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上课ppt课件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猜谜语
解落三叶秋,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唐代(李峤 )
打一自然现象
课题1 空气
我们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
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也
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风(风是流动的空气)
你答对了吗??
今天我们就来重新认识一下
——空气
课题1 空气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二单元
想一想 1:空气既然如此重要,你能用一个简单 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
答:1)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
——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部。
2)扁的密实袋开袋后抖动,然后封好
——双手挤压,有压力
3)扇子朝脸扇、树叶在动 ———有风
4)给车胎打气 ———涨起来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做的实验.
法国化学家
拉瓦锡的贡献
拉瓦锡研究空气的实验装置
思路:①汞(银白色、液态)+空气 加热
红色粉末(密闭容器里的空气减少1/5V)
+剩余气体4/5V(氮气的体积)。
②红色粉末 加热 汞+1/5V的空气
分析得出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
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V
实验步骤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在集气瓶中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并做记号;
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内并把塞子塞紧;
等红磷燃烧停止,温度降低后打开弹簧夹。
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现象:
1、红磷燃烧,放热、发出 黄白色火 焰,产生浓厚的白烟(固体小颗粒)。
2、容器内水面上升约1/5。
水为什么会进入集气瓶中?
实验原理解释:
足量的红磷燃烧后,耗尽了集气瓶中的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燃烧停止,温度降低后,瓶内压强减少;当打开弹簧夹时,烧杯中的水在大气作用下,流进集气瓶,增补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讨论P27? (讨论与思考)
1、该实验装置中,如果烧杯中的 水足量,请问水会充满整个集气瓶吗?为什么?
2、根据拉瓦锡的研究结果,氧气约占1/5,如果实验时集气瓶中的水面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1、不会,因为空气中含有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存在。
1)装置的密闭性不好
2)红磷的量不足
3)瓶内温度没有降到室温后就打开了弹簧夹
当氧气含量低时,红磷不能继续燃烧。因此还有少量残余氧气。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
1、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2、红磷要足量;
3、红磷燃烧停止后,要等 到集气瓶内温度降至室温后才打开弹簧夹。
本实验结论
空气中氧气约占1/5的体积
空气的组成
空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稀有气体
氮气
及其他气体杂质
78%
21%
0.03%
0.03%
0.94%
( N2 )
( O2 )
( CO2 )
( H2 O )
(体积分数)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
如:N2、O2、CO2、P、P2O5、H2O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如:空气、矿泉水、泥沙、汤水
1.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 ;含量居第二位的气体是 ,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 。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蒸馏水 B.雪碧饮料
C.河水 D.新鲜空气
活动天地
活动天地
3.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可观察到的主要实验现象是什么? 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燃烧后,钟罩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请结合本实验推测氮气能不能支持燃烧?为什么?
红磷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钟罩内水面上升,约占空气体积的1/5。
不能。若氮气能支持燃烧,红磷会继续燃烧,玻璃钟罩内的水面会上升更高
谢谢大家
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放少量的水?
防止燃着的红磷溅在集气瓶上,将集气瓶炸裂。让P2O5溶于水中。
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防止白烟污染空气。
巩固练习:空气由哪些物质组成?
氮气(N2)
氧气(O2)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CO2)
其他气体及杂质
78%
21%
0.94%
0.03%
0.03%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氧气的性质:
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呼 吸
急救
炼钢
气焊
宇宙航行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熔沸点低。密度:1.251g/L
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途:做保护气、化工原料、液氮可用作冷冻剂等。
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无色、无味、性质很不活泼。
用途:保护气、激光技术、低温麻醉。
人为的污染源有哪些?你知道污染空气的物质有那些?
1)工业污染。
2)生活污染。
3)交通污染。
4)农业污染。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硫化氢、二氧化氮
三、保护空气
1、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 碳氧化物 氮氧化物 碳氢化物 飘尘 煤尘 放射性物质等
空气污染源
自然:火山爆发、地 震、森林火灾
人为:
人为来源
来源:煤 石油的燃烧,矿石冶炼,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
2.三大环境问题
(1)、酸雨:二氧化硫(SO2)
(2)、温室效应:二氧化碳(CO2)
(3)、臭氧空洞:氟氯烃
酸雨对建筑物的腐蚀
酸雨对森林的破坏
臭氧空洞
温室效应
治理:
5、开发新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地热等)
1、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或燃烧时进行脱S处理)
2、改进燃料结构,安装净化装置,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4、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3、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对废气进行回收净化再利用等。
6、政府部门合理规划、制定标准、加强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