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6 鸿门宴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 6 鸿门宴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2

项羽为何不杀刘邦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鸿门宴》中拥兵四十万的项羽听说只有十万兵力的刘邦先破关入秦,不禁大怒,发誓要击破刘邦,情急之下,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率一百多人马亲到楚军军营向项羽谢罪,一番情深意切的表白,使得项王怒气顿消,竟不理会亚父范增的举玦示意,最终让刘邦从小路逃回汉营。对于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纵虎归山,论者见仁见智,众说纷纭。其中大家公认的一点就是,项羽有“妇人之仁”。笔者仔细阅读《项羽本纪》,对此论不敢苟同。
    项羽跟随项梁起兵举事,一路走来,慷慨激昂,在许多关键时刻勇武立断,毫不优柔。陈涉等在大泽乡起义,九月,会稽郡守殷通与项梁商议起兵反秦,项梁不肯居于人下,示意项羽斩杀郡守,项籍毫不犹豫地拔出剑来斩下了郡守的头,并且还一连杀了一百多人。后来,项羽屠城阳、杀宋义、坑杀秦降卒二十余万。鸿门宴之后,项羽率兵西进,屠咸阳城,杀子婴,烧阿房宫,大火三月不熄。北进夺齐地、掳妇幼,攻下荥阳城,煮周苛、杀枞公。如此等等,丝毫见不出项羽骨子里有什么“仁爱之心”。项羽进关到戏水之西,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告诉项羽说:“沛公想在关中称王,让秦王子婴为相,珍奇宝物都占为己有了。”项羽大为愤怒,说:“明天准备酒食,好好犒劳士卒,给我把沛公的部队打垮!”这种言行完全是项羽的一贯作派,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至于鸿门宴上,项羽一改宴前的怒气冲天,无视范增的暗示,纵容项伯“翼蔽沛公”,泄露内奸曹无伤,对刘邦脱逃听之任之。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项羽的本性使然。项羽崇尚英武,力能扛鼎,生性率真,好似一个逞强好胜的孩童一般,毫无城府。这种本性使得他喜欢爱慕虚荣,意气用事。当他年轻时目睹秦始皇威仪浩荡的车队经过,观者如堵时,他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在新丰鸿门,闻刘邦欲关中称王,大发雷霆,欲以四十万大军击压刘邦十万军。灭秦之后,有人劝说项羽: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羽此时却心怀东归意,说:“人富贵了不回归故乡,就如同穿着好衣服在夜里行走一样,谁能知道呢?”兵败乌江时,他拒绝登上乌江亭长的救生船,面对身后的丛林干戈,在残兵胜勇前,仍逞匹夫之勇,力战而亡。
    项羽的性格弱点贯穿了一生的始终,他似乎并无意加以改变,这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他政治失败的致命伤。项羽从会稽起事开始,攻城掠地,拔营下寨,从来就不知道世上还有一个“怕”字,诚如他在垓下之围后对他的手下所言,“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即使他只剩下二十八员骑兵,仍能在汉军的重重包围中左冲右突,斩兵杀将,如入无人之境。这种惟我独尊、谁与争锋的气势,足可撼三军,动天地。虎狼之秦尚不在他眼里,区区十万兵力的刘邦又岂在话下。鸿门宴上,刘邦前来谢罪,卑曲称臣,高颂项王,项羽自然沾沾自喜,颇以为得意,遂听从项伯言而善遇刘邦。再者,刘邦从项梁起事开始,便紧跟着项氏集团南征北战,抗击秦军。刘邦曾和项羽联手攻打城阳、定陶、雍丘、外黄……可谓是经过血与火考验的“战友”。虽然这次刘邦先破秦入关,多少让项王在天下人面前显得难堪,但他不愿在对方势单力薄之际暗算对手,让自己背负杀友背义的罪名,他宁可在战场上与刘邦一刀一枪地拼命,也不愿玩弄这种不仁不义的阴谋来战胜对手。因此,他才不理睬范增的多次暗示,才宽容了樊哙的不恭。同时,范增为进击刘邦并没有提出足够有力的证据,而且鸿门宴上未经项羽同意,便擅自叫项庄舞剑,借机刺杀沛公,这无疑是给项羽难堪。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是项羽所不允许的。因此,也就有了鸿门宴上范增数目项王而项王默然不应的千古遗憾。
    项羽就是一个率真可爱的孩子,他一生的理想只想成为一代霸主,在分封王十二王之后,自称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他万万没有想到他面对的是流氓出身的刘邦,从心计上,他永远是弱者,他永远不是刘邦的对手,在那个群雄争霸的时代,率真永远是率真者的墓志铭,卑鄙永远是卑鄙者的通行证。率真使项羽流芳千古,率真也使得项羽注定成为让人感叹唏嘘的悲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