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 氓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2

《诗经》两首(静女,氓)同步练习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一、积累运用
1.下边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氓之蚩蚩(mánɡ) 静女其姝(shū) 修我矛戟(qǐ)
B.静女其娈(luán) 乘彼垝垣(ɡuǐ) 与子同泽(zé)
C.夙兴夜寐(sù) 隰则有泮(pàn) 贻我彤管(yí)
D.洵美且异(xún) 无与士耽(dān) 渐车帏裳(chánɡ)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体无咎言 夙兴夜寐 嗜草 乘彼垝垣
B.糜室劳矣 矛戟 彤管 踟蹰
C.自我徂尔 有炜 洵美 于嗟鸠兮
D.泣涕涟涟 送子 涉骐 晏晏帏裳
3.对下列四句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C.“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用了赋的手法,直接抒发对女子的喜爱。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没尽头。
4.选出运用了借代手法的一句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D.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5.《诗经》原名《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共收录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诗歌_____________首。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诗经》“六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氓》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6.从《氓》中找出两个现在还常用的成语,并作解释。
7.“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表现了女主人公婚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
8.“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从痛苦的生活经验中女主人公认识到在恋爱、婚姻生活中___________,流露出来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绝而不留恋。
9.“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现出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二)阅读《静女》一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10.此诗中有“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的句子,但接着又说“匪女之为美”,而是因为“美人之贻”,这反映了青年人什么心理?用一个成语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
11.翻译诗句。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12.诗中写到那女子见男子来了,却故意找个地方把自己隐藏起来,小伙子禁不住“搔首踟蹰”起来,这反映了小伙子什么心理?
(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3—17题: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逐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襄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文侯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鲁人或恶吴起 恶:毁谤
B.曾子薄之,而与起绝 薄:轻视、看不起
C.鲁君疑之,谢吴起 谢:劝戒
D.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 卒:士兵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B. 于是魏文侯以为将 乃设九宾之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C. 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D. 以吴起善用兵,廉平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陈情表》)
15.以下吴起的行为,与某些鲁人认为他“贪名猜忍”全相符合的一项是
①杀妻以求将 ②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
③其母死,起终不归 ④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⑤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襄赢粮 ⑥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
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①②③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推断,不正确的一组是
A.吴起好用兵,善用兵,攻齐、攻秦,皆取得过辉煌战功。
B.吴起抱定“不为卿相,不复入卫”的旦旦信誓,连自己的母亲过世了也“终不归”。
C.有人认为吴起“贪名猜忍”,学兵法事鲁君,会给鲁国带来灾难,建议鲁君弃用吴起,鲁君听信了谏言。
D.吴起与士卒同甘共苦,但有的士卒的母亲认为这是吴起欺骗兵士为之卖命的一种阴险手段,因此非常痛恨他。
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
②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
③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
三、表达交流
18.爱情,是人类生活中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它给人带来甜蜜、幸福,但也导演了很多悲剧。古往今来,很多人对爱情谈出了自己的看法,给人以启发和教育。请把你知道的写在下面,并和同学们交流。
真题演练
 1.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2分)(05高考浙江试题)
  李泽厚认为,汉字以“象形”、“指事”为本源。__________________正是这个方面使汉字的象形在本质上有别于绘画,具有符号所特有的抽象意义、价值和功能。
  ①一个字表现的不只是一个或一种对象,而且也经常是一类事实或过程,也包括主观的意味、要求和期望。
  ②“象形”有如绘画,来自对对象概括性极大的模拟写实。
  ③这即是说,“象形”中也已蕴涵有“指事”、“会意”的内容。
  ④然而如同传闻中的结绳记事一样,从一开始,象形字就已包含有超越被模拟对象的符号意义。
思路解析:要求填写之处的前面,谈的内容先是“象形”,然后是“指事”,那么后面的内容紧接的应该是第②句,这一句确定了下来,其他的句子以此为基础,就容易调整了。
答案:②④①③
[解析与答案]
一、积累运用
1.答案:A(“氓”应读“ménɡ”,“戟”应读“jǐ”。)
2.答案:C(A.“嗜”应为“蓍”;B.“糜”应为“靡”;D.“骐”应为“淇”。)
3.答案:B(这一句用了“比”的手法,不是“赋”的手法。)
4.答案:C(A、B两项是“比”的手法,D项是双关的手法。)
5.答案:诗 诗三百 305 诗歌总集 风、雅、颂 赋、比、兴
二、阅读理解
6.答案:(1)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2)信誓旦旦:誓言真挚诚恳可信。
7.答案:纯真热情
8.答案:男女是不平等的 悔恨多于哀伤
9.答案:清醒、刚烈
10.答案:爱屋及乌
11.答案:远自郊野赠茅荑,诚然美好又珍异。
12.答案:小伙子心理主要有以下内容:姑娘是因为遇到什么意外的事情而不来呢,还是阴晴不定的少女对自己变了心而故意失约不来呢?于是非常着急不安,同时,也借此写出了那个男子对所爱的女子的深情和迷恋程度。
13.思路解析: “谢”应为“辞退”。
答案:C
14.思路解析:A.到,前往;/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没实在意义。B.因为;/在。C.可是、却;/用来。D.因为。
答案:D
15.思路解析:④⑤⑥讲吴起跟士兵同甘共苦,士卒愿为之效死。
答案:D
16.思路解析:“欺骗兵士为之卖命的一种阴险手段,因此非常痛恨他”与原文意思不合,文中的内容与此刚好相反。
答案:D
17.思路解析:第①句的考查点为“将”、“取”、“疑之”。第②句的考查点为“于是”、“贤”、“事”。第③的考查点为“贪”、“不能过”。
答案:①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怀疑他。 ②这时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想去事奉他。 ③吴起贪恋名利而爱好女色,但是带兵打仗就连司马穰苴也无法超过他。
18.提示:收集有关爱情的名言,看看古今中外的人对爱情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