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雷雨》教学设计
授课人:尚云贵
教学课题
《雷雨》
选用教材
语文(基础教材下册) 语文出版社
教学目标
1、阅读剧本,了解剧情,理清人物关系,把握矛盾冲突。
2、能从人物语言入手,理解戏剧的矛盾冲突,探测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究人物情感。深入把握鲁侍萍的性格。
3、理解鲁侍萍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4.概括剧本所揭示的思想主题,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 。
教学重点
欣赏人物个性化语言,分析戏剧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究人物情感把握鲁侍萍的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三课时(第3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从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到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从曹雪芹笔下的红楼女儿到鲁迅笔下“怒其不争 哀其不幸”的女性祥林嫂,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个鲜活的女性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曹禺《雷雨》中塑造的另一个女性——鲁侍萍,她带给我们怎样的震撼。
作者简介:
人物形象分析:
1、鲁侍萍人物简介:
倡导学生根据自己阅读戏剧《雷雨》后介绍人物。
老师补充说明。
2、人物性格分析:
提问:
(一)、30年后鲁侍萍偶然走进周朴园家,她看到了什么?眼前的一切使她想起了什么?此时此刻她有怎样的心理反应?
(二)、当鲁侍萍面对周朴园声色俱变的责问时她是怎样回答的?此时她的内心是怎样的?
(三)、周朴园哄骗不成,他使出了最卑鄙的手段——金钱收买,对此鲁侍萍是怎样做的?为什么?
(四)、鲁侍萍看到周朴园开除了鲁大海,周萍竟然出手打大海,她是怎样做的?为什么?用一个词概括此时鲁侍萍的心情?
思考讨论:
作为一个善良的母亲,日思夜想的儿子就站在她的面前,鲁侍萍为什么没有认自己的亲生儿子——周萍?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我明白他的地位,他的教育,不容许他承认这样的母亲。……,他也是不愿意认我的。”
一方面,鲁侍萍知道周萍的地位和教育都不容许他有这样的母亲,这样会让他失去金钱,地位和名誉。“增加他的烦恼”;另一方面,当鲁侍萍看到周萍出手打大海,她清醒的认识到周萍已近变成了和周朴园一样的人,他不愿意认这样的儿子。
总结概括:
30年前虽然他们相爱,但周朴园为了金钱和名誉在大年三十之夜将她们母子赶出家门,30年后当她偶然走进周家,善良的她残存的一丝幻想被周朴园打破,她清醒的发现眼前的周朴园和30年前的没有两样,对周朴园她只有恨。30年的苦难使鲁侍萍变得坚强,勇敢,自尊,有骨气。
(五)、戏剧中一切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明确:他们在阶级地位和思想意识上存在着截然对立的矛盾,他们的对立冲突是必然的,这一悲剧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阶级剥削和压迫,暴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资产阶级的罪恶。正是由于这一阶级根源,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阶级冲突才异常激烈,形成最本质的冲突。
回顾文学历史中的女性形象
了解作者
学生根据阅读介绍鲁侍萍的人生遭遇
观看视频,认真审读剧本,思考回答问题。理解鲁侍萍的情感变化过程。
和性格特点。
形成小组,思考讨论,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
深入理解鲁侍萍人物性格特点。
理解鲁侍萍思想的转变。深入理解想形成悲剧的社会根源。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明确学习目标。
初步把握戏剧情节,整体认识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的戏剧语言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通过表演引起学生学习戏剧的兴趣,加深理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正确把握人物思想和性格。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导致复杂的戏剧矛盾的社会原因。深入挖掘,加深认识。
板书设计:
幻想 幻灭 悔恨 失望
鲁侍萍:善良 勇敢 坚强 自尊 有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