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渡荆门送别
分二(1)班Jojo Momo Nono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
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
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渡 远 荆 门 外,
来 从 楚 国 游。
山 随 平 野 尽,
江 入 大 荒 流。
月 下 飞 天 镜,
云 生 结 海 楼。
仍 怜 故 乡 水,
万 里 送 行 舟。
【注释】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长江南岸,其状如门,又与北岸之虎牙山相对,水势湍急,十分险要。
荆门外:指荆门以东,过此即入古楚国境内。
“来从”,作“来到”或“来向”解。
大荒:平坦、开阔之地。
天镜:指水中所见一轮明月之影。
海楼:指云彩变幻所成的海市蜃楼。
远:远自。 江:长江。
下:移下。 仍:频频。
【诗文解释】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随着低平的
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月
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
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
万里送我行舟远行。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指的就是这一壮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
“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
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
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
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
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
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
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
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
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
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
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
力。
题目中的“送别”可以删掉吗?为什么?
首联的意思是,我从蜀中远渡荆门之外,来到楚国游览。起首一“渡”字,暗点故乡之水,有依依不舍之意。这里要注意一点:“渡远”为什么不用“远渡”?“远渡荆门外”岂不更好理解?这里的关键在于以“渡”字打头,其作用有二:一是点题,二是贯穿全篇写水,水是全篇的主线。
第二联(颔联)仍然写水:“随”、“尽”和“入”、“流”四个动词,有移步换形之妙。船在飞速前进,江在奔腾流逝,山在迅速后退,故由遮天蔽日的三峡转至荒野无边,眼前豁然开朗,仍然是为写“故乡水”张目。
第三联(颈联)写月上东天,倒映于水中,极像是从天空中忽然飞下的一面明镜;开阔的江面在晚霞辉映下,幻化出一派海市蜃楼。这里看似未写水,实则从“月下”和“云生”便可知诗人写的是茫茫无际的江天黄昏景色:一轮明月在大江中浮动,乃是低头所见之月。诗人再抬头观天,便见水天相连之处,幻化出了一派海市蜃楼。
最后一联(即尾联)用一“仍”字回应上文,说明以上所写之景,皆与“故乡水”有关,都是这饱含深情的一江流水,不远万里,从故乡蜀中把他送到遥远的楚地来的。
理解了全诗我们不难发现,这里既非朋友在送别诗人,也不是诗人在送别朋友,而是故乡之“水”在送别他远游的儿子——李白,所以题中“送别”二字是理解全诗的关键,尤其不能缺少。
【诗文赏析】 诗人远渡荆门,眼望一派壮丽的大好河山,心生豪放。
抒发了自己的胸怀与进取精神,生气勃勃,意气风发。诗的
前三联描写的是渡过荆门山时诗人所看到的奇妙美景。最后
一联写的是诗人在欣赏荆门一带的风光时,面对那流经故乡
的滔滔江水,所产生的思乡之情。诗人没有直接说自己思念
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从对面写来,
愈发显出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全诗想像瑰丽,意境高远,充满了生活的光彩。
谢谢
郑州八中分校刘红军老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