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0* 落日的幻觉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20* 落日的幻觉

  • 格式:  PPT
  • 大小:  527K    16张
  • 时间:  2016-02

《落日的幻觉》ppt课件(16页)2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落日的幻觉》ppt课件(16页)2
落日的幻觉
幻(huàn)觉
吟咏(yín yǒng)
绮(qǐ)丽
绚(xuàn)丽
殷(yān)红
殷(yīn)勤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语出晋李密《陈情表》。日薄西山,意思是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即将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薄,迫近、靠近。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语出唐李商隐《登乐游原》。意思是虽然夕阳无限美好,可惜的是已接近黄昏时刻。
合作释疑:
1、本文主要内容是什么?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2、落日的幻觉具体有哪些? 产生这些幻觉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完成表格)

3、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你能从文中找出典型例子来加以说明吗?

4、读了这篇课文,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迪?
1、本文主要内容是什么?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作者从科学角度向我们介绍了落日带给我们种种幻觉产生的原因。

  本文采用逻辑顺序。

先说明落日现象,然后说明成因,由现象到原理逐步深入地进行说明。
颜色深黄、殷红
神秘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
西方天空出现迷人的紫光
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
太阳好像变大了
光线散射和光波长短原理
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弯曲,光线散射,大气层密度不同
眼睛的叠合效应
光线折射的原理
未说明原因,各种仪器观察证明其实并没有真的变大
2、落日的幻觉具体有哪些? 产生这些幻觉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就连我们的古人不也留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吗?
引用 (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2、由于日落日出的时候,阳光所穿透的大气层增厚,而黄、红色光穿透能力最大,所以此时太阳看起来深黄、殷红。
作诠释(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和特点进行适当解说的一种说明方法。)
3、光穿过空气时,速度每秒减慢87千米,因而光线折射也随之发生变化。
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又说服力的依据。 )
4、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远挂在天边。
作比较 (能够突出事物的形象特征,在阅读分析的时候,可以更加了解作者想表达的事物的性格和特征。)
3、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你能从文中找出典型例子来加以说明吗?
4、读了这篇课文,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迪?
1、我们平时要注意观察勤于思考,所见所闻多问个“为什么”,注意发掘超越事物本身的科学道理。

2、对任何事物或现象我们都应该从科学角度去解释,不能被假象所迷惑。
巩固深化:
1.给下列句中红色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⑴日落的景象和日出同样壮观、绮(qǐ yǐ)丽。
⑵日薄(báo  bó)西山,气息奄奄。
⑶随着太阳的坠(zhuì duò)落,紫光下移。
⑷色彩绚(xuàn  xùn)丽,变化多端。
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1)颜色是那样深黄、阴红。
(2)你会发现背后的天空中出现神密的蓝灰色暗弧。
3.判断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1871年,英国科学家瑞利证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长波要强得多,所以,阳光中的短波光—— 紫色光波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色光强10倍以上。(         )
(2)这是由于光通过空气时,速度每秒减慢87千米,因而光线折射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 当落日的高度和宽度之比为26.5: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