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综合练习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 综合练习

  • 格式:  DOC
  • 大小:  178K    11张
  • 时间:  2016-02

2012年下期祁阳一中高一比赛考试试卷(人教版)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2012年下期祁阳一中高一比赛考试试卷
语 文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百舸(gé) 颓圮 (pǐ) 濡缕(rǔ) 杯杓(zhuó)
B.桀骜(ào) 浸渍 (zé) 挣脱 (zhēng ) 复辟(bì)
C.游说(shuō) 敛裾(jū) 一椽 (chuái) 蕈菌(xùn)
D愆期 (qiān) 遗施 (wèi) 激湍 (tuān) 镣铐(lià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廖廓 笙箫 禊事 陨身不恤
B.恶耗 作揖 嬉笑 绿草成荫
C.雏菊 攀援 骋怀 不加思索
D.枕藉 赎罪 相勖 沧海一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足球比赛中,反越位是屡试不爽的招数,常常能摆脱防守队员的纠缠,制造出最佳的进球机会。
B、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
C、当前,总有些中小学生夙兴夜寐,废寝忘食,沉迷于电脑游戏而不能自拔,结果毁了身体,荒了学业。
D、西安音乐学院的大三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又驾车逃亡。这样的行为可谓是罪不容诛了。
4、下面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老”,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
B、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秒,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
C、他们即便知道了制约宇宙的有关定律,我们仍然不能利用这些规律去预言遥远的未来。
D、文学是艰难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5、下列句子衔接正确的一组是( )
①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②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
③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④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
⑤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
A、⑤④①②③ B、④①⑤③② C、⑤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⑤③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9题。(每题3分,共12分)
深海呼吸
研究发现,具有深海潜水本领的动物们,首先具有一个神奇的肺. 即使是被压扁变形收缩至原来体积的15%,也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自行恢复,而人类的肺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在分析海豹的肺组织时发现,因为它表面覆盖着一层由特殊化学物质构成的活性剂,所以海豹的肺才如此坚韧有力,在轻松对付高压的同时,还能自如地舒展恢复。
摄取和储存氧气的能力是决定生物能否长时间深潜的主要标志,与陆地动物的区别是:潜水动物在屏住呼吸时主要依赖储存在肌肉中的氧气,而陆地动物却是依靠停留于肺部的氧气。实验数据显示,王企鹅在下潜至510米深时,可将体内全部氧气的47%储存在肌肉中,而我们人类却不具备潜水途中储存氧气的能力,平时在我们肌肉中只能储存体内15%的氧气。
在海豹和抹香鲸等深潜高手的肌肉中,肌红蛋白的含量都格外高。肌红蛋白是一种将血液中的氧吸收并储存起来的蛋白质,它为肌内提供以后可使用的能量。因此,它们的肌肉在不需要进行呼吸的情况下还能坚持长时间的工作。此外,为了节约能量,在下潜时它们还具有降低心率的神奇本领。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两组科研人员得出的结论颇为接近。7头小海象在陆地上的平均心跳为每分钟107次,当它们在海水中下潜时,心跳下降到每分钟39次,下降了64%. 在它们潜水的初期,心率一般急剧降低,随着它们下潜的深度不断加大,心率随之缓慢下降,极限记录是每分钟3次。
人在深潜过程中,容易发生减压病。造成减压病的原因是,在下潜时,越来越大的压力会将他肺中的氮气压迫进他的血液或别的组织液中。当他快速返回水面时,氮就会骤然间从溶液中冒出来,这对于所有正常的生理活动都是毁灭性的打击,包括神经功能和血液循环. 所以,潜水者在从水下上升时,除必须遵守潜水表或计算机器数据要求外,每上升5米作几秒钟的安全停留,便可以避免减压病的发生。
深潜动物们为什么不得减压病呢。哈佛大学的动物学家吉米·卡瑞恩不久前揭示了这一谜底。卡瑞恩发现生活在南极洲附近的海豹,它们可以下潜到七八百米的深度。但不论它们下潜多么深,体内的氮的浓度基本不变. 原因是它们的肺被强大的水压迅速地压扁了,一开始就阻止了大量的氮气进入血液。所以深潜动物们免去了减压病的烦恼。
6. 下列关于深海潜水动物肺的特性和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人类不同,深海潜水动物的肺可在保留极少氧气的情况下不受损伤。
B. 与人类不同,深海潜水动物的肺在水压下变形后可迅速恢复。
C. 深海潜水动物的肺覆盖着一层活性剂,因而坚韧有力,具有抗击高压的神奇功效。
D. 深海潜水动物的肺覆盖着一层活性剂,因而舒展自如,具有降低心率的神奇功效。
7. 下列关于深海潜水动物体内肌红蛋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深海潜水动物体内肌红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一般陆地动物。
B. 深海潜水动物体内肌红蛋白是使其肌肉储存氧气的决定性物质。
C. 深海潜水动物在不需要呼吸时,肌红蛋白为肌肉提供能量以便持续工作。
D. 深海潜水动物在从水下上升时,肌红蛋白为肌肉提供能量以避免减压病。
8.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人类不能长时间深海潜水的原因之一是不能将氧气储存于肌肉中。
B. 人类不能长时间深海潜水的重要原因是不具有急剧降低心率的能力。
C. 深海潜水动物由于肌肉含有一种特殊的肌红蛋白,能将血液中的氧吸收储存起来,提供以后使用的能量,所以可在不需要呼吸时坚持工作。
D. 深海潜水动物不会得减压病,因为它们的肺部覆盖着一种特殊的活性物质,在被强大水压压扁收缩时,阻止了大量氮气进入血液。
9.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与深海潜水动物一样,不得快速从水下上升,否则将会危及生命安全。
B. 深海潜水动物具有深潜能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们的肌肉能够摄取储存大量氧气。
C. 人与深海潜水动物存在潜水能力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不能利用肺来进行深海呼吸。
D. 人与深海潜水动物一样,在下潜的过程中,肺部的氮浓度基本不会发生变化。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每题3分,共12分)
放鹤亭记
苏 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升:登上
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
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狎:亲近
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阴:北边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C.宜若有益而无损者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D.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12.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B.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C.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D.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1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译文:
(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译文:
(3)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译文:
四、名句默写与古诗鉴赏( 15题5分,16题 8分,共13分 )
15、根据课文填空(每空1分,共5分)
1) ,终已不顾。(《荆轲刺秦王》)
2) ,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3)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再别康桥》)
4)或取诸怀抱, 。(《兰亭集序》)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_________ _____ ,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1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①—③题。(8分)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③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③轩冕:古代公卿大夫的车服,因以指代官位爵禄.。
①.“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出自王安石的_       _(篇名)。(1分)
②.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从杨柳和春风写起,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B.颔联以“倾”、“涨”夸张地抒发了作者的哀痛之情。
    C.尾联写出了作者因过早衰老,只能辞官归隐的遗憾。
D.诗歌以“客思”贯穿全篇,表现了客居他乡的哀伤。
③.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20分)
草堂·诗魂
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现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一夔州一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
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
17.从文中看,“草堂的文化意义”指的是什么?(不超过30个宇)(4分)
答:
18.从文章第四段看,“草堂在诉说什么呢?”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4分)
答:
19.(6分)
(1)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
答: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答:
20.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6分)
A.文章通过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鲜明地揭示了杜甫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不顾个人生活的苦寒,关注国事,心忧苍生的伟大胸怀。
B.作者借用顾复初的对联抒发参观杜甫草堂的感慨,择取杜甫著名诗句阐述诗人的理想与情怀,引用贴切,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C.围绕“文章憎命达”这一中心,文章深入探讨了伟大诗人杜甫《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以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的历史意义。
D.文章以写景和交代游踪开始,接着点明主旨,然后分别从草堂引发的观感、杜甫人生艺术道路两个方面展开叙述,最后以写景和交代游踪作结,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E.文章用“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形容杜甫诗歌波澜壮阔、想像奇特的浪漫色彩,用“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形容杜甫诗歌超越时空的现实意义。

六、21、根据下列信息,拟一则消息。(9分)
  ①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将于8月16日-8月21日在星城长沙举行,来自中央及驻湘机构、各省市、港澳等地媒体记者云集长沙。
  ②设在蓉园宾馆5号楼的中运会新闻中心现已正式运行。
  ③组委会提供了便捷而广泛的网络信息服务。这其中提供的设备有16台台式电脑、2台复印机、6台传真机、2台扫描仪、2台大屏幕高清电视以及电话机和打印机共10台。
④新闻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新闻中心设备非常齐全,网页刷新快速,可以浏览到运动会的全部进展过程,记者们就是不带任何东西都可以完成他们的工作。”

七、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旅游大巴进入山区的一个拐弯处时,车上的一对情侣被窗外的美景所吸引,便招呼司机停车。他们下车后,巴士继续前行。就在这对情侣驻足欣赏山景时,只听前方轰隆一声巨响,那辆巴士被山体滑坡滚落下来的巨石砸中,落入万丈深谷。事后得知,车上乘客无一生还。惊魂甫定之后,这对情侣无不感慨地说了一句话。
按常理一般人都会说:“幸好我们不在车上!”而这对情侣却说:“假如我们不中途下车,那辆大巴就能赶在山石滑落之前驶过,车上的人也许就不会遭遇这场劫难。”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
2012年下期祁阳一中高一比赛考试语文答题卷
选择题(第20题6分,其余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②
20

答案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2分)
(2)(3分)
(3)(4分)
四、名句默写与古诗鉴赏( 15题5分,16题 5分,共10分 )
15、根据课文填空(每空1分,共5分)
1) ,终已不顾。
2) ,池鱼思故渊。
3)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4)或取诸怀抱, 。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_________ _____ ,而卒莫消长也。
1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①、③题。(5分)
① (1分)



(4分)
五、(14分)
17.
(4分)

18.
座位号






(4分)

19.(6分)
(1)




(2)


六、21、根据下列信息,拟一则消息。(9分)







七、作文(60分)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