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9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 9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 格式:  DOC
  • 大小:  71K    9张
  • 时间:  2016-02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2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
预习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弗洛姆及其作品《爱的艺术》的基本观点。  
    2、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  
    3、品味父爱、母爱的区别,认识父母之爱的伟大无私,学会爱自己的父母。 
    【课前预习】 
    1.作家与作品     埃里希•弗罗姆(1900~1980),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从人本主义出发,力图将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这两种学说融合起来,并以此来考察、分析当代世界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实问题、矛盾和危机。“人性异化”是弗罗姆以人性为标准,透过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繁荣和生活富裕的表象,考察其内在矛盾而得出的结论。他对这一社会中的人性异化问题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与批判。     同时,弗罗姆也是当代西方新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权威。他探索了心理学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问题,他提出所有已知的社会结构均不能适应人类的基本情绪需要。他认为将精神分析的原则应用于病的治疗,人类便能设计出一个心理平衡的 “健全社会”。弗罗姆一生著述甚丰,内容广泛,主要著作有《逃离自由》《健全的社会》《爱的艺术》《随笔》等。
    2.《爱的艺术》中所谓的“爱”与人们普遍认为的那种“一个人偶然幸运地体验并陶醉的一种纯粹的快感”不同。弗罗姆认为,爱与其说是一种情感,毋宁说是一种能力,一种态度。爱是一种积极的活动,并不是一种被动的情感。如果用最通常的方式来描述爱的主动特征,那么,它主要是给予,而并不是接受。     3.弗洛姆《爱的艺术》前言 (节选)     这本书必定会使所有期望从这本书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读者大失所望。     恰恰相反,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                                                             (选自《爱的艺术》,西苑出版社)
课堂案
    一、预习反馈
    1、给下面字注音
    罪孽      秩序   刹那     
    咄咄逼人   惶恐    休戚相关    归根结蒂
    2、解释下面的词语
    爱情:(狭义)男女之间相互爱恋的感情;
          (广义)人与人之间相互爱恋的感情。
    节外生枝:本不应该生枝的地方生枝。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问题。多指故意设置障碍,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
    归根结蒂:蒂,花或瓜果连接枝茎的部分。归结到根本上。
    咄咄逼人: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二、课堂问题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本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3.文章中谈到两种爱的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这两种原则的区别在哪里?
 
    4.母爱和父爱各具有什么特点?母爱和父爱各有什么消极的一面?
 
    二、学法指导     1.整体把握全文,自己尝试编写全文结构提纲。参考示例:     全文按照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来叙述母爱与父爱在他构成自己健康而成熟的灵魂中的作用,其结构如下:     自恋阶段     第1~3段:
    我被人爱阶段     成长过程: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第4~8段:
    情感对象、现象:先理解母爱,再认识父爱     原因:母爱无条件,父爱有条件     第9~10段:总结全文
    2.我们每个人都亲身感受过和正在感受父母之爱,这种感受如何表达?作者从他哲学家、精神分析家、社会学家的角度来表达,写作上,本文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提示:①从具体事实,上升到理论高度;②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
 
    【答案】
    1、本文是关于伦理学方面的随笔,阐述的是一个人从刚出生到长大成人这段时间里“爱”的能力的获得与发展,精辟地论述了母爱和父爱在人生中的区别,指出人的成熟过程是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的过程。目的是引导学生从理论高度,重新认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通过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提炼出了爱的价值,也唤起人们施与爱给别人,才能得到爱。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2.作者由婴儿阶段的特点写起,详尽地论述了人生不同阶段母爱和父爱的根本区别,为如何教育子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婴儿阶段过后,孩子开始了对爱的体验,认为“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我”,母爱对他来说是一种祝福,是一种和平,不需要通过努力获得。八岁到十岁的儿童开始“创造爱”,有了爱的能力,爱的对象也由母亲转向了父亲。父亲开始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     3.按照作者的观点,爱自己的价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实现的,只有在他人和社会的存在中才能实现。“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后一种爱是成熟的爱,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前一种爱是不成熟的幼稚的爱,因为受到了别人的爱,需要别人,才去爱别人。     4.母爱是无条件的。母亲热爱新生儿,并不是因为孩子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符合她的想象,而是因为这是她生的孩子。但无条件的母爱有其缺陷的一面,这种爱不仅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无法赢得。如果有母爱,就有祝福;没有母爱,生活就会变得空虚——而我却没有能力去唤起这种母爱。    父爱是有条件的。消极的一面是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赢得,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就会失去父爱。父爱的本质是:顺从是最大的道德,不顺从是最大的罪孽,不顺从将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父爱可以受人的控制和努力的支配。
     
    一、基础练习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chà   刹那    古刹   刹车   刹住   
    B.héng 专横    横亘   横心   横财
    C.shú   熟练    熟稔   熟语   熟思   
    D.jìng 靖边    径庭   经纱   鼓足干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辩认 撕粹 想像 辜负     B.贻误 安详 描摹 嘉勉
    C.渲泄 贪脏 阴凉 铭记     D.股份 修炼 化妆 奉迎
    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①在国有企业整改过程中,各级执法部门要防止个别企业和个别人借改革之机______国家资产。
    ②在特殊情况下,那些不同层次的球迷往往失去理智,借故______甚至大打出手。
    ③减负工作要想落到实处,必须大力改革现行高考体制,这是无可______的事实。
    A.鲸吞    起轰    质疑     B.侵吞    起轰    质疑
    C.侵吞    起哄    置疑     D.鲸吞    起哄    置疑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3分)
    A.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相反,弗罗姆认为: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
    B.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
    C.周围的现实、人和物体,凡是能引起婴儿身体内部的满足或失望的才会对他产生意义。
    D.如果他吃东西,母亲就微笑;如果他哭泣,母亲就把他抱起来;如果他消化好,母亲就称赞他。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铜、铅、锌等金属成分被禁锢在火山岩凝固成的石头里,所以一般要发现它们是比较困难的。
    B.他们竟然公开向中学生兜售黄色书刊,威胁学生并向学生勒索钱物,这实属是践踏法律尊严的违法行为。
    C.我市约近70%左右的青年认为“勤俭节约”“善待他人”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D.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并不意味着可以用生活取代教育,因为生活毕竟带有零散性,并且还含有消极的东西。
    6.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自从地球印下人类的足迹以来,地球的容颜逐渐由美变丑了。特别是迈入工业社会化以后,人类在向大自然索取大量财富的同时,也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污染着自己赖以生存的____________,地球伤痕累累,公害频频发生,_________________,人们感到生活在一个缺乏安全的环境中。
    A.天空、河流和大地    “三废”的阴影像阴云在世界各地飘荡
    B.沃野、蓝天和长河    “三废”的阴影像虎豹在世界各地肆虐
    C.土壤、水源和空气    “三废”的阴影像强盗在世界各地横行
    D.空气、水源和土壤    “三废”的阴影像幽灵在世界各地游荡
    7.根据语意续写两个运用比拟手法的句子,整个语段构成一组排比句。(5分)
    夜的寂静和幽暗,使我一下子回到了自然母亲的怀抱。我的兄弟姐妹是这样众多,这样令人怜爱!石头哥哥坐在路边冥想着远古的故事,缅怀着女娲和愚公的风采;松树弟弟在年轮里写着成长的日记,述说着对土地和阳光的感恩;                
                                  。
    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6分)
    人类要想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当然不能脱离物质性和功利性的活动。中国古代学者对这一点是有认识的。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史记》中就曾引用了一句谚语:“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看到,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必有物质的需求,人类就要有生产活动和流通活动,并在生产和流通活动中追求自身的物质利益。所以,司马迁认为,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人类从事物质性和功利性的活动,是完全合乎规律的。但是另一方面,人作为人,又不能只满足于物质利益和物质享受。除了物质的、功利的需求之外,人还有精神的需求。儒家学者所强调的就是这种精神的需求。因为在儒家看来,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所在,也就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所在。
 





















    二、延伸联系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恋(liàn)孪生(ruán) 诞生(dàn) 涎( xián)皮
    B.烫手(tàng) 熨帖(wèi) 乳汁(zhī ) 家什(shí)
    C.赢得(yíng) 羸弱(lěi) 依赖(lài) 水獭(lài)
    D.罪孽(niè) 分蘖(niè) 履行(lǚ) 颠覆(fù)
    2.下列句中空缺处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⑴8岁以下的孩子还不会爱,他对爱的          是感谢和高兴。
    ⑵“政协”和“人大”两会备受全国人民的关注,因为两会的议题与国计民生        。
    ⑶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            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A.反映 休戚相关 阻止     B.反应息息相关 阻碍
    C.反应 休戚相关 阻碍     D.反映息息相关 阻止
    3.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该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机床制造业一些有实力的集团为向国外市场渗透,采取了更加咄咄逼人的收购策略。
    B.发展学生的智力,还必须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两者是休戚相关,紧密相联的。
    C.小李在学习上很有一股钻劲,不管遇到什么疑难都要归根结底,弄个明白。
    D.欧洲人何以对千分之零点五的转基因稻米惶恐不安,这让美国人实在无法理解。
    4.下列一段话选自埃里希·弗洛姆《爱的艺术》一书中的《爱的理论》一章里的一节,顺序已被打乱,请你重新调整。正确的排列顺序是()(3分)
    ①“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这并不是因为“给予”是丧失、舍弃,而是因为我存在的价值正是在于给予的行为。②“给予”是潜力的最高表现。③对于具有创造性人格的人来说,“给予”是完全不同的意思。能力。④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会到自己的强大、富有、能力。⑤我感到自己精力充沛,勇于奉献,充满活力,因此也欢欣愉悦。⑥这种增强了的生命力和潜力的体验使我倍感快乐。
    A.③②④⑥⑤① B.③②①⑥⑤④ C.②③④⑤⑥① D.②③①⑤⑥④
    三、阅读与理解
    母爱是对孩子生存和需要的无条件的肯定。对孩子生存的肯定有两方面:一是对保护孩子生存和成长来说绝对必要的关心和责任;另一方面比单纯的保护更进一步,它是灌输给孩子对生命的爱的态度,使孩子感到活着是美好的,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只要在这个地球上生存就好。母爱的这两个方面的责任,简明地表达在《圣经》故事的创世说之中。上帝创造了世界和人。这与对生存的简单关心与肯定相一致。①但上帝超出了这个最低要求。创造了自然和人之后的每一天,上帝都说:“这很好”。第二步,母爱使孩子感到: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很好;母爱灌输给孩子对生活的爱,而不仅仅是活着的愿望。同一思想在《圣经》另一象征主义中,可能被表达出来。乐园(土地总是母亲的象征)被描述得“富饶而实足”。乳汁是爱的第一方面的象征,即关心和肯定的象征。“蜜”象征着生活的甜美、爱和生存的幸福。②大多数母亲有能力贡献“乳汁”,只有少数母亲能同时贡献“蜜”。为能提供“蜜”,一个母亲不仅必须是个“好母亲”,而且还必须是个愉快的人——许多人达不到这一目标。这种对孩子的作用大概没有被夸大。母亲对生活的爱象忧虑一样感染孩子。③两种态度都对孩子的全部个性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其实,人们是能够在孩子——或大人——中分辨出谁仅仅得到了“乳汁”,谁得到了“乳汁和蜜”的。(节选自埃里希·弗洛姆《爱的艺术》(刘福堂译))
    1.请简要概括本段文字所述的主要观点。
    答:                                                                         
    2.文中画线①处的“但上帝超出了这个最低要求”的“这个最低要求”指的 是:
 
    3.文中画线②处的“两种态度都对孩子的全部个性发展有深刻的影响”一句中“两种态度”分别指的是什么?请联系本段语境阐释。
    答:(1)                                                                
    (2)                                                                       
    4.请解释文中画线(1)处语句的含义。
    大多数母亲有能力贡献“乳汁”,只有少数母亲能同时贡献“蜜” 。
    答:                                                                       
    5.这一段作者在说理时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试举例说明。
    答:                                                                       
 
    【答案】一、1.C   2.B   3.C   4.D   5.D  6 .D
    7.小河姐姐躺在浅沙床上哼唱着慢板的夜曲,回味着险滩与坦途的意蕴;喜鹊妹妹在白杨枝头仰望着悠远的夜空,编织着对土地和庄稼的祝福。
    8.除物质、功利需求外,人还要有精神需求。
    二、1.选D , A. 孪生(luán) B. 熨帖(yù) C. 水獭(tǎ) 2.选C, 3、选C,应改为“寻根究底”。归根结底,是归结到根本上的意思;而寻根究底,是寻求根由,追求底细。
4.选A
三、1.母爱是对孩子生存和需要的肯定,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对孩子生存和发展的关心和责任,对生命的爱的态度。2.对生存的简单关心与肯定。3.(1)对孩子的爱的关心和肯定;(2)让孩子感到生活的甜美、爱和生存的幸福。4.大多数母亲能负责任地关心和保护孩子的生存和成长,而只有少数的母亲同时能使孩子觉得活着是美好的,能以自己的乐观情绪感染孩子。5.(1)类比论证,如阐释母爱的两个方面的责任,用《圣经》中的创世说的故事(上帝造人)来类比;(2)比喻论证,如分析母爱的两种态度,分别用“乳汁”和“蜜”来比喻,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 
 
    相关阅读

    【献给母亲的歌】
                真的爱你            词:小美  曲:黄家驹     无法可修饰的一对手    带出温暖永远在背后     总是罗嗦始终关注   不懂珍惜太内疚     沉醉于音阶她不赞赏   母亲的爱却永远未退让     决心冲开心中挣扎   亲恩终可报答     春风化雨暖透我的心   一生眷顾无言地送赠     是你多么温馨的目光   教我坚毅望着前路     叮嘱我跌倒不应放弃   没法解释怎可报尽亲恩     爱意宽大是无限     请准我说声真的爱你
    【献给父亲的歌】
              父亲你是安静的
              作词:姚谦作曲:王黎光
  云是无声的风是沉默的  路是不语的你是安静的
  手是粗糙的脚是疲惫的  头发是零乱的你还是安静的
  外面纷扰的梦是延续的   我是眷恋的你是守候的
  歌还在唱着世界已变了   我走向远方了你还是安静的 
    后来我才明白安静就是力量
  因为你一直是我的靠山  就算引来整个世界目光
  在我的心中你还依然是我所依靠的地方
        想和你再吹吹风
    想和你再去吹吹风    虽然你是不同时空     还是可以迎著风随你  说说心里的梦     感情浮浮沈沈世事颠颠倒倒    一颗心阴阴冷冷感动愈来愈少     繁华色彩光影谁不为它迷倒    笑眼泪光看自己感觉有些寂寥     想起你爱恨早已不再萦绕  那情份还有些味道     喜怒哀乐依然围绕   能分享的人哪里去寻找     很想和你再去吹吹风去吹吹风     风会带走一切短暂的轻松    让我们像从前一样冷冷静静     什么都不必说你总是能懂    想和你再去吹吹风虽然你是不同时空     还是可以迎著风随你说说心里的梦的梦吹吹风
 
    【原著节选】
    弗洛姆《爱的艺术》之精彩语录
    1. 爱,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轻易享受到的一种生活情趣,也不是与一个人达到的自我成熟度毫不相干的身外之物。
    2. 大多数人都把爱的问题看成主要是被爱的问题,而不是看成主动去爱和爱的能力的问题。于是,爱的问题就是如何能被爱,如何变得可爱。
    3. 人们常常把“堕入”爱网时的最初体验和“置身”于爱之中的持久状态混淆起来。他们并不懂得,他们所产生的迷恋,那种证明他们相爱之深的彼此“发痴”的状态,实际上可能只是证明了他们先前的孤独程度。
    4. 成熟的爱是在保存人的完整性、人的个性条件下的融合。
    5. 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种被剥夺,而是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
    6. 给予自己的生命力,给予自己的爱的能力,亦即以自己的生命力去激发对方的生命力,以自己的全身心的爱的能力去引发另一个人的爱的能力。
    7. 只有被剥夺了全部最低限度的生存必需品的人才无法享受给予物质帮助的快乐。因此贫穷也是堕落,这并不仅仅因为贫穷所直接导致的苦难,而是因为它剥夺了贫穷者给予的能力和快乐。
    8. 给予暗示着使另一个人也成为给予者,这就意味着:爱是一种产生爱的能力。
    9. 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方对你的爱,如果你作为爱者用自己的生命表现没有使自己成为被爱者,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而这种爱就是不幸。
    10. 爱还包含着关心、责任、尊重、认识。
    11. 爱就是对我们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主动关心。你爱你为之努力的东西,同样你也为你所爱的东西而努力。
    12. 责任是一种完全自愿的行为,是我对另一个人的需要的反应。
    13. 尊重意味着能按其本来面目看待某人,能够意识到他的独特性。尊重意味着关心另一个人,使之按照其本性成长和发展。
    14. 没有认识就不可能有尊重;没有认识的引导,关心和责任将是盲目的;没有关心的推动,认识也是空虚的。
    15. 如果我真的爱上一个人,那么我也一定爱所有的人,爱这个世界,爱生活。
    16. 只有爱那些对实现某种目的帮不上什么忙的人,爱才会开始显示出来。《旧约全书》里,爱的中心对象是穷人、陌生人、寡妇和孤儿,甚至是民族的敌人。
    17. 幼儿的爱遵循着这样的原则:“我爱因为我被爱。”成人的爱则遵循着这个原则:“我被爱因为我爱。”
    18. 不成熟的爱说:“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说:“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19. 母爱依其真正的本性是无条件的。母亲爱这新生的婴儿只是因为这是她的孩子,而并非因为孩子实现了任何特定的条件,或是达到了任何特定的期望。
    20. 母爱是天堂,它无需去获取,也无需被报答,但母爱的消极方面则是不能被获取,被产生,被控制,我们无法创造母爱。
    21. 父爱是有条件的爱,其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实现了我的期望,因为你尽你的义务,因为你像我。”
    22. 父爱的积极方面则是,由于父爱是有条件的,因此我就能够通过做点什么事情获得它,我可以为得到父爱而努力。
    23. 母爱是我们来到人世的源地,她是自然,是土壤,是海洋。父亲则代表思想的世界,人造物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旅行和冒险的世界。
    24. 最后,一个成熟的人逐步达到这一点,他是他自己的母亲,也是他自己的父亲。
    25. 母亲的良知说:“不端行为,甚至犯罪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失去我对你生活和幸福的希望。”父亲的良知说:“你做错了,免不了要自食其果,最重要的是如果你要我喜欢你的话,你必须改变你的方式。”
    26. 他把母亲的良知建立在自己的爱的能力之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立在自己的理性和判断力之上。
    27. 母爱不仅要保护孩子的生命和成长,还要给孩子逐渐灌输对生命的热爱:活在这个世界上是美好的,做个小男孩或小女孩是美好的,而不仅仅希望活着就是了。
    28. 母爱的真正本质是关心孩子的成长,也就是说,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与自己分离,母亲必须容忍分离,而且必须希望和支持孩子的独立与分离。
    29. 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爱着的母亲,检验的标准是看她是否愿意承受分离,并且在分离后继续爱着。
    30. 在性爱中,本是分离的两个人成为一体;在母爱中,本是一体的两个人分离为二。
    31. 孤独的焦虑,征服或被征服的愿望、虚荣、伤害甚至破坏的愿望都能刺激性欲,就像爱情也能刺激性欲一样。
    32. 如果肉体结合的欲望不是由爱情所激起,如果性爱不同时也是种博爱,那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