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一、情况简述:
授课时间:2005年12月6日下午第二节。
授课地点:达州市高级中学科教楼2楼多媒体教室。
授课人:张春平。
听课人:高2008级5班全体学生及通川区中小学教研室语文科指导教师、本校高初中的部分语文教师。
授课方式:运用本人自制的一套PowerPoint课件,借助多媒体设施进行教学。
二、教学过程:
在第1号幻灯片“欢迎各位光临指导”和悠扬的乐曲中,听课学生和教师进入教室。
上课铃响,放映第2号幻灯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情感体验及延伸阅读》”,让听课师生进入课题。
放映第3、4号幻灯片,简述本节课时的授课目的和要点。
并由第5号幻灯片引出本节课时的教学缘由:
师:为什么要对本文从情感角度去体会。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可见有较多的学生不论是阅读或写作,都对文章仅多从一般的意义或语言结构去学习,而缺乏用情感来对文章作体会,这样就多造成学生的情商缺限,难以体略文章中的人文情怀;特别是在写作中更是大量的作文枯涩无情,难以有文情并茂的佳作。所以,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还有我国古代的文学批评家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知音》中就说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就准确地表明了读写文章与情感体会的密切关系。
放映第6号幻灯片,在马克思、恩格斯两人的照片背景中,请当天的值日学生来进行每天的“课前五分钟”演说。
生:①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②重点评价了马克思、恩格斯两人之间几十年的战斗友谊;③据课前已发的延伸阅读资料中的《传世情书》,说明马克思这样的铁血男儿,也是有着丰富的个人情感世界的,可见,马克思是伟大中寓平凡,平凡中见伟大。
师:对学生的演说作简要的点评,并肯定学生在第③点中的见解是特别到位的。由课文的第一课时的概述,引入到本节课时的内容。
师:我们的第一课时中对整个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课文结构作了总述,今天,我们就走进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两人那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首先,在我们人类社会中作为人的丧逝离别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那么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还有着许多相应的词语,下面请看第7号幻灯片:古人对逝者撰文以示哀悼的词语(或文体):哀诔,(lěi,叙述死者生前事迹,表示哀悼,多用于上对下)、墓志铭、盖棺论定、树碑立传、节哀顺变。
再请看第8号幻灯片:一些关于悼念逝者的作品: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志铭》,雨果的:《在伏尔泰墓前的讲话》,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还有苏轼对他亡妻追悼的词作《江城子》。
那么作为悼亡作品的内容和感情基调是什么呢?请看第9号幻灯片:内容:或叙生事,或颂功德,或抒情怀。感情基调:或哀婉,或平实,或激越。
请同学听课文录音朗读的第一、二段,体会文中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情感表达。(在放映第10号幻灯片中,听课文的录音朗读。)
请学生作自己的理解归纳。
生:从课文的录音朗读中,可感受到恩格斯的情感是低沉、哀伤的。
师:这个同学的归纳是基本正确的,我们从第11号幻灯片的下面答案中可看到:在这两段中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情感应是:哀婉、悲痛和敬重。
再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中所听的课文下面段落中的录音朗读,体会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情感表达,请看第12号幻灯片的答案:
对马克思作为思想家是:科学表述,敬重之至。
对马克思作为革命家是:概述事迹,引以自豪。
再请看第13号幻灯片,当马克思受到敌人的忌恨和诬蔑时,恩格斯对此表达的情感,对敌人的忌恨和诬蔑:深表义愤。对马克思的宽广胸襟:致以敬佩。
最后,在第14号幻灯片中,第九段中是篇末一句,结卒全文,恩格斯再表深情:悲悼缅怀,并节哀奋进。
以上内容是课文中的感情线索的第一条,即是恩格斯对马克思所表达出的情感。下面我们再看课文中的第二条感情线索,就是马克思他自己所表现出的情感。
师:首先,马克思作为思想家的贡献和精神是什么?请同学们先从课文中找出能表现此点的原词句是哪些?同学们可作分组的讨论后发言。
生:“繁芜丛杂”与“简单事实”以及“豁然开朗”与“在黑暗中摸索”的两组对比词语。
师:那么,我们来看第15号幻灯片,可归纳为:两大发现,揭示规律,建树理论,开天辟地。
师:再则,马克思作为科学家的研究和精神是什么呢?同样地先请同学们自己归纳后再看第16号:马克思此时的研究和精神是:触类庞多,深入研究。
师:最后,马克思作为革命家的实践和精神是什么?请同学们从课文中的第段中找出相应的词句。
生:“毕生的真正使命”、两个“参加”、两个“意识到”和“建树”、“自豪”等词语。
师:我们还应看到文中对马克思具体的参加革命活动的记叙,就是第⑤句中对那些报刊名及时间的详细叙写,这就表明马克思他为了革命斗争的舆论需要,是广泛而长期地为各类报刊撰写文章。
由此,我们可看第17号幻灯片,马克思他作为革命家的实践和精神是:毕生奉献,参加斗争,撰写文章,创建协会。
还有,我们还应看到马克思他作为革命家在对敌的态度和胸襟,文中相应的词语有:,我们看第18号幻灯片的答案是:毫不在意,宽阔胸襟。
师:以上的是课文原文中恩格斯对马克思情感的评述,然而,我们今天的阅读还要对马克思的情感世界作一个全面的延伸体会。
请大家看第19号幻灯片,马克思作为学者的治学精神:
(自从1849年夏迁居伦敦后,他坚持读书和科研工作,并在其中找到了“无穷的安慰”。他当时每天早上9时准时来到大英博物馆阅览图书,直到晚上7时回家。不管风吹雨打,春夏秋冬,每天都是如此。连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他了,知道他的专座。由于多年从不间断的阅读,以致他的座位底下出现了他双脚踩出的印痕。)
在这个材料中,我们特别要注意到两点,一是马克思几十年如一日的时间,二是“他的座位底下出现了他双脚踩出的印痕”这一细节描写。
所以,从此材料中,我们可以对马克思作为学者的治学精神归纳为: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勤奋钻研。
再有就是马克思作为既是伟人,又是一个平凡的人,所以他也有自己火热而多情的情怀,我们可看第20号幻灯片,来细读被人们喻为“传世情书”的《马克思致燕妮》:
我的亲爱的:
我又给你写信了,因为我孤独,因为我感到难过,我经常在心里和你交谈,但你根本不知道,既听不到也不能回答我。我的照片纵然照得不高明。但对我却极有用.....你好像真的在我的面前,我衷心珍爱你,自顶至踵地吻你,跪倒在你的眼前,叹息着说:“我爱你,夫人!”
暂时的别离是有益的,因为经常的接触会显得单调,从而使事物间的差别消失。甚至宝塔在近处也显得不那么高,而日常生活琐事若接触密了就会过度地胀大。热情也是如此。日常的习惯由于亲近会完全吸引住一个人而表现为热情。只要它的直接对象在视野中消失,它也就不再存在。深挚的热情同于它的对象的亲近会表现为日常的习惯,而在别离的魔术般的影响下会壮大起来并重新具有它固有的力量。我的爱情就是如此。只要我们一为空间所分隔,我就立即明白,时间之于我的爱情正如阳光雨露之于植物──使其滋长。我对你的爱情,只要你远离我身边,就会显出它的本来面目,像巨人一样的面目。在这爱情上集中了我的所有精力和全部感情。我又一次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人,因为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热情。
你会微笑,我的亲爱的,你会问。为什么我突然这样滔滔不绝?不过,我如能把你那温柔而纯洁的心紧贴在自己的心上,我就会默默无言,不作一声。我不能以唇吻你,只得求助于文字,以文字来传达亲吻••••••
诚然,世间有许多女人,而且有些非常美丽。但是哪里还能找到一副容颜,它的每一个线条,甚至每一处皱纹,能引起我的生命中的最强烈而美好的回忆?
再见,我的亲爱的,千万次地吻你和孩子们!
师:我们通过阅读此封情书,可见马克思这样的铁血男儿也有多情柔怀的一面,因此,我们看第21号幻灯片,来归纳出马克思作为平凡人的情感世界:热爱生活,充满激情,平凡情怀,真切自然。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对课文中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这两位伟人的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的体会就可到此为止了。因为时间关系,另一个课外的延伸阅读, 即第22号幻灯片中的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的延伸阅读和相应的课件,我们将在第三节课时再作学习。
师:无论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是列夫•托尔斯泰,他们生前或是那样的朴实无华,或是以一种淡然的姿态退隐于世,但是,他们都是以自己不朽的思想或传世的名著来名留于世的!这里,我们用仿化的修辞来拟写一句语句: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智者”留其名。(并放映第23号幻灯片)
师:最后,让我们在庄严雄伟的《国际歌》的歌声中,观看第24-27号幻灯片图片,来缅怀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永远铭记他们为全人类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第24号是:《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第一卷的封面图。
第25号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照片像下,映出《共产党宣言》的开篇语和结束语:
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地上徘徊。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第26号是:高山仰止(并配图片)
第27号是:流水长思(并配图片)
下课钟声响起,放出第28号幻灯片:谢谢大家,光临指正!
三、课后的总结思考:
这节教学公开课经过我较为深思熟虑的准备,以及参加听课师生的大力支持,取得了较为圆满的效果。为此,我在课后对这节课作了几点总结思考,也略叙于后,以就教于各位同行:
在当今教学改革的新时代,作为一节公开课在对课文熟练把闻的基础上,必须要做到要有所突破和创新。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两点:
1.观点要新:即是不能仅局限于原教材的窠臼中,必须要从原教材出发,从中提炼出新的内容。比如,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如果仅是像老教法那样,作些文意和结构层次的分析的话,那么,就肯定是枯涩无情而失败的。所以,我就从原教材中向前迈出一步,在第一课时对原课文简要的学习后,另辟蹊径地切入到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情感世界的体会中去。
2.教法要新:在当今的时代,我们进行语文教学不能再是像古代的“冬烘先生”一样,仅是口授笔写了;而是应该运用当代高新科技的手段来改革教学方式。具体地说就是在教学中必须引入电脑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做到课堂上图文音形并举,才能达到文情并茂的佳境。
3.对制作多媒体课件知识素质储备的思考: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除了要具备相应的电脑知识和课文本身的语文知识外,我们同时还必须要有其它知识门类储备,比如音乐、美术和电影电视编导等,这样才能使自己制作出来的课件既有学科知识的实用性,又有视、听觉感念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