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生物的变异》PPT教学课件(八年级生物下册)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1、概念:生物的子代和亲代之间,以及不同的子代之间在性状上(形态、结构、生理等)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叫变异。
2、特点:和遗传一样,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一、变异
千姿百态的菊花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不同品种的玉米果穗
花生果实大小的讨论(P44-P45)
3、变异可分为两类
表现型 = 基因型 + 环境条件
可遗传的变异
不能遗传的变异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来源
(改变)
(改变)
(改变)
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别
遗传物质改变
不能遗传给后代
能遗传给后代
环境条件改变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可遗传的变异
上图左所示的是正常人的红细胞形态;图右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形态。
南方的橘子移栽到北方之后其味道、色泽等品质都发生变化,不能称为橘,只能称为枳的现象。
南橘北枳
原因:二者基因型虽然相同,但环境条件的改变可使性状发生改变。
不可遗传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
双胞胎兄弟俩一个长时间在室外工作导致皮肤较黑,一个长时间在室内工作导致皮肤较白。
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不会遗传给后一代。
正是由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才使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地进化发展。
4、变异是不定向的
绝大多数变异对生物来说是不利的;少数是有利的,还有一些既无害也无利。
有利变异
不利变异
有利于生物自身的生存
不利于生物自身的生存
感冒病毒不断产生新的变异,抗药性不断增强
玉米苗的“白化病”
有利的变异
抗倒伏的小麦
不抗倒伏的小麦
不利的变异
正常苗
白化苗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会过早死亡,这一变异对植物的生存是不利的。
奶牛产奶量不同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人工选择可以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通过繁育遗传下去。后代还会出现产奶量更高的变异,再从中选择、繁育,数代后可获得高产奶牛。
二、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实例1:良种选育
实例2:杂交育种
通过杂交,在后代中抗倒伏基因与高产基因组合到一起。
通过杂交,低产抗倒伏小麦把抗倒伏的基因传给了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抗倒伏基因与高产基因组合到一起,可以产生高产抗倒伏小麦。
袁隆平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北京时间2006年4月25日晚9时许,刚刚结束的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评选揭晓,世界著名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当选,成为我国农业科学界首位入选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2001年袁隆平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太空椒是在太空条件下,引起基因发生改变而培育成的新品种。
实例3:诱变育种
用辐射或化学诱变剂等手段影响生物的配子,使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诱导产生新品种。
实例4:
普通甜菜(2n)
化学药剂
高糖甜菜 (4n)
多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
通过化学药剂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而培育出的新品种
香蕉的培育
香蕉的祖先为野生芭蕉,个小而多种子,无法食用。香蕉的培育过程如下:
多倍体育种
以三倍体无子西瓜为例,介绍多倍体的培育过程。人们平常食用的西瓜是二倍体。在二倍体西瓜的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可以得到四倍体植株。然后,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进行杂交,得到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种子。把这些种子种下去,就会长出三倍体植株。由于三倍体植株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联会发生紊乱,因而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当三倍体植株开花时,需要授给普通西瓜(二倍体)成熟的花粉,刺激子房发育而成为果实(西瓜)。因为胚珠并不发育成为种子,所以这种西瓜叫做无子西瓜。
无子西瓜的培育
用人工诱导的方法,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加倍,产生新品种。
1、变异的意义:
好的一面:物种进化产生新的生物类型,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培育生物新品种,造福人类;
坏的一面:生物患病;害虫进化;出现畸形生物或畸形器官,给人类带来危害。
2、在农业上的应用:培育优良的家作物和家畜、家禽品种、造福人类。
变异在生物在进化上的意义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遗传与变异的联系
没有变异,生物界就失去进化的素材,遗传只能是简单的复制。没有遗传,变异不能积累,变异失去意义,生物也不能进化。
练习
选择题
1、“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句俗语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 )
A、变异现象 B、繁殖现象
C、遗传现象 D、进化现象
2、下列变异中,不可遗传的是( )
A、视觉正常的夫妇生下患色盲的儿子
B、家兔的毛色有白色、黑色、灰色
C、玉米地中常出现的白化苗
D、暑假后同学们在军训一段时间后肤色变黑
A
D
3、遗传的变异是由于下列引起的( )
A、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 B、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C、营养状况的不同 D、人为因素使生物个体不同
4、有利变异是指 ( )
A、对人类有益的变异 B、对生物自身生存有益的变异
C、可以提高产量的变异 D、可以遗传给后代的变异
B
B
6、有关变异形成的叙述有误的是( )
A、变异是由于环境变化而引起的
B、变异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发
C、变异在亲子代之间才能发生
D、子代的个体间可能会发生变异
7、下列方法中,不能得到可遗传变异的是( )
A、加强水肥管理,使农作物健壮
B、进行品种杂交,之后进行选育
C、用射线和药物处理种子后进行选育
D、挑选牛群中的肉质较佳的进行繁殖
C
A
5、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是( )
A、同卵双生姐妹,姐姐比妹妹略胖
B、种在肥沃土壤中的水稻颗粒饱满
C、不同人种的肤色不同
D、某人用眼不当导致近视
C
8、同卵双生的兄弟俩胖瘦相差很大,其原因是( )
A、显性基因发生了作用
B、隐性基因发生了作用
C、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
D、生活环境和条件有所不同
9、下列哪种性状是可以遗传的( )
A、营养性夜盲症
B、色盲
C、高山缺氧反应
D、运动员强健的肌肉
D
B
10、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变异的实例( )
A、奶牛产奶量高、畜用牛产奶量低
B、菊花的颜色有红的、白的等
C、人的视力有正常、近视与远视
D、羊有角,马没有角
D
11. 感冒病毒不断产生新的变异,对感冒药的抗性不断增强,这种变异是( )。
A. 不利变异 B. 有利变异C. 退化 D. 由于用药引起的
12. 下列方法中不能使生物发生变异的是( )。
A. 化学药剂使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B. 利用转基因方法获得转基因超级鼠
C. 把蟹爪兰嫁接到仙人掌上 D. 利用卫星培育太空椒
13.不能遗传给后代的变异往往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
A. 两个品种杂交 B. 基因变化C. 染色体发生变化 D. 环境影响
14.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的特点是( )。
A. 都是有利的 B. 都是有害的C. 能遗传给后代 D. 不能遗传给后代
B
C
D
C
15、 实验分析题: 科学工作者将一种普通(产量不高)的矮杆(抗倒伏能力强)小麦与一种高产的高杆(抗倒伏能力差)小麦作亲本进行杂交。在后代植株中出现了普通、高杆,普通、矮杆,高产、高杆,高产、矮杆4种类型的小麦。选出其中的高产、矮杆植株进行繁殖培育,再经过若干代的选择培育后便得到高产、矮杆的新品种小麦。据此回答:
(1) 题中涉及到小麦的性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性状从亲代传给后代的现象叫____________________。
(3) 杂交后代中出现了普通、高杆和高产、矮杆类型,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__。
(4) 科学工作者从后代选出对人有益的变异类型进行培育,这种方法叫__________。
高杆、矮杆、普通、高产
遗传
变异
杂交育种
(一)、基因突变
1、概念:
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 改
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就叫基因突变
2、意义:
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基因突变的特点:
(1)、普遍性 自然突变 、诱发突变
(2)、随机性
(3)、突变频率低
(4)、多数有害
(5)、不定向性
(二)、基因重组
1、概念:指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
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
基因自由组合
基因交叉互换
3、特点:非常丰富
4、意义:
(1)、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
(2)、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3)、对于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可遗传的变异
双胞胎兄弟俩一个长时间在室外工作导致皮肤较黑,一个长时间在室内工作导致皮肤较白。
单纯由环境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基础,就不会遗传给后一代。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可遗传的变异
上图左所示的是正常人的红细胞形态;图右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红细胞形态。
2、引起红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的最可能的原因
是什么?(从物质组成分析)
1、正常红细胞是什么形状?有什么功能?镰刀
型细胞贫血症的红细胞呈镰刀状,对功能的
完成有无影响?
这种病在缺氧时,红细胞由正常的圆饼状变成镰刀形,严重时镰刀状的红细胞破裂,造成溶血性贫血。
DNA
mRNA
C A T
G T A
蛋白质
1)直接原因:血红蛋白分子的多肽链上,
一个谷氨酸被一个缬氨酸替换。
2)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分子的DNA的
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变成了 。
(单个碱基替换)
无子西瓜的培育
该植株的西瓜的果肉细胞,种子的种皮和胚其染色体数目各是多少?
单倍体育种
方法:花药的离体培养,再经人工诱导使 染色体数目加倍,成为纯合子。
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单倍体育种
F1花粉
单倍体
二倍体(或多倍体)纯系
组织培养
人工诱导 染色体加倍
利用单倍体植株培育新品种,只需要两年时间,就可以得到一个稳定的纯系品种。与常规的杂交育种方法相比,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常见生物育种方法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