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桥之美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2013年第3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与“桥之美”有关的美学常识。
(2)能力目标
1、理解画家眼里桥的魅力
2、理解、品味重点句子的含义
(3)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桥之美》让学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
理解画家眼里桥的魅力
理解、品味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约2分钟)
由学过的《中国石拱桥》复习导入。
(二)明确教学目标(约1分钟)
过渡:由于本文是自读课文,篇幅又较长,我们集中精力解决两个问题
板书教学任务:(约1分钟)
1、理解画家眼里桥的魅力
2、理解、品味重点句子的含义
(三)分组解决第一个问题(约17分钟)
幻灯片出示小问题
1、在美术工作者眼里桥的魅力表现在哪里?
2、在作者眼中桥美在何处?
3、作者主要举了哪些桥的例子来说明桥之美的
小组讨论解决。
教师结合图片小结。
板书第一个问题
对比美
不同环境中(举例说明)
形式美 变化美
使形象重叠、交错
美学效果 和谐
幻灯出示不同环境中各种桥的美
学生总结:这些桥都是美的,那么他们共同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不论什么环境中的桥,都与周围景色和谐统一,都是入画的一景。补充板书:和谐
(四)作家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环境中各种桥的美,那么作家用哪些优美的语言来表达他的情感,我们再从美学小品的角度让我们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约20分钟)
1、理解、品味句子的含义:
学生或教师美读第四段,学生想象文本创设的情境。(目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结合课后习题二进行
(1)老师指导方法:
思路:从语言的表层入手,深入分析作者的感情。
a、从修辞、和生动的词语入手,将其作为切入点,并分析修辞的作用;
b、通过这种修辞,表达作者的哪种情感?
(2)学生讨论并完成课后习题二。
(3)老师小结
三、课堂小结(约3分钟)
本节课我们重点探讨了两个问题,画家眼中桥的魅力并品味语言,体会作者感情。但实际上,本文还有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例如说,本文与《中国石拱桥》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写法、语言上,都有很大区别。这只能留到单元小结时再解决了。
过渡:作者向我们展示了美学意义上的桥。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欣赏到这一点,为什么?这给你什么启发?作者在文章的最后说:“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你能想到具有哪些品质的人。
学生讨论
老师幻灯出示“桥”的启示
四、作业(1分钟)
完成课后习题二,体味句子的含义,整理在笔记本上。
板书设计
一、理解画家眼里桥的魅力
对比美
不同环境中
形式美 变化美
使形象重叠、交错
美学效果 和谐
二、理解、品味句子的含义:结合课后习题二进行
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