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必修一第三单元
现代散文
【教学目标】透过作者的描写与叙述,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了解作者的评价与情感态度。
【重点难点】把握作者寄寓在人与事中的情感、态度;品味作品的语言。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复习《记念刘和珍君》
一、课前检测
1、为下列各句写出相应的成语
A.用引吭高歌或写诗文来代替哭泣,抒发胸中的悲愤。(______)
B.愤怒到了极点,甚至超出愤怒的程度。 (______)
C.到处都是帮凶。 (______)
D.为了正义事业牺牲生命也毫不顾惜。 (______)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生杀予夺 直接了当 贻笑大方 隐约其辞 B.自惭形秽 莫可名状 名列前矛 黯然泣下
C.深沟险壑 影影绰绰 满目疮痍 屠戮妇婴 D.惊闻噩耗 好高鹜远 无端喋血 贫瘠不堪
3、默写填空
⑴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⑵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___,_________。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文内容复习
1、文章自然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交代写作的缘由,表达了作者对爱国青年遭到杀害的沉痛情感。
第二部分:进一步写明作者写作本文的最主要的目的。
第三部分:通过对刘和珍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爱憎分明的精神品格的描绘,表达对她的哀悼和崇敬。
第四部分:听到噩耗后的愤慨的心情,控诉反动派的凶残和“学者文人”“流言”的卑劣。
第五部分:记述惨案发生时的情景,赞扬爱国青年的沉勇友爱,痛斥反动派的凶残无耻。
第六部分:评述请愿,指出惨案的社会影响。
第七部分:总结全文,强调对反动派应采取的斗争办法。
填空:
课文七部分中哪几部分描写了刘和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二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七部分又起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的情感是深沉的,既有对烈士___之情;又有自己对死者的敬意和内疚;既突出地表现了对反动派的___之情;又有对民众间存在着的愚昧思想的____;作者号召人们起来革命,展现了作者对中国光明前景的期待
2、品味语言
⑴“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奉献于逝者的灵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指代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将这”的“这”指代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鲁迅先生说“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缘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将“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的加点词改成“野蛮”“射击”好不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答题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
⑴下面是对“惨象”和“流言”所指的具体内容的解释,准确的一项是
A.“惨象”指: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
“流言”指:说她们是“暴徒”。
B.“惨象”指: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流言”指:说她们是“暴徒”。
C.“惨象”指: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
“流言”指: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D.“惨象”指: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流言”指: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⑵“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这个“缘由”是指(多项)
A.使人目不忍视的惨象和使人耳不忍闻的流言。
B.“庸人”特别容易忘却历史,他们苟且偷生。
C.死难者的亲戚、师友、爱人也只是沉浸在悲痛之中。
D.反动政府的残酷镇压。
E.走狗文人的造谣诬蔑。
⑶“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其无话可说的原因是(多项)
A.“长歌当哭”是在痛定之后,所以无话可说。 B.因为愤怒到了极点,所以无话可说。
C.惨象使作者过分忧伤,因而无话可说。 D.反动派的残忍使作者无话可说。
⑷作者在文中对这两种谬论都给予了反驳。反驳这两种谬论的有关句子是
A.驳“暴徒”的句子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驳“利用”的句子是:“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B.驳“暴徒”的句子是:“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驳“利用”的句子是:“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C.驳“暴徒”的句子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驳“利用”的句子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D.驳“暴徒”的句子是:“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驳“利用”的句子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⑸分析这段文字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及作用,准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多用排比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悲痛和愤怒。
B.这段文字多用短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悲痛和愤怒。
C.这段文字多用排比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惋惜和同情。
D.这段文字多用短句,表达了鲁迅先生极大的惋惜和同情。
三、基础积累
1、本课重点生字
大抵(dǐ) 菲薄(fěi) 桀(jié)骜(ào) 赁(lìn)屋 殒身不恤(xù)
喋(dié)血 尸骸(hái) 攒(cuán)射 浸渍(zì) 绯(fēi)红
2、本课重点词语
寥落:稀少
长歌当哭:意思是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长歌,引吭高歌,这里指写文章当,当做
桀骜:形容性情倔强骜,不顺从
菲薄:这里指微薄的意思
造化:指自然界
深味:深深地体会
微漠:依稀,淡薄
黯然:忧伤的样子
喋血:流血满地喋,血流出来的样子
浸渍:渗透,浸润
殒身不恤: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殒,死亡恤,顾虑
四、课后作业
1.填入空缺处恰当的一组是
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___。我已经出离___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___;以我的最大___显示于非人间,使他们快意了我的___。
A.悲愤 愤恨 悲痛 哀痛 痛苦 B.悲哀 愤恨 悲凉 痛苦 苦痛
C.悲哀 愤怒 悲凉 哀痛 苦痛 D.悲愤 愤怒 悲痛 痛苦 痛苦
2、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②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③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④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
A.①比喻;②反复、对比;③反语;④比喻 B.①比喻;②反复、对偶;③对比;④借代
C.①移就;②反复、对偶;③对比;④借代 D.①移就;②反复、对比;③反语;④比喻
3、分析下面这句话的句子成分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主语是____;谓语是____;宾语是____
4、选出解释“以”字和“为”字有误的各项
A.以我的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 (介词,把)
B.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 (连词,为了)
C.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 (介词,用)
D.她的名字一次为我所见。 (介词,被)
E.为庸人设计。 (介词,被)
F.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动词,用)
5、文中引用陶潜《挽歌》的目的是
A.批评庸人,表达对庸人的不满。
B.给烈士亲属以安慰。
C.有青山埋忠魂之意,寄托了作者牢记死者遗愿,死者当与青山同在的深挚感情。
D.表达了作者反对徒手请愿,对无谓牺牲的遗憾。
6、对“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各项是
A.哪怕希望是微茫的,真正的革命志士也会勇敢地前进。
B.即使是苟且偷生的人,也会从这流血事件中看到希望。
C.苟活者不应该悲观,因为有真的猛士在为希望战斗。
D.这句话,十分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死难烈士对未来的意义。
7、背诵、默写第二、四两部分
●●必修1·第三单元
●第一课时复习《记念刘和珍君》
一、课前小测验
1长歌当哭、出离愤怒、广有羽冀、殒身不恤
2C(直截了当、名列前茅、好高骛远)
3⑴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⑵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二、课文内容复习
1、文章自然分为七个部分
填空:3、4、5部分;交代写作缘起;揭示这一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深切悼念;极度愤怒;痛心和批判
2、品味语言
3、语段阅读
⑴D;⑵DE;⑶BDC;⑷A;⑸B
四、课后作业
1C、2D、3事实、为、明证;4BEF、5C、6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