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2* 桥之美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12* 桥之美

  • 格式:  PPT
  • 大小:  1.52M    49张
  • 时间:  2016-02

《桥之美》ppt课件(49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桥之美》ppt课件(49页)《桥之美》ppt课件(49页)《桥之美》ppt课件(49页)
桥之美 吴冠中
作者简介
吴冠中,1919年出生,中国现代画家. 江苏省宜兴市人.是当代在世界画坛具有巨大影响的画家.
吴冠中,1919年出生,中国现代画家. 江苏省宜兴市人.是当代在世界画坛具有巨大影响的画家.
整体感知 速读思考
1、作者认为桥之美表现在何处?
2、用哪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的?
文本探究
作者眼中桥具有怎样的审美效果?用具体的例子来说说。
文本探究
作者眼中桥具有怎样的审美效果?用具体的例子来说说。

1.乌镇苇丛中的石桥
2.江南水乡细柳下的石桥
3.水天间的长桥
4.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
文本探究
作者眼中桥具有怎样的审美效果?用具体的例子来说说。

各例中桥的外观、材料、所处的位置各不相同,但都能与周围景物相对照而不失和谐。
领悟归纳
学习了本文谈谈作者怎样来表现桥之美的?
以画家的眼光(点、线、面)
以文人的笔触(优美的语言)
诠释解读桥之美
再上层楼
思考讨论:作者对桥之美的阐释说明给我们欣赏景物的美以怎样的启发?
再上层楼
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努力去创造美
角度
联系(对比、变化、和谐)
二十四桥
长桥
富里桥
桥之美 吴冠中
课前小语
本单元讲解的重点是说明文,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在《中国石拱桥》的学习中,我们充分领略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说明顺序的严密;说明方法的多样。《桥之美》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说明文,学习完这篇文章后,我们又可以体会到说明文的另一种风味。
(注:小品文是散文的一种形式,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内容多样)
寒山寺外的江枫桥
绿河石桥
木兰天池
石桥
水桥
水上小桥
苏州宝带桥
索桥
外国的桥
威尼斯叹息桥
五亭桥
颐和园昆明湖十七孔桥
遇龙桥
赵州桥
浙江廊桥
造型别致的石桥
巴黎新桥
基础知识训练
煞它风景:破坏人的兴致。
驻足:停止脚步
美感: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
史诗: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事件的叙事长诗。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相差虽小,但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
请同学朗读课文,并分段
一(1-3)明确说明对象“桥之美”,说明“桥之美”的含义。
二(4-6)举例说明“桥之美”,强调环境赋予桥之美。
三(7)总结全文,回应标题。
文章结构:总-分-总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快速浏览1-3节,思考作者眼中,桥“美”在何处?
本文作者刻意忽略了桥梁的实用功能,更多地关注了桥的审美功能。
作者眼中,桥的“美”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默读第四节,概括这一节用了哪几个例子来说明“桥之美”。
1.乌镇苇丛中的石桥
2.江南水乡细柳下的石桥
3.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
4.形式独特,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再桥
文中桥的外观、材料、所处的位置各不相同,但都能与周围景物相对照而不失和谐,印证了“桥之美”的内涵
文章第五节,作者又进一步补充说明了“桥之美”的内涵,请同学试着找出本节的中心句
“矛盾的发展促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难怪画和摄影作品中经常碰见桥。”
第六节,作者结合了具体的例子,南京长江大桥、钱塘大桥等,他想说明什么?
作者想要说明桥应与周围景物相互衬托,相互呼应。
这里再次凸出“桥之美”在于桥在不同环境中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文章最后一节
最后一节总结全文,回应标题
“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本文语言生动,文句优美,这是文章一大特色
请同学翻到课后练习二,结合课文,分组讨论,体会句子的情味
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苇丛是不会感到“发闷”的,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这表现了作者已全身心融入周围环境,或者说自己已成为环境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杨柳拂桥”是江南常见的景色,作者将时间限定为杨柳刚刚返绿发芽的早春天气,将桥限定为石桥,两种景物之间的反差与对比,形成特殊的美感。“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人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这里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
3·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这句话的意思是,桥横跨在水面上,与桥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错;同时,桥的颜色与流水的颜色也相互映衬。桥与流水如一支乐曲一样是一个整体。
4·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桥的美就是对桥的存在的一种大声宣告,桥的美也像乐曲一样有着和谐的韵律,这吸引着画家总是追寻着桥的身影。
各类说明方法的运用
举例子:茅盾的故乡乌镇……;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
列数字: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有17孔,苏州宝带桥53孔之多
引用: “小桥流水人家”(第二节)
摩状貌: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
分类别:一类一类的桥(第四节)
作比较:颐和园的仿卢沟桥和苏州宝带桥的桥洞做比较
作用:使文章生动、具体,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课后延展练习
1·本文是一篇小品式说明文,与前一篇《中国石拱桥》有很大差别,试从说明对象、着眼点、说明顺序、语言特色、说明方法等方面入手,比较异同,并画出表格示意。
2·评价手册,语文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