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3 大堰河——我的保姆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 3 大堰河——我的保姆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2

《大堰河——我的保姆》导学案2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理清思路,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

2、标出诗中运用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诗句,体会其表达作用。

【学习重点】

反复朗读,体验诗人对大堰河的热烈、真挚的感情,把握大堰河的形象特征。

【学习难点】

揣摩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学习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知识链接】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献给他的乳母——大叶荷(大堰河)的赞美诗。诗的内容带有自传性质 ,所写都是诗人的真实经历和真切感受。这首抒情长诗,以深沉、真挚的感情,歌颂了贫农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描写了她的悲惨命运,并诅咒和揭露了造成她悲惨命运的黑暗社会。

艾青简介: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出生时母亲难产,算命先生说他会“克死父母”,因此被寄养到大堰河家,艾青就是吮吸着大堰河的乳汁,在她的精心爱抚下成长的。直到五岁才被领回家,仍然受家庭歧视,规定他不能叫父母为爸爸妈妈,而要叫叔叔婶婶。

现代诗歌的鉴赏,旨在让学生“了解诗歌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重要作家知识及其他文学知识,能用于分析作品,帮助对作品的理解。”

熟读成诵,把握基调。通过诵读,才能感受到诗歌艺术独一无二的音乐美和韵律感,同时亦能把握住诗歌的情感基调。

捕捉意象,走入背景。现代诗歌以其丰富的意象、意象群勾画着诗人的情感。鉴赏现代诗歌,就得把诗中的意象一一罗列出来,再联系诗歌的创作背景去审视诗人创设这一意象的用意。  

感受意境,品评方法。捕捉了诗中的意象,也就获得了鉴赏诗歌的“入场券”。诗歌由意象构成的意境其实是诗人用以“言志”的载体。通常诗的意境是以象征、比喻、暗示等手法予以表现的。 

前后贯通,明确主题。在经历了诵读,捕捉意象,联系背景分析品评意境之后,诗歌的主题便脱颖而出了。 

【学习过程】

一、文学常识与基础知识积累  做一做,我一定能过关

(学法:参考课下注释,查阅工具书)

1.本文是作者       (原名          )于1933年在狱中写的一首          诗,叙述了大堰河的          ,讴歌了大堰河的美好品质和高贵灵魂,愤怒控诉了造成她悲惨命运的                          。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典押          忸怩          凌侮        叱骂       醉酒        

咒语          拥抱          荆棘        辉煌       悄然

二、理清文章的结构  一试身手,我最棒

4.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

(学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出感情,以作者感情为线索,梳理课文的结构,划分层次。)

(1)这是一首叙事抒情诗,以追忆往事为线索展开思路:

 

 

(2)诗歌结构层次

 

 

    (3)诗的情感

 

 

三、理解文章内容  相信自己,我能成功

5、作者运用修辞手法分别表达了哪些情感

(学法:朗读课文,标出诗中运用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诗句,讨论其表达作用。)

 

 

 

四、学习反思

 

 

五、课堂检测

朗读成诵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把握大堰河的形象特征。

2、品读重点段落,了解大堰河的悲惨命运,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和改造不合理社会的责任感。

 [学习重点]

把握大堰河的形象特征。

[学习难点] 

了解大堰河的悲惨命运的社会根源。

 [学习方法]

诵读法、批注法、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诗歌中对大堰河的描写

(学法指导:勾画圈点,深入思考,小组讨论) 
   1、 (1)诗歌开篇说“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反映出大堰河怎样的社会地位?

 

 

 

(2)诗歌的4—8节回忆了大堰河的一些什么事情?体现出大堰河怎样的性格特征?

 

 

 

(3)大堰河死后的情形如何?对表现大堰河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2、大堰河的形象:

 

 

二、分析大堰河的悲惨命运。

2、第三节运用了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学法指导:小组讨论,分析原因)

 

2、大堰河的悲惨命运是谁造成的?她的悲惨命运告诉了我们什么?

 

 

 

 

 

 

五、拓展延伸, 

课外阅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感悟作者的爱国之情。

 

六、学习反思

 

 

七、课堂检测

按要求答题。

1.课文注释说,作者的保姆原没有名字,因她娘家住在金华县大叶荷村,所以大家都叫她大叶荷。可作者在诗中却利用谐音,把她的名字改为“大堰河”。作者为什么这样做?(    )

A.偶然的,没有内在的含义。

B.觉得“大叶荷”不好听,所以利用谐音改为“大堰河”。

C.因为人们常把养育自己的河流比作母亲,用谐音就暗含了这一层意思。

D.因为家乡有一条河叫“大堰河”,正好和“大叶荷”是谐音。

2.“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这句坦诚的声明告诉我们(   )                                                                   

A.“我”虽然出身于地主家庭,但是,却是农民的儿子。

B.“我”和大堰河的养育关系比和生身父母的血缘关系更亲密。

C.“我”是地主的儿子,和大堰河只不过是养育关系。

D.“我”不忘养育之恩。

3.“大堰河,已死了,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作者一再强调“乳儿不在她的旁侧”是为了说明(    )                                                               

A.大堰河死得很凄凉。               

B.大堰河临死时仍在牵挂她的乳儿。

C.“我”回家后和大堰河家失去联系。  

D.“我”的遗憾自责的心情。

4.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中采用的修辞手法有                       (     )

A.排比  夸张  重复        B.对比  重复  拟人

C.重复  排比  对比        D.借代  对比  排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