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一中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段考
高二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丰稔(rěn) 咋舌(zé) 果脯(pú) 锲而不舍(qiè)
B、殷红(yīn) 迤逦(yǐ) 拾掇(duo) 舸舰迷津(kē)
C、笃信(dù) 炮烙(páo) 拓印(tà) 载人飞船(zài)
D、憎恶(zēng) 靓妆(jìng) 手腕(wàn) 繁文缛节(r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陨灭 喝彩 下马威 皇天后土
B、候车 衣袂 录像机 叱诧风云
C、宣泄 饯别 钓鱼杆 涣然冰释
D、鸟瞰 坐阵 捅娄子 沽名钓誉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孙中山先生担任中华民国交通部长,下车伊始,就筹划着建立贯通全国的铁路网,但是由于袁世凯的不支持,使得这套计划胎死腹中。
B、班超目睹中华大地为匈奴所欺,河海陆沉,于是撇去文职,投入戎伍,请缨报国,效命疆场。
C、老刘去西安旅游时和自己高中同桌不期而遇,但萍水相逢,又得匆匆离去,无限感慨堆在心头,挥之不去,忽之即起。
D、原远华集团董事长赖昌星因走私石油、枪支等物品而受到通缉,在逃亡加拿大12年之后终于被押解回国。知道此消息后,全国人民无不拍手称快。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著名诗歌研究者吴调公指出: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是化动为静,把生生不已的宇宙壮观,转化为像建筑一样巍然屹立的立体形象(出自吴调公《气象 律动 心声》,《文史知识》1985年第十辑)。
B、人生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这个问题困扰着每一个人。
C、陈寅恪先生1930年在提出“敦煌学”一词后,接着说:“自发现以来,二十余年间,东起日本,西迄法英,诸国学人,各就其治学范围,先后咸有所贡献。”
D、“我要出去留学,目的不在于我要成为美国人,更在于我要让我的爸爸做美国人的爸爸。”小明说:“基于此,我还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关键是提高我的英语口语。”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些学者鉴于以往在这个问题上所产生的偏向和教训,片面地认为历史与现实是很难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把两者联系起来,就会损坏历史学的科学性和削弱它的学术价值,因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历史要远离现实,主张不要把现实需要渗透到历史研究中。
B、今年八月以来,吉安市张书记和他的两名部下多次到樟山镇搞调研,他们共走访了三十多个村庄、八百户家庭和九十多公里路程。
C、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建立一个民主共生的政府。这个政府能够给人民平等共生的机会,在此基础上,从上而下,改变人民的素养,我们相信有几流的政府就有几流的人民。
D、大战开始后,利比亚政府军遭受了以北约军队、利比亚反动武装、各部落酋长联盟为代表的部队,呈现出复杂的博弈局面,利比亚的国内局势正发生微妙的变化。
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备二访诸葛孔明不遇,就决定再往访之。但张飞认为刘备两次拜访,其礼太过,并认为诸葛孔明是徒有虚名,因此不敢见刘备。关公则认为不须刘备亲往,诸葛孔明再不来,则用绳子绑来。
B、堂吉诃德在一次冒险中,把乡村客店当做城堡,把老板当做城堡的主人,硬要老板封他为骑士。店老板乐得捉弄他一番,拿记马料账的本子当《圣经》,用堂吉诃德的剑背在他肩膀上着实拍了一下,然后叫一个妓女替他挂剑。
C、六十多岁的冯乐山要娶高家丫鬟鸣凤做姨太太,但鸣凤和高家三少爷已经深深相爱,而高老太爷的决定谁也不敢反对。在出嫁前夜,鸣凤去找觉慧求救,看到觉慧此时正在赶写稿子,鸣凤没有打搅他,只在窗外呆呆地望了觉慧一阵就走了。
D、贾宝玉将北静王赠给他的一件珍宝转送给林黛玉,林黛玉欣然接受,并把它当作是宝玉和自己的定情信物。
二、(9分,每小题3分)
唐代诗歌意境美的营造
中国古代多是抒情诗。抒情诗要抒情。但情比较难于直接描写,而要通过景来反映、来衬托、来显示。而这种用景来反映情,用物来写心的过程就是意境的创造过程。我们且用唐人的诗歌为例,看看唐代诗人是如何营造诗歌的意境美。
首先是写景抒情。诗人在写作中,渗透进、灌注进了一股浓郁的感情,使这感情笼罩在景中,因而我们所看到的虽然全都是景,但我们所感受到的却处处都是情。例如陆龟蒙的《白莲》: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
唐人写诗,除了写景写事外,其中还流露着某种思致,沁透着某种感情。由于有了这种思致和感情,原来的景与物,就披上了一种“感荡性灵”的东西,使人读着,不仅实获我心,而且意味无穷。“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写的是白莲,但白莲能有什么情什么恨呢?它什么都没有。是诗人把自己的情移进去,与白莲的物性特点相融合,从而产生出情景交融的新的意境。这意境,离不开景,而且必须符合景的物性特征,但是,只有当诗人的情沁透进去,借景抒情的时候,这时,客观自然的景,才会转化成心灵的景,充满了感情的景。一句话,景由外境变成了内心的境,变成了诗人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艺术世界,这就是意境。
其次,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应当是一个有机的生命的整体。我国的意境,更多的从诗人的主观感受出发。诗人在兴发感应的基础上,移情入景,化景为情,然后创造出一个独立自足的、生气盎然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有如皎然在《诗式》中所说的:“如壶公瓢中,自有天地日月。”我们走进诗人所创造的这个天地,不仅自成气象,而且自我满足。例如王维的《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在这里,诗人把他所感受到的情与景,融合统一在一个月色竹林的天地里。这个天地确实小,小到只有诗人一人。然而,它却是那样自足、和谐,那样有秩序,而又那样充满了生气和生机。因此,它又是那样丰富和充实。它是安静的,但却不是死寂的。在无人的月夜中,却有人怀着深情,在弹琴,在长啸。正是这一切,使人读着的时候,在抒情的想象当中,走进了一个诗人所创造的世界。我们陶醉在这个世界,感到美。
第三,唐诗意境美的形成,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司空图所说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种“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不可言说,只可意会。然而,为什么能够意会?它是通过已经言说的来意会。这样,归根到底,它又是可以言说的。不过,它不是通过言语直接讲出来,而是通过形象的描绘,来启示,来渲染。例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撩乱边愁弹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撩乱边愁’而结之以‘弹不尽’三字,下无语可续,言情已到尽头处。但弹不尽的“边愁”,作者却用“高高秋月照长城”的景来加以烘托和渲染。没有直言,但却比直言更能令人“思入微茫”,富有更多的情味。
——(节选自蒋孔阳《唐诗的审美特征》)
7、根据本文对意境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诗歌要营造意境美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中国的诗歌都是抒情诗,而情比较难以直接抒写,只有通过景物来反映和显示。
B、意境是景由外境变成了内心的境,变成了诗人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艺术世界。而这个世界更多地从诗人的感性出发,并融合统一于自己所感受和创造的情与景的天地中。
C、只要诗人将情沁透进景中,客观自然的景,就成为了心灵的景,充满了感情的景。这样,意境就出现了。
D、“韵外之致,味外之旨”,既是不可言说的,又是可以言说的。我们正是通过已经言说的景物描绘来意会。而这个意会则是可以凭着我们自己的想象任意驰骋。
8、下列不属于唐代诗人对意境美营造的方法的一项是( )
A、将自己的情感移植进事物的物性特点之中,将客观的景转化为心灵的景。
B、发挥抒情的想象,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天地之中,感受其气象,陶醉于此中的美感。
C、不直接说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而是通过景物等形象的描绘来启示,来烘托和渲染。
D、在兴发感应的基础上,移情入景,化景为情,然后创造出一个独立自足的、生气盎然的世界。
9、根据原文的意思和内容,下列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创造了情景交融的新意境,直接导致了作者写景写事时,会流露出某种思致,沁透着某种感情。
B、王昌龄的《从军行》最后那句景物描写,将一种不可言说或不好言说之情用景物加以渲染,使得诗歌更加意韵深长。
C、王维的《竹里馆》一诗虽然只写了诗人一人,但诗中并不显得死寂,相反,倒很饱和很充实。原因就在于诗人把他所感受到的情与景,融合统一在一个月色竹林的天地里。这个天地是那样的自足、和谐,那样的有秩序,那样的充满了生气和生机。
D、诗人在写景抒情时,将感情沁入景物之中,这种能“感荡性灵”的情感,使人读着,意味无穷。就像陆龟蒙的《白莲》诗,白莲本身不过是自然界中极为普通之一物,但作者将情感渗透其间,天下拥有和作者人生体验相似之人当会为之动容。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自此以往,施及州闾。”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 未及时,以所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国氏曰: “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曰:“嘻!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 禽兽、鱼鳖,皆天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亡殃。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向氏大惑,以为国氏之重罔己也,过东郭先生问焉。东郭先生曰:“若一身庸非盗乎?盗阴阳之和①以成若生,载若形;况外物而非盗哉?诚然,天地万物不相离也;仞而有之,皆惑也。 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有公私者,亦盗也;亡公私者,亦盗也。公公私私,天地之德。知天地之德者,孰为盗邪?孰为不盗邪? ”
——(节选自《列子●天瑞》)
【注】①阴阳之和:阴阳的中和之气。
10、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年而给 给:自给
B、以所赃获罪 赃:赃物
C、以为国氏之重罔己也 罔:欺骗
D、然吾盗天而亡殃 殃:灾难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善为盗
既自以心为形役。
B、若为盗若何?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C、岂吾之所有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D、过东郭先生问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
B、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
C、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
D、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
第Ⅱ卷(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3分+4分=12分)
(1)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盗阴阳之和以成若生,载若形;况外物而非盗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公私私,天地之德。知天地之德者,孰为盗邪?孰为不盗邪?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恨 别①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 胡骑②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 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 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 司徒③急为破幽燕。
【注】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②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③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上元元年三月,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1)本文表现了作者所恨为何事。请试做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评论此联说:“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步月’、‘看云’,有不言神伤之妙。”试分析此联“不言神伤之妙”如何体现。(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古诗文填空。(8分)
(1)晚有儿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引壶觞以自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容膝之易安。
(3)_________________,或植杖而耘耔。_________________,临清流而赋诗。
(4)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__。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忠心不二的公牛
欧内斯特·海明威
从前,有一条公牛,他的名字不是费迪南德,他对鲜花丝毫没有兴趣。他酷爱角斗。他与其他所有的同年龄的或者任何年龄的公牛角斗。他所向无敌。 他的双角像硬木一样坚挺,像豪猪的毛刺一般尖利。①角斗时,它们的腰部顶得他发疼,但他并不在意。他的颈部肌肉鼓起一大块肉团,在他准备角斗时,这肉团高耸如山。他随时随地准备角斗一场。他的毛皮乌黑油亮,他的双目清澈明亮。 一旦有什么原因挑动了他,他就会不顾死活地角斗,那股子认真劲儿恰如有些人对待吃饭、读书或者上教堂一样。每次角斗,他都非要拼个你死我活。不过,其他公牛并不怕他,因为他们出身高贵,所以不怕他。但他们不愿惹他,也不愿同他角斗。 ②他并不是恃强凌弱或者心地邪恶之徒,他无非喜欢角斗而已,好比人们喜欢唱歌或者当个国王、总统什么的。他从来不思考。角斗是他的职责,他的义务,他的欢乐。 他在多石的高地上角斗。他在软木树下角斗,他在傍河的绿茵茵的牧场上角斗。他每天从河边走十五里路去高高的石地,跟所有正视他的公牛角斗。即使如此,他从来不发火。 这其实并不符合事实,因为他内心在发火。然而他弄不清怎么回事,因为他不会思考。他气宇轩昂,他喜欢角斗。 那么他的命运如何呢?主人心里却在犯愁,为的是这公牛与其他公牛角斗耗去了他大量金钱。每头公牛价值一千多元,可是,用这头伟大的公牛角斗后,他们的价值落到二百元以下,有时甚至更低。 为此,主人决定不把他送去斗牛场受人屠宰,而是让自己所有的牲畜承袭这头公牛的血统。于是,他选定他作种牛。 不料,这是头古怪的公牛。他们把他迁到牧场,与育种的母牛一起生活,他一眼看中一头年轻、漂亮的母牛。与其他母牛相比,她更加苗条,肌肉发达,皮毛闪亮,活泼可爱。既然他无法角斗,便索性爱上了她,对其余的母牛连看都不看一眼。他一心想跟她呆在一起,其余的母牛对他来说不屑一顾。 养牛场的主人希望公牛会回心转意,学得乖点,或者有所变化。可是,这公牛始终如一,他爱恋自己的情人,情深意切。他一心想跟她在一起,其余的母牛对他来说不屑一顾。 于是,主人把他和另外五头公牛送去斗牛场处死。这一来,公牛起码能角斗一场了。他的角斗非常精彩,人人都表示赞赏,杀死他的汉子表示格外的赞赏。角斗结束后,杀死他的、所谓角斗士的汉子身上那件紧身短袄全湿透了,他十分口渴。 “这牛厉害极了,”斗牛士说道,顺手把剑递给掌剑者。他握剑时剑柄向上,勇猛的公牛心脏的血顺着血刃往下淌。这公牛再不会有任何烦恼了。他的尸体正由四匹马拖出斗牛场去。 “是啊。他就是维拉梅耶侯爵不得不干掉的那头公牛,因为他忠心不二,”无事不晓的掌剑者说。 “也许我们都应该忠心不二吧,”斗牛士说。
——(选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微型小说精品》)
16、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画线的①②分别加以赏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那头公牛的主人不得不干掉那头公牛的具体原因是什么?请分点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理解文章画线语句的涵义。(6分)
(1)角斗结束后,杀死他的、所谓角斗士的汉子身上那件紧身短袄全湿透了,他十分口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也许我们都应该忠心不二吧,”斗牛士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写斗牛的忠心不二主要是从斗牛的喜欢决斗和对感情的忠一来说明,拥有朴质精神的那头公牛最终被“主人”遗弃,作者借此来反映当今社会的悖谬:只重视现实的利益,而不重视美好的品质。
B、本文写公牛选择了一头比其他母牛更加苗条,肌肉发达,皮毛闪亮,活泼可爱的母牛作为自己的恋人,这反映的是那头公牛的择偶标准,跟全文其实没有太多的关联。
C、那头公牛敢跟所有正视他的公牛决斗。文章说“他从来不发火”,意思是他决斗时能冷静地对待对手;但他内心又有一团火,则表明了那头公牛把决斗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和欢乐,对决斗充满了热情。
D、斗牛和角斗士决斗之后,人人都称赞他,不仅是称赞表演的精彩,更是对忠心不二的认同。
E、海明威的作品很多都表现了“硬汉”的主题,本文也是一样的。作者借公牛的勇猛善战,和对爱情的忠贞不二来表现,即使公牛的最后一次决斗,也绝不丧失作为斗士的尊严。
六、(15分)
20、白居易有首劝酒诗这样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请根据本诗提供的信息,复原当时作者劝酒的情境。(15分)
(1)发挥联想,侧重于环境描写。
(2)至少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4)不少于2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5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物、行为、事件,在绝大多数情形下,有两个字是躲避不开的:尺度。几乎所有领域、一切事物,都因尺度的介入、参与而存在、运行,自足自立。请以“尺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5)不得暴露自己个人信息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
1、D【A果脯fǔ B殷红yān 舸舰迷津 gě C笃信 dǔ 】
2、A【B叱咤风云 C钓鱼竿D坐镇】
3、C【指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A下车伊始:旧指官吏初到任所,现指刚到一个新地方或新工作岗位;B请缨:请求杀敌或请求给予新的任务;D拍手称快:指事情有了称心如意的解决,多指正义得到伸张。】
4、C【A句末括号和句末点号的关系;B陈述句不用问号; D将冒号改成逗号。】
5、A【B走访不能和路程搭配,属于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C“现在”和“当务之急”重复;D缺宾语,“遭受”的宾语应该是“打击”。】
6、B【A张飞和关羽两人对孔明的看法应该互换;C鸣凤当时走进了觉慧的房间,并和觉慧有交谈,但是她怕耽搁觉慧写稿子就没向觉慧求救;D林黛玉没接受这个礼物,并说:“这是什么臭男人的东西。”】
7、B【A第一段中说“中国古代多是抒情诗”,但题目中却说“都是”,此有误;C第三段中有“只有当诗人的情沁透进去,借景抒情的时候,这时,客观自然的景,才会转化成心灵的景,充满了感情的景。”选项与原文有出入;D选项中的“自己的想象可任意驰骋”有误。】
8、B【题目是诗人的创造过程,而选项却说的是读者的想象过程。】
9、A【第三段最后一句,可见选项中的因果关系有误。】
10、B【“所”+动词构成名词结构,此题应该解释为动词。】
11、C【A第一个是“作为”意,动词;第二个是表被动,为+名词+所+动词。B第一个是代词,你;第二个是“像”的意思。D第一个是用在及物动词后,是代词;第二个是用在不及物动词后,是兼词,相当于“于此”的意思。】
12、D
13、(1)向氏听了非常高兴。但他只理解了国氏偷盗的话,却没有了解国氏偷盗的方法。于是跳墙打洞,凡是手摸到的,眼睛看到的,没有一件不探取的。
(2)偷盗阴阳中和之气来成就你的生命,充塞你的形体,又何况身外之物,哪一样不是偷盗来的呢?
(3)把公共的东西视为公共所有,把私人的东西视为私人所有,这是天地的德行。了解天地德行的人,谁是偷盗者呢?谁又不是偷盗者呢?”
14、(1)①作品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②作品表现了作者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 (2) 颈联通过写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的反常情节,以诗人坐卧不宁的举动来委婉曲折地表现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 它不是抽象的言情,而是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说话,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形象中所蕴含的忧伤之情。手法含蓄巧妙,诗味隽永,富有情致。
15、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2)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
(3)怀良辰以孤往 登东皋以舒啸
(4)响穷彭蠡之滨 声断衡阳之浦
16、第①处没有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和形容词,他运用的是清新洗练的叙述文字和反复锤炼的日常用语,句子简短,词汇准确生动,将斗牛的凶猛和善战的特点展示在我们的眼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第②句简短干脆,即使使用类比的方法来说明事情都浅显易懂,不故作高深语。所以即使用第三人称叙述,也没有让读者感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