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召公谏厉王弭谤》
二. 教学目标:
《鸿门宴》
1. 学习文言字词句,掌握通假字,归纳多义词,了解句式的特点。
2. 把握人物形象,学会初步评价人物。
3. 了解人物个性与历史之间的紧密关系。
《召公谏厉王弭谤》
1. 了解《国语》的相关知识,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字词和句式。
2. 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和作品的劝谏艺术,把握人物形象。
3. 认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的重要意义。
三. 教学重难点:
《鸿门宴》
1. 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2. 在矛盾冲突中把握人物形象。
《召公谏厉王弭谤》
1. 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学习概括要点的技能方法。
2. 召公谏辞的分析。
3. 本文两处比喻的深刻含义。
四. 知识分析:
《鸿门宴》
1. 整体把握: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作者通过对这次宴会全过程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的悲剧性格:他自矜功伐而有“妇人之仁”。而刘邦在宴会上能化险为夷,跟善于利用对方性格的弱点也是分不开的。从这段史实可以看出领袖人物的性格在历史发展重要关头上所起的作用。
2. 把握结构:
第一部分(1~2)交代鸿门宴的由来。
第二部分(3~4)写鸿门宴上的斗争。
第三部分(5~7)述会后余事,包括刘邦逃席,间道至军;张良留谢,项王受璧而范增破斗;刘邦诛杀曹无伤。
3. 写作特点:
(1)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
(2)运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
《召公谏厉王弭谤》
1. 整体把握
本文记载了召公劝谏周厉王不可阻塞言路的谏词,借以批判了统治者的残暴,提出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著名观点,表现出重视舆论,重视人民力量的进步思想,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认识价值。
2. 把握结构
第一段:交代事情缘起,说明弭谤由来,既点出“弭谤”之题,揭示出国人与厉王的尖锐的矛盾,又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第二段:是召公力谏之词,为全文的重点,阐述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观点。
第三段:交代事件结果,有力地证实了召公谏词的预见性和正确性。
3. 写作特点
(1)详略分明,层次井然。
(2)立论精当,见解深刻,措辞委婉。
(3)文章结构完整,语言平实,极善用喻。
【典型例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飨士卒(xiǎng) 鲰生(zōu) 玉玦(jué)
诛杀(zhū) 披帷(wéi)
B. 好美姬(jī) 卮酒(zhì) 交戟(jī)
谨诺(nuò) 车骑(jì)
C. 当项王(dǎng) 戮力(lù) 瞋目(chēng)
参乘(shèng) 彘肩(zhì)
D. 要项伯(yāo) 有郤(xī) 目眦(cì)
啖之(dàn) 刀俎(zǔ)
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弭谤(mǐ) 召公(shào) 号召(zhāo) 箴言(zhēn)
B. 庶人(shù) 耆艾(ài) 艾蒿(ài) 自怨自艾(ài)
C. 溃败(kuì) 昏愦(kuì) 馈赠(kuì) 功亏一篑(kuì)
D. 不悖(bèi) 教诲(huǐ) 谏诤(jiàn) 壅塞(yōng)
3. 对下列加点词语活用情况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 此其志不在小
③ 素善留侯张良
④ 项伯杀人,臣活之
⑤ 常以身翼蔽沛公
⑥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⑦ 吾得兄事之
⑧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⑨ 道芷阳间行
⑩ 沛公今事有急
A. ①⑤⑩ / ② / ③⑧⑨ / ④⑥⑦ B. ①⑤⑦⑨ / ②⑩ / ③ / ④⑥⑧
C. ①⑦⑩ / ②⑤⑨ / ②⑧ / ④⑥ D. ①⑨ / ⑤⑦⑩ / ②③⑥ / ④⑧
4. 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的用法全相同的一组是( )
① 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②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③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④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⑤ 约为婚姻
⑥ 若入前为寿
⑦ 若属皆且为所虏
⑧ 军中无以为乐
⑨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⑩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A. ①②③⑥⑨ B. ②④⑤⑥⑧ C. ①②⑤⑦⑧ D. ①③④⑤⑧
5.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属今为之虏矣
A. 今者有小人之言
B.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C.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D.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E.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6. 选出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 )
A. 沛公安在? B. 大王来何操?
C. 籍何以至此? D. 吾属今为之虏矣!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7.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A. 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
B. 距关,毋内诸侯。
C. 张良出,要项伯。
D. 秦王还柱而走。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民不堪命矣 堪:经受、忍受
B. 是以事行而不悖 悖:顺利
C. 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阜:增加
D. 三年,乃流王于彘 流:流放
9. 下列各句括号中列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王怒,得卫巫,使(卫巫)监谤者,以(卫巫)告,(王)则杀之。
B. 召公告(厉王)曰:“民不堪命矣!”
C.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厉王)成而行之。
D. 吾能弭(国人)谤矣,(国人)乃不敢言。
10.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词性和词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11. 翻译下列句子。
(1)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2)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语》是一部国别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撰,记载了我国历史上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实。该书文字质朴简练,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B. 在如何对待百姓公开议论朝政的问题上,厉王没有听取召公的意见,而是听从了卫巫的主张,对百姓采取弭的态度,予以镇压,施行暴政。
C. 文中召公以“川壅而溃”设喻,劝说厉王对待百姓的议论应该采用“导”的方法,使他们能够畅所欲言,这样才能使国家昌盛。
D. 厉王没有听从召公的劝谏,把老百姓都流放到彘这个地方,使他们再也无法议论朝政。
答案及分析:
1. A(析:卮zhī戟jǐ当dāng 瞋chēn 郤xì 眦zì)
2. C(析:号召zhào 艾yì 诲huì)
3. B(析:①⑤⑦⑨是名词做状语,②⑩是形容词活用名词,③是形容词用做动词,④⑥⑧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4. D(析:都是动词。② 替,介词;⑥ 绐,介词;⑦ 被,介词;⑨ 呢,句末语气助词;⑩ 替,介词)
5. C(析:代词,他;A. 结构助词,的;B. 代词,这件事;D. 动词,到;E.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 D(析:被动句。其余三句为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7. A(析:B.“距”通“拒”,“内”通“纳”;C.“要”通“邀”;D.“还”通“环”)
8. B(析:悖:违背)
9. C(析:<民>成而行之)
10. D(析:于:到)
11.(1)因此,治水的人应该排除淤塞,让它畅通;治理民众的人应该开导他们,让他们讲出意见。(2)人民内心考虑的事都能从口头上表达出来,就应该让他们思考成熟并说出来。(析:文言文的句子翻译要特别注意语境)
12. C(析:A.《国语》记载春秋历史;B. 厉王首先否决了召公的劝谏才找到卫巫;D. 被流放的是厉王而非百姓)
【模拟试题】
1. 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既东封郑
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以……为疆界”。
B. 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C. 越国以鄙远
鄙:边疆,边城。这里用作动词,“……当作边疆”。
D. 是寡人之过也
是:判断词。
3. 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B. 使使以闻大王
C.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D. 道芷阳间行
4. 下列各项中“子”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吾不能早用子
B. 子犯请击之
C.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D. 子亦有不利焉
5. 下列各句句式与“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相同的一项是( )
A. 亚父者,范增也
B. 吾属今为之虏矣
C. 将军战河北
D.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6. 填空。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著作,相传为 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2)《史记》又称《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 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 ”。
(3)《国语》是我国第一部 史,记载了周穆公十二年到周贞定王十六年间
个国家的一些史实。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张良是时从沛公( )
(2)亡去不义( )
(3)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
(4)固不如也( )
8. 解释下列多义词。
(1)善
① 素善留侯张良( )
② 不如因善遇之( )
(2)故
① 君安与项伯有故( )
②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
(3)之
① 珍宝尽有之( )
② 为之奈何( )
(4)以
① 具告以事( )
②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
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沛公居山东时。
(2)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10. 翻译下列句子。
(1)具告以事。
(2)为之奈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国语·周语上》)
11.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国人谤王 谤:诽谤。
B.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河流。
C. 吾能弭谤矣 弭:停止、消除。
D. 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壅:堵塞。
12.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13. 下列各组句子中的“乃”全部解释为“才”“这才”的一项是( )
A.
B.
C.
D.
14. 下列对本文的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文重点是记言,目的是借召公的话,规劝统治者必须广开言路,重视老百姓的意见。
B. 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和“水可载舟,也可覆舟”是一样的。
C. 本文以防民之口有大害为重点,有喻有证,从正反两方面阐明了不可防民之口的道理。
D. 本文记载了厉王残暴地压迫人民,不听召公劝告,终于被国人流放到边远地区的历史事件。
【试题答案】
1. B 2. D 3. C 4. B 5. D
6.(1)编年史;春秋末年 (2)纪传体;无韵之《离骚》 (3)国别;八 (4)失其所与;不知
7.(1)跟随,跟从 (2)逃亡,逃离 (3)抵挡,抵抗 (4)本来
8.(1)① 动词,结交,交好 ② 副词,好好地
(2)① 名词,旧交情 ② 连词,所以,因此
(3)① 助词,无义 ② 代词,这件事
(4)① 介词,把,将 ② 介词,用来
9.(1)沛义: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今义:指山东省。
(2)古义:足够用来;今义:完全可以,够得上。
10.(1)将全部情况禀告给了(张良)。
(2)如何对付这件事?
11. A 12. A 13. D 14.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