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祝福》教师版
第一部分
故事情节
一、按“序幕—结局—开端—发展—高潮—尾声”六部分概括故事情节
情 节 内 容
序幕: 鲁镇祝福的气象和鲁四老爷
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 祥林嫂被迫改嫁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 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二.小说采用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1、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寄予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的吸引力;
2、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突出反封建的主题。
三、作业:
示例:
祥林嫂小传
祥林嫂(生卒年不详),卫家山人,一生艰辛坎坷。早年嫁给比她小十岁的丈夫,有婆婆和一个小叔子,家中以打柴为生。××年春,丈夫不幸去世,祥林嫂孤身一人来到鲁镇,后在鲁四老爷的家中作女工。祥林嫂虽然是一个寡妇,但她模样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常常顺着眼,是一个安分耐劳的人。试工期内她干活勤快有力,很快就成为了鲁四老爷家中正式的女工。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但是祥林嫂的做工却丝毫没有懈怠,到年底,筹备福礼,全是一人担当。然而好景不长。新年刚过不久,祥林嫂的婆婆突然来到了鲁镇,强行带走了祥林嫂。哪知道祥林嫂的婆婆为了给小叔子筹办结婚的彩礼,竟然将祥林嫂强行嫁到了里山。在众人的迫使下,祥林嫂又嫁给了第二个丈夫。
年底,祥林嫂的儿子出世了,一家人的生活倒也平静了一段时间。时隔不久,厄运又一次降临,先是丈夫死于风寒,接着儿子又惨死狼口,生活的重创彻底击垮了祥林嫂。为维持生计,祥林嫂又一次来到了鲁镇给鲁四老爷家做工。但是这一次,祥林嫂不但没有先前的灵活,记性也坏了许多,脸上死尸似的没有一丝笑容。她逢人便讲起儿子的死和自己的悲惨遭遇,渐渐的被乡里人所厌恶。鲁四老爷以为祥林嫂的作风败坏了风俗,于是从此祭祀时便不再让她插手。这对祥林嫂来说犹如一记重锤,精神越发的不济了。后来,祥林嫂听信了旁人迷信的说道,去庙里捐了门槛,试图要洗刷自己身上的罪孽。然而一切努力都是枉然,祥林嫂的境遇每况愈下,终于被逐出了鲁家,直至后来沦落到街头,成了乞丐。三四年后,腊月二十四日夜里或二十五日凌晨人们准备祝福的那天,祥林嫂在鲁镇离开了人世。
终年四十年左右。
第二部分
人物形象
一、外貌描写
完成表格:
衣着打扮
脸 色
精神状态
形象特点
初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
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
做工毫不懈怠,反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勤劳,朴实,善良,温顺,要求极低,易于满足
再到鲁镇
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
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手脚已没有先前那样灵活,记性坏的多,死尸似的脸
精神上受到刺激,极度悲伤。
死前相遇
头发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
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
遭遇悲惨,乞讨无路,陷于绝境,内心深处受到摧残,精神麻木,已是濒于死亡。
小结: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发现,祥林嫂的命运、性格、生活境遇都可以通过外貌描写直观地表达出来。
二、神态描写
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
——鲁迅
完成表格:
情节
眼睛描写
性格特点
初到鲁镇
顺着眼
安分、善良
再到鲁镇
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
再受打击,内心痛苦
讲阿毛故事
直着眼,瞪着眼
精神有些麻木
捐门槛
分外有神
又有希望
不让祝福
失神
再受打击
行乞
眼珠间或一轮
麻木、活僵尸
问有无灵魂
忽然发光
一丝希望
小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描写眼睛,可以展示人物的 内心世界 ,形象地反映了祥林嫂 一步步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绝境 的悲惨命运,无声地控诉了罪恶的封建社会。
三、除了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外,文中还用了哪些手法刻画祥林嫂的形象,试着列表进行分析。
语言
与“我”对话灵魂有无
封建迷信思想桎梏下矛盾的心理
对四婶讲阿毛
痛苦、自责
对大家讲阿毛
麻木、空虚
与柳妈的对话
精神重压,陷入恐惧
动作
动作
形象特点
反对再嫁:逃,撞
怕被分身:捐(门槛)
怀疑灵魂:问
四、综合以上,概括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典型形象:
是生活在旧中国的一个被践踏、被愚弄、被迫害、被鄙视的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五、作业:
1、找出文中关于鲁四老爷的描写,试析其人物形象。
2、综合运用以上描写方法(至少3种),来写一位班级同学都熟悉的人,不少于300字,让大家读完你的文章后,知道他(她)是谁。
第三部分
环境描写
一、找出文中首尾次对“祝福”的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开头:
1、“忙碌制作“福礼”的是女人们,但“拜的却只限于男人” “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写,也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预示了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给下文情节作铺垫和映衬。
2、年底“祝福”的忙碌情景与祥林嫂的境遇形成鲜明对比,也暗示她最终悲惨的结局。
结尾:
祥林嫂死的惨象和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揭示了悲剧的社会根源,深化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同时在结构上也起到了首尾呼应,使小说结构更臻完善的作用。
二、找出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对于这个书房的布置,鲁迅是颇费苦心的:
1.一幅陈抟老祖写的朱拓的大“寿”字
据《宋史·隐逸列传》记载,陈抟是五代时人,擅长诗赋,因科举不第,先后隐居武当山和华山修道,传说他活了八百多岁,后人就把他附会为“神仙” 。“老祖”,即祖师,他被封建地主阶级当作神仙来崇拜。
其实,史书上并没有关于陈抟写“寿”字的记载,而鲁四老爷的书房壁上挂着的所谓的朱拓的大“寿”字(朱拓:用银朱等红颜料从碑刻上拓下的文字或图形),显然是后人附会的,正说明了鲁四老爷希望自己能像陈抟老祖那样长寿百岁。此外,陈传老祖已在清代经学家的流派论争中被否定了数百年,而鲁四老爷在辛亥革命后却还在膜拜所谓的“陈抟老祖”的字画,足以窥见鲁四老爷思想的极端陈旧和腐朽保守。
2,半副对联
“事理通达心气和平”语出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朱熹在《季氏第十六》篇中“不学诗,无以言”和 “不学礼,无以立”语下分别注云: “事理通达,而心气和平,故能言”: “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
《季氏第十六》中这一节讲的是孔子嘱咐其弟子要学诗、学礼,这样才能言、才能立。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他注释的要义在“理”、“气”二字。“事理通达”的 “事”是侍奉之意,要“事父、事君”和“事理”; “理”是“生物之本”,理是永恒的、先验的、绝对的观念; “通达”是对“理”的领悟,要能“昭明洞达”。“心气和平”实际上是讲“理”与“气” 的关系。“心”是指自身, “气”是指具体事物,是“万物之具”。朱熹把这些附会成封建道德,说“理”就是“三纲五常”,是封建道德中自我修养的最高规范: “心气和平”是说对于“三纲五常”要绝对服从, “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必须做到表里如一,这是自我修养的最佳方法。
只挂这半副对联,另~半则“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这一设置极有象征性:只讲“事理”,不讲 “品节”;只要“心气和平”,不要“德性坚定”,不正是鲁四老爷这个“讲理学的老监生”的心灵的真实写照吗?鲁四老爷熟谙封建礼教,懂得祝福的祭品—— “福礼”的“圣洁”,这事是绝不能让祥林嫂沾手的,这时的鲁四老爷是多么的“通达”、“事理”啊:而面对祥林嫂被卫老婆子抢回去, “一文还没有用”的工钱被卫老婆子占用的事实,鲁四老爷只是句“可恶,然而”,可谓“心气和平”之至。
然而,这位“讲理学”的道学先生的“品节”呢? “德行”呢?像对联的另一边“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一样一一 “已经脱落” 了,鲁四老爷失掉了品节,没有了德性。这一巧妙的设置,看似闲笔,实是寓含愤憎之情的神来之笔,也是整个书房描写的点睛之笔,把鲁四老爷伪善的本质揭露得淋漓尽致。
3,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问张玉书、陈廷敬等奉旨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康熙五十五年(1716)刊行。一个“堆”字,说明这部字典已经松散不成册了, “未必完全”更进一步说明这部字典年代久远。一方面说明鲁四老爷不爱护书籍,不学无术,另一方面说明鲁四老爷爱面子,用《康熙字典》装饰门面,以显示自己有学问,是这个乡村社会理所当然的统治者。这一设置进一步揭示出这个道貌岸然的“老监生”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知识贫乏的真实面目。
4,一部《近思录集注》
《近思录》,是一部所谓理学入门书,宋代朱熹、吕祖谦选录周敦颐、程颢、程颐以及张载四人的文字编成,共十四卷。清初茅星来和江永分别为它作过集注。收藏此书, 正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个“讲理学”的人,是封建礼教正统的代言人,有权维护封建礼教的尊严。这是鲁四老爷维持这个乡村社会统治秩序的理论依据。同时也暗示了鲁四老爷的理学修养实际上是很浅薄的,但对于农村那些没有知识的农民来说已经足够了,正说明封建礼教在乡村社会巨大的统治力量。
5,一部《四书衬》
《四书衬》,清代骆培著,是一部解说“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书。说明鲁四老爷信奉儒家思想——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是统治者阵营中的一员,有权维护这个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对那些不符合封建礼教的行为作出裁决。
可见,对鲁四老爷书房的布置不仅别出心裁,而且意味深长。书房的陈设反映了书房主人的志趣修养、思想观念,是解读人物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在《祝福》中,对鲁四老爷尽管着墨不多,但看了他的书房,再联系他对祥林嫂的态度,一个旧礼教的化身和假道学先生的形象便赫然纸上了。
《祝福》中的这一精彩片断,显示了鲁迅刻画人物的高超艺术,不愧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
三、祥林嫂几次不幸遭遇发生的时间都是春天:以“春天”为突破口,以“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为话题分析课文:
(1)春天是什么?
(2)为什么说祥林嫂没有“春天”?
点拨:
作者安排祥林嫂遭受挫折的时间都发生在春天或临近春天:A、 (春上死了丈夫),逃到鲁镇做工。B、 (新年刚过),被婆婆卖到贺家坳。C、(春天)(过年时) 阿毛被吃。D、死去。春天是美好的季节,给人无限的生机和希望,但给祥林嫂的却只是打击与绝望。鲁迅先生巧妙的安排更加突出了祥林嫂的悲剧性。
(3)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
点拨:
从小说情节分析、总结入手,为什么做工?为什么改嫁?为什么捐门槛?为什么行乞?——罪魁祸首是封建制度、封建礼教。
四、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而不以“祥林嫂”为题?
1、 从小说的描写来看,开篇描写祝福,中间也多次写到祝福,结尾又以祝福景象结束,贯穿全文的中心事件就是“祝福”。这是以事件来命名。
2、 小说中虽然重点写了祥林嫂这个典型的农村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但是这个人物是由“祝福”这个典型事件而牵动出来的。只有把她的不幸,她的命运放在“祝福”这个环境中,才能更清晰地揭示出来旧中国社会“族权、神权和夫权”在祥林嫂悲剧一生中的作用,更能深刻地揭示出祥林嫂悲剧一生的社会根源,揭露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害人吃人的本质。
3、把祥林嫂的悲剧放在别人的“祝福”这个环境里,以乐景写悲,更显其悲,增强了她命运的悲剧性,使批判封建社会、封建礼教、封建迷信思想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第四部分
巩固与提高
一、
自然环境:1、渲染故事气氛2、烘托人物形象3、推动情节发展4、暗示社会环境境的暗示。5、深化作品主题社会环境:
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
2、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
3、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4、为下文人物的性格描写做铺垫。
二、分析下面三句话的不同含义
1、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
2、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
3、 你放着罢,祥林嫂。
这三句话的语气变化是由弱到强,依次增加的。第三句话采用了倒装句式,这表明说话者说出这句话完全是脱口而出,根本就没有来得及思考,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突出了慌张的程度,语气最为强烈。第二句话中的“我来拿”要比第一句话中的“我来摆”语气强烈得多。在这里,“我来拿”含有“绝不许你祥林嫂碰祭具”的意思,而“我来摆”或许会让人误解为“你可以从别处给我拿过来,让我来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莲池老人
庙后街,是县城里最清静、最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寺院,山门殿宇早坍塌了,留得几处石碑,几棵松树,树顶上蟠着几枝墨绿,气象苍古。寺院西南两面是个池塘,清清的水面上,有鸭,有鹅,有荷;池塘南岸的一块石头上,常有一位老人抱膝而坐,也像是这里的一个景物。寺院虽破,里面却有一座钟楼。那是唐代遗物,青瓦重檐,两层楼阁,楼上吊着一只巨大的铜钟。据说,唐代钟楼,全国只有四个半了,可谓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只是年代久了,墙皮酥裂,瓦垄里生满枯草。若有人走近它,老人就会隔着池塘喝喊:
“喂——不要上去,危险——”
老人很有一些年纪了,头顶秃亮,眉毛胡子雪白,嗓音却很雄壮。文物保管所的所长告诉我,他是看钟楼的,姓杨,名莲池,1956年春天,文保所成立不久,就雇了他,每月四元钱的补助,一直看到现在。
我喜欢文物,时常到那寺院里散心。有一天,我顺着池塘的坡岸走过去。
“老人家,辛苦了。”
“不辛苦,天天歇着。”
“今年高寿了?”
“谁晓得,活糊涂了,记不清楚了。”
聊了一会儿,我们就熟了,谈得很投机。
老人单身独居,老伴儿早故去了。他的生活很简单,一日三餐,有米、面吃就行。两个儿子都是菜农,可他又在自己的院里,种了一畦白菜,一畦萝卜,栽了一沟大葱。除了收拾菜畦子,天天坐在池边的石头上,看天上的鸽子,看水中的荷叶,有时也拿着工具到寺里去,负责清除里面的杂草、狗粪。——这项劳动也在那四元钱当中。
他不爱说话,可一开口,便有自己的道理,很有趣味。中秋节前的一天晚上,我和所长去看他,见他一人坐在院里,很是寂寞。我说:
“老人家,买台电视看吧。”
“不买。”他说,“那是玩具。钱凑手呢,买一台看看,那是我玩它;要是为了买它,借债还债,那就是它玩我了。”
我和所长都笑了,他也笑了。
那天晚上,月色很好,他的精神也很好,不住地说话。他记得那座寺院里当年有几尊罗汉、几尊菩萨,现在有几块石碑、几棵树木,甚至记得钟楼上面住着几窝鸽子。秋夜天凉,我让他去披件衣服。他刚走到屋门口,突然站住了,屏息一听,走到门外去,朝着钟楼,放声喊起来:
“喂——下来,那里玩不得呀!踩坏我一片瓦,饶不了你……”喊声未落,见一物腾空一跃,逃走了。我好奇怪,月色虽好,但究竟隔一个池塘呀,他怎么知道那野物上钟楼呢?他说他的眼睛好使,耳朵也好使,他有“功夫”。
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他死了。那天上午,我到城外给父亲上坟,看到一棵小树下,添了一个新坟头。坟头很小,坟前立了一块砖,上写“杨莲池之墓”。字很端正,像用白灰写的。我感到太突然了,想着他生前的一些好处,就从送给父亲的冥钱里,匀了一点儿,给他烧化了……
当天下午,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想再看看他的院落。一进院门,吃了一惊,屋里传出了欢笑声。推门一看,几位老人,有的坐在炕上,有的蹲在地下,正听他讲养生的道理。
我傻了似的看着他说:“你不是死了吗?”
老人们怔住了,他也怔住了。
“我在你的坟上,已烧过纸钱了!”
“哎呀,白让你破费了!”
他笑了,笑得十分快活。他说去年冬天,到城外拾柴火,见那里僻静,树木也多,一朝合了眼,就想“住”到那里去。见那里的坟头越来越多,怕没了自己的地方,就先堆了一个。老人们听了,扑哧笑了,一齐批判他:好啊,抢占宅基地!
天暖了,他又在池边抱膝而坐,看天上的鸽子,水中的小荷……有人走近钟楼,他就隔着池塘喝喊:
“喂——不要上去,危险——”
清明节,我给父亲扫墓,发现他的“坟头”没有了,当天就去问他:
“你的‘坟头’呢?”
“平了。”
“怎么又平了?”
“那也是个挂碍。”
他说,心里挂碍多了,就把“功夫”破了,工作就做不好了。
(摘自《中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这篇小说以纯净自然之笔,叙述了一个老人看护寺院钟楼的事情。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因而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征都不鲜明。
B.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我”叙述故事,使读者产生了真实感和亲切感;在叙述的同时穿插着议论、抒情,从而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C.文中说莲池老人是个“有功夫”的人。这里的“功夫”指的是莲池老人不同于一般人的视觉与听觉。
D.莲池老人在“堆坟头”后又“平坟头”,是因为“堆坟头”一事影响得他不能正常地工作,只有“平坟头”才能让自己正常工作。
E.小说中的对话描写贯穿全篇,其中我和莲池老人交谈时真诚的态度,表达出我对老人的喜爱和敬佩之情。
解析 A项,“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征都不鲜明”不确切。D项,文中说“心里挂碍多了,就把‘功夫’破了,工作就做不好了”,并没有说“影响得他不能正常工作”。
答案 BE
2.文章以寺院的环境描写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引起下文;②渲染了环境的清静、美丽,为人物的出场营造一个诗意的氛围;③衬托人物性格,暗示出莲池老人的独特个性。
3.“莲池老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对工作专注,尽职尽责;②生活勤俭,知足常乐;③幽默达观,淡泊悠闲。
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小说。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这是一篇叙述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的小说。
①从题材来看,小说叙述的是一个普通的守钟楼老人的故事;②从主题来看,小说显示出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境遇和人生态度,其中蕴含着朴素的人生哲理;③作者将目光投向普通人,在平常人的寻常事的叙述中流露出对其深深的爱怜和敬意。
观点二: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小说。
①平凡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心无挂碍”“有‘功夫’”莲池老人的身上,折射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②选材典型,撷取老人工作与生活中的几个片断,突显人物性格;③语言纯净有昧,很有表现力,如开头莲池老人的出场,描写意境悠远,有古典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