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制取氧气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制取氧气免费教研课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制取氧气免费教研课ppt课件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制取氧气免费教研课ppt课件
制取氧气

习题
第2课时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及操作
1.写出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的文字表达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3.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中,组装完仪器后进行的下一
步操作是(
)。
A.装药品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将集气瓶装满水,倒放在水槽中
D.点燃酒精灯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______,实验室制氧气时,可以用
______________法收集;氧气______溶于水,还可以用______
法收集。要收集纯度较高的氧气宜用________法。
下一

向上排空气
不易
排水
排水
B
是(
)。
A.酒精灯
C.集气瓶
B.铁架台
D.水槽
5.下图所示的装置,其中收集氧气时可选用(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
D
解析:收集氧气时可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注意导管要
插到接近瓶底)。
C.①和④
D.①和⑤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知识精讲】
1.发生装置的选择
(1)由于高锰酸钾是固体且反应________(“需要”或“不
需要”)加热,故采用固体加热装置。
(2)由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都是固体,且反应________(“需

要”或“不需要”)加热,故采用固体加热装置。不过,与(1)

中装置的唯一区别是,盛高锰酸钾的试管要塞一团棉花,而盛

氯酸钾的不用。
需要
需要
(3)由于过氧化氢是液体,二氧化锰是固体,且反应
________(“需要”或“不需要”)加热,故采用固-液不加热
装置。
不需要
2.收集装置的选择
(1)排水法:利用氧气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2)向上排空气法:利用氧气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注
意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导气管必须伸到接近集气瓶底部,目
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大
排尽集气瓶内的空气
排水
(4)氧气的验满方法。
①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把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
________,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集满;
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
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瓶口
有气泡从集气瓶向外冒出
[典例1]实验室常用于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晶
体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
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1)写出指定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试管
酒精灯
集气瓶
(2)请仔细分析装置 A 的特点,推测其所用的制氧气的方法
是________(填“a”、“b”或“c”)。
(3) 采用方法 c 制取氧气应该选用装置________( 填“A”或

“B”)。为检验装置 B 中氧气是否收集满,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

在集气瓶的______,这是利用了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性质。
(4)利用装置 B 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
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结束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可能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B
口部
密度比空气大且支持燃烧
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未预先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高锰酸钾粉末进入了水槽中
点拨:装置A 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氧气(高锰酸钾或氯酸钾),
区别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而氯酸钾
不用;装置 B 用于不加热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溶液),长颈漏斗
的好处是,可以方便添加液体药品。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
【活动探究】
1.实验步骤(以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
(1)查:检查装置的________________。如上图。
将导管一端放入水槽中,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观察水槽中
是否有气泡冒出。如果_______________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装:将高锰酸钾药品装入试管内。
气密性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规律总结
“查”“装”“定”“点”“收”“离”“熄”,谐音理
解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略向下倾斜
预热
向上排空气
(3)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使试管口__________。
(4)点:点燃酒精灯加热(一定要先____________)。
(5)收:收集氧气(用排水法或______________法)。
(6)移:收集氧气完毕,先要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
(7)熄:最后熄灭酒精灯。
2.注意事项
(1)凡是制取气体的实验,首先要做的一定是检查装置的
_________。
(2)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

(3)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伸入试管内的导管不能太长,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产生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
开始收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收集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后熄灭酒精灯,这样做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密性
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管
便于试管内的气体排出
待试管和导管内的空气排尽后收集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到试管中炸裂试管
[典例2]在实验室中也可以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
(2)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如下: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步骤可
总结为“三先三后”:即先检查装置________________,后装
入_______________;先预热,后集中在_______的部位加热;
实验结束后,先将导管从________________,后熄灭酒精灯。
锰酸钾
二氧化锰
气密性
药品
药品
水槽中取出
点拨:对于氧气的三种不同的实验室制法,要熟悉反应原
理、实验装置和一些注意事项等等。对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其步骤可总结为“三先三后”,
也可缩记为:“查”“装”“定”“点”
“收”“离”“熄”,再利用谐音来理解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考点1 对氧气实验室制法的三个原理的理解和比较
1.(2011四川眉山)对资料或实验数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
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
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
数据分析示意图。
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

钾为原料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点拨:从图中可以看出,高锰酸钾一加热立即产生气体,

而氯酸钾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产生气体,所以同时开始加热,

先收集到氧气的应是高锰酸钾;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只改变反应

速率,不会改变产生的氧气的质量;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反应

时间较长的是氯酸钾。
B
2.(2011宁夏)实验室制取氧气,既可采用分解过氧化氢
的方法,也可采用分解氯酸钾的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共同点
是(
)。

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B.所需仪器相同
C.均可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D.都利用氧化物分解
C
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
C.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反应才有可能产生氧气
D.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B
__________。
考点2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装置选择
4.(2011山东泰安)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有关气体的装
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2)要收集氧气,收集装置可选择上述装置中的________或
________(填写序号)。
(3)用发生装置 A 或 B 制取氧气时,A 与 B 相比,A 的优
点是_________________。
H2O+O2↑
(1)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
C
D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点拨: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过氧
化氢制取氧气是不加热的,而且产物是水和氧气,不污染环境;
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取氧气都要加热。氧气的收集要考虑氧气
的物理性质。
考点3 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5.(2011江苏苏州)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
)。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
D.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点拨: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性质
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D
78%
21%

保护气
保护气
粉尘

液态空气
呼吸
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