回到祖国的怀抱。请回答:
⑴1945年以来,香港、澳门、台湾三地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
⑵我国政府的“一国两制”方针在对台湾和对港澳的具体措施有何不同?
⑶目前妨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政治因素有哪些?
当堂巩固
祝贺同学们学习进步!
(二)党和政府对台基本方针形成后在推进祖国大业的过程中取得显著成就是什么?带着问题阅读第二段内容,然后完成填空:
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了“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三)随着海峡两岸的交流日益密切,还有那些重要的民间活动,阅读第三段课文内容,然后完成填空:
1. 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2.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3.汪辜会谈: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两岸僵局的打破
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政策
打破两岸38年(1949—1987年)隔绝状态,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
两岸僵局的打破
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称为“九二共识”。
1993年汪辜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海基会董事长
辜振甫
海协会会长
汪道涵
两岸僵局的打破
1993年,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
两岸同胞骨肉团聚
日益密切的两岸交往
日益密切的两岸交往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日益密切的两岸交往
2010年06月,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签署了《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与《海峡两岸海关合作协议》。
日益密切的两岸交往
赠台大熊猫团团和圆圆2008年12月,入住台北动物园。
日益密切的两岸交往
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
发展的基础是什么?他们说的
对吗?什么是最重要的?
都是中华民族
有共同的语言、文字、
共同的传统文化
动脑筋
日益密切的两岸交往
1.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传统文化,是促进两岸经济、文化发展的有利因素。
2.最重要的是海峡两岸都是中华民族,血浓于水。
3.党和政府顺应民族大义,对台湾方针政策的不断调整也是促进双方经贸交流的重要因素。
日益密切的两岸交往
两岸交往迅速发展的原因?
D、2002.8,陈水扁首次明确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台湾与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
E、2003.9.28,陈水扁在民进党十七周年党庆晚会上第一次亮出“台独”时间表,声称要在二00四年“完成历史性首次‘公投’”,……于二00七年实施“新宪法”。
A、1990.9,李登辉声称“台湾早已是一个主权独立国家”
B、1994.4,李登辉公开否认“一个中国”原则;
C、1999.7,李登辉提出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是“国与国”关系,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两国论”
两岸反分裂、反“台独”的斗争
台湾各界反对“主独”活动
两岸反分裂、反“台独”的斗争
2005年的《反分裂国家法》高票通过
两岸反分裂、反“台独”的斗争
《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1、海峡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
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海峡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完成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
③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④《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⑤香港、澳门的回归和持续繁荣为统一台湾提供了范例。
2、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
①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
②国际反华势力的破坏干涉。
两岸反分裂、反“台独”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