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11* 师说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 11* 师说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2

《师说》课堂教学实录(2)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师说》课堂实录

设计理念:

之一,课程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抓手”。文言文教学也不例外,然而综观目前文言文课堂教学现状,主要课程内容有二:一是古汉语知识系统;二是传统“五段式”教学模式影响下的“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篇章结构、写作特点、主题思想”。这种课程内容势必造成文言文教学“串讲分析肢解”成风。其中第二种课程内容的危害尤其严重,往往披着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外衣干扰正常的文言文教学。

传统文言名篇削币说》在实践中的教学情况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随意翻开一篇《师说》的教案就会发现充斥教案的是“论证结构层次的梳理”“论证方法”“中心论点分论点”等等。那么抛开一些先人为主的观念考虑,《师说》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叶圣陶曾说:“从学生为什么要学国文这一层仔细想想,就是不看什么课程标准也自然会想出实施的方法来”。

套用叶老这句话我们也可以说:从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师说》这一层想想,就是不看什么教学目标我们也应该想出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平心而沦,当我们直面《师说》时,吸引我们的是选文中那一句句流淌在中国人口头心上的精辟名言,而不是后人添加上去的“论证结构、中心论点、分论点”,因此,学生面对经典应该接受的是传统文化经典的熏染和积淀,而不是一些似是而非的议论文写作知识,何况本文行文如行云流水,文意波澜起伏、闪烁不定、妙语迭出,决不是简单的一个中心论点、分论点所能解决的(事实上关于本文的中心论点一直争论不休)。我们为何不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文本本身的品味感知、记诵积淀上呢?因此,本教案的设计“抓手”(课程内容)抛弃传统的框架分析模式,定位于“文本本身的品味感知和记诵积累”。

之二,“实践”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特点,但在以白话为主要交际工具的现代社会,文言文的“实践”缺乏应有的“天时、地利、人和”,使得“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这句话到文言面前大打折扣,再加上文言文的教学实践过分拘泥于“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使得文言文的教和学都斤斤计较于一字一词一句和译文的得失,“小家子气”十足,学生难以真正走进古人心中,古典文化也走不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劳神费力学了文言却不具备古今文化沟通、转化、互补的能力和习惯。这从根本上剥离了文言文学习的“生态环境”。因此本教案设计旨在强化一种“文言实践意识”的教学观,最终使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在“实践”魅力和“文本本身”魅力的映照下,通过精心组织的大量诵读活动和师生交流焕发出新的光彩。

设计灵感来源:

两年前的一天,我下班后回家,路过校园里——个卖火花(火柴盒的包装,有收藏价值)的小地摊,我以为是卖邮票的,随口问:“这邮票一套怎么卖?”围观的人哄笑起来,“还人民教师呢!连‘火花’和‘邮票’都分不清!”当时也有我的学生在一边,我顿时尴尬无比,脸一下子红了,正在这时,地摊的主人——一位六七十岁的老者朗声说道:“术业有专攻嘛,闻道也有个先后嘛,今天一看不就知道了?”话音一落,没有人再笑了,我也不觉尴尬了。那一瞬间,我忽然被老者的话深深打动:我教了这么多遍的《师说》还不如老者一句话说得生动!我怎么就从来没有发现这句话有如此大的“威力”?经过那件事以后,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我如何像老者一样把我的文言文教得那么生动鲜活7.

教学流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对照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章;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清楚本文的写作背景;记下解决上述两方面问题时遇到的困难。

二、课堂教学过程:

(一)答疑,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学生提出预习中的疑难问题,由师生共同解决;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听出学生读错音、读破句的地方并加以指正;

3.出示自测题,考查学生对写作背景的掌握和文中关键句子的理解。

(二)以上述“设计灵感来源”的故事导入新课。

(三)品读课文(摘录课堂实录)

品读第一段

师:请同学们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自由读一遍课文。

(生自由读课文。)

师:同学们觉得读得满意吗?

生:不满意。

师:原因在哪里?

生:(有的)读得太生了。(有的)读得太快了。(有的)没读出感情。

师:读得生、读得快,好解决,多读几遍、注意读的速度就好了。但读不出作者的感情就要下点工夫了。咱们一块儿试试,先看第一段,根据这段文字的内容,结合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仔细揣摩一下,看看到底应该怎么来读?(板书:诵读的“拐杖”: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

(生自由揣摩小声读)

师:请几位同学来读一下,自由举手发言。读之前’要告诉大家:你将要用什么样的口气来读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依据是什么?

(板书:诵读的追求之一:自己的口气——作者的感情)

生l:我用高高在上的口气读出韩愈对学生的教训口气,因为本文是作者写给他的门生的。(然后读第一段)

生2:我用忧虑的口气读出韩愈对当时社会不从师风气的担心,因为作者是忧国忧民的,从写作背景上可以明确看出作者是为了抨击时弊才写的,给门生李蟠不是真实意图。(然后读第一段)

生3:我用谦虚的口气读出韩愈对自己的要求,因为虽然本文抨击时弊,但是作者要表达的毕竟是自己的一种认识,他内心深处肯定在想“不管怎么样,我应该向比我强的人学习”。(然后读第一段)

生4:我用一种客观冷静的口气,就像鲁迅一样的口气(众生笑),读出韩愈对“从师”问题的恳切、深刻的认识,因为在当时“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情况下,他看到了一般人看不到的问题,一方面很生气,一方面又特想让别人认识到自己的思想,太谦虚了不足以表达这种效果,必须是庄重、冷静、很深沉的样子。(然后读第一段)

师:连老师也有些激动了,我教《师说》这么多遍还从来没想过第一段可以有这么多的读法。上述几位同学的读法大家比较赞同哪一种读法?(通过学生举手情况看出大多数同意生2和生4的读法)

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学们的读法都有道理,都有想法,到底哪一个能更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感情?我的看法倾向于生4的读法。但尽管如此,我读时会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神圣的口气读一开始的两句,读出韩愈心中“为人师者”的高尚形象和崇高的使命感,然后我就也会用像鲁迅一样的口气,读出韩愈对“从师”问题的恳切、深刻的认识。我们应该允许持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身份的人用不同的口气演绎出不同的心情。(然后教师范读第一段)

师:说真的,这次听了大家的诵读,我发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没有大家丰富,应该向大家学习。在这节课的一开始我就说过,本文还有很多句子至今仍有鲜活的生命力,可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板书:生活中的文言文)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在第一段中找一句话来描述此时——“在对课文的理解上,老师没学生丰富,老师应该向学生学习”的情形。

生1: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生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如果我此时也像这节课的一开始讲的例子一样,心里很难受——你看,还不女口学生呢?你能不能从该段中找一句话安慰我?

生(大多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师:很好!我感到很欣慰!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经常听到人们引用本段中的哪个句子?

生(大多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这句话历来被视作是“教师”职业的权威定义,同学们也经常接触教师,你认为这句话是不是很好地概括了“教师”的全部职责?做到了“传道受业解惑”的教师是你心目中理想的教\'币吗?

生1:我觉得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教师”的全部职责,能做到“传道受业解惑”而不额外收费用就是我心目中理想的教师。

生2:我觉得这句话不能概括“教师”的全部职责,我理想中的教师还应该能身体力行,比如教我们写作文,他也应该能写文章发表,而不是光指导学生。

生3:我觉得这句话不能概括“教师”的全部职责,我理想中的教师还应该能贴近学生的心灵,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成为我们的朋友。

生4:我觉得这句话不能概括“教师”的全部职责,我心中理想的教师还应该多才多艺,书法好、口才好,最好还能歌善舞,成为我们的偶像。

师:我听同学们的发言越听越紧张,我离同学们心目中的理想教师还差得远,看来我要不努力的话,可真的要落后于大家,被大家笑为“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却后乎吾了”!咱们来一起再齐读一遍第一段,我要读出我做教师的自豪感和紧迫感,大家也可以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生齐读第一段)

(板书:诵读的追求之二:自己的口气——自己的感受)

品读第二段

师:根据这段文字的内容,结合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同学们仔细揣摩一下,看看到底应该怎么来读?

(生自由揣摩小声读)

师:请几位同学来读一下,自由举手发言。读之前要告诉大家:你将要用什么样的口气来读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依据是什么?

生1:我用斥责的口气读出作者愤怒的心情,因为当时人们不仅自己不从师学习,还笑话别人从师学习。(然后读第二段,但用斥责的口气读到“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处很别扭)

生2:我用讽刺的口气读出作者讥讽、鄙视社会上不从师者的心情,因为那些人自己不学习已经很愚蠢糊涂了,还笑话别人,这些人既可恶又可气,于是作者就反过来讽刺他们。(然后读第二段,但开始读第一句就发现用讽刺的口气读很别扭)

师:刚才两个同学读的情况很有代表性,斥责的口气读不行,讽刺的口气读似乎也不行,这是什么原因?

师:我们平时讲话、谈论问题是不是用一副表情、一种口气说到底?

生:不是。要不断变化。

师:读文章也一样,不同的意思用的口气是不一样的。这一段文字很长;表达的意思不像第一段那么单一,因此口气要随意思的变化而变化,咱们一起看看这一段分几层意思,然后同学们再来决定应该如何读。

(师生一起梳理出本段的四个层次:1.总写当时社会中不从师的坏风气;2.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3.“爱其子”与“于其身”的对比;4.百工之人和士大夫的对比。)

师:同学们再试试看能不能很好地读出作者的感情。

(生自由揣摩试读)

师:除了层意为我们的诵读提供帮助外,我们能不能再找出别的辅助诵读的信息?生(部分):句式。有的句式很整齐,我们要读出对比的味道;有的是反问句,我们要读出反问里包含的特殊意味。

师:还有哪些信息对我们的诵读有帮助?大家再仔细揣摩一下。

生(部分):标点符号。该段中有几处感叹号,鲜明地流露出作者潜藏的感情。还有语气词,本段中的语气词也特别多,我们仿佛能从“嗟乎”“呜呼”“欤”“乎”以及多达五处的“矣”中听到作者的声声叹息和呼唤。(板书:诵读的“拐杖”:层次大意,句式,标点符号,语气词)

师:同学们明白了诵读的“拐杖”后,再来仔细品味一下,你将要用什么样的口气来读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生1:我用痛心的口气读前两句,读出作者的惋惜之情;然后用“恨铁不成钢”的口气读第二层的对比句子,读出作者对“今之众人”的责问;再用鄙视的口气读第三层内容,读出作者对“糊涂”人的讽刺和诘问;第四层我模仿当事人的口气读出不从师学习者的傻气,但最后两句“呜呼㈠币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我会用想哭的口气读出作者的绝望。(然后读第二段)

生2:我要用深沉的口气读出作者一种结论性的认识:人不学习就要无知;然后我用教训的口气读出作者借古人警示今人的意味;第三层我用挑衅的口气读,读出作者对时人不愿意真心从师的假惺惺做派的挖苦和嘲讽;第四层我用生动的手势和表情似笑非笑的读,读出一群不学无术之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丑态;最后一句我要用幸灾乐祸的口气读出那类人的应得下场。

师:听了同学们的诵读,我似乎看到韩愈在用或喜或怒或悲或痛的口气一边揭露着当时社会不从师的风气,一边呼唤着人们“尊师重道”。那么同学们想一下,在我们的身边,是否存在着文中揭露的现象?请你从文中找出和这些现象相符的句子来。

生1:我妈妈整天让我学习,她自己却光知道逛街、看电视。用文中的话说就是:“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生2:我爸爸做错事,我劝他,他就说:“老子吃的盐比你吃的饭都多,老子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你还想教育我!”我觉得很像文中的士大夫说的话:“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生3:我觉得我们很多同学整天学习,可是高考报志愿时却连自己喜欢什么专业也不知道,这种现象就像文中说的“小学而大遗”。

师:同学们这么一说,我也想到自己了,但愿我不要成为文中写的“于其身则耻师”的人,光让大家学习,我自己却高高在上,不愿意学习;也不能光让大家学“句读”之学,结果“小学而大遗”。让我们带着各自的收获和感受一起读一遍第二段。

(师生齐读第二段)

品读第三段

师:我们学习了本文的大部分内容,回头再看看课文的题目“师说”——说说从师的道理,那么同学们了解了哪些“从师的道理”?自由地谈谈,最好用课文中的原句来表达。

生(自由发言):教师的职业是“传道受业解惑”。我们常人都“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我们从师要“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不从师就会“愚益愚”。“爱其子,于其身”都要“择师而教”。学习不可“小学而大遗”。互相学习不必有“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顾虑。

师:很好!看来大家都理解了。这些道理不仅仅是为我们一般人讲的,圣贤也不例外,让我们来读读第三段。

(生齐读第三段)

师:大家最喜欢读这段当中的哪一句话?

生(大多数):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这句话让大家扬眉吐气吧。实际上也就是这样,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因为文中紧接着写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将来同学们要从事各行各业,在专业领域里你们一定比老师强,这就口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老师最大的骄傲就是培养出值得自己敬佩的学生来。韩愈写此文鼓励他的门生李蟠,我也很愿意把这篇文章送给大家,希望大家永远不要停止学习。让我们来一起再读一遍这一段。

(师生齐读第三段)

品读第四段

师:这段就由我来读给大家,祝愿同学们学习进步!

(师读第四段)

(四)课外延伸

温家宝总理多次在公开场合引用古典诗文来表情达意,请同们课下收集温总理的发言稿和讲话稿,总结出引用古典诗文的效果和技巧。

(五)课后讨论作业

作为一篇议论文,本文的中心论点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古之学者必有师”,有的说是“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有的说本文没有中心论点,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