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2* 桥之美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12* 桥之美

  • 格式:  PPT
  • 大小:  985K    24张
  • 时间:  2016-02

《桥之美》ppt课件(24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桥之美》ppt课件(24页)《桥之美》ppt课件(24页)
吴冠中
桥之美
吴冠中(1919—2010) 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吴冠中终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及中国画现代化之探索,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他执著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表达了民族和大众的审美需求,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品格;国内外已出版画集约40余种,文集10余种;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字词
煞( )风景 芦苇( )弧( )线 晓( )风残( )月 摧( )毁 销( )魂 点缀( ) 驻( )足 浮( )萍( ) 笼( )统 失之毫厘( ),差( )之千里
shà
wěi
xiǎo
cán

cūi
xiāo
zhùi
zhù

píng
lǒng

chā
基础知识训练
煞它风景:破坏人的兴致。
驻足:停止脚步
美感: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
史诗: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事件的叙事长诗。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毫厘:很小的长度计量单位,极言数量之小。词语意思是开始时期只相差一点点,但结果会相差千里.形容细微的失误,最终导致巨大的差错。
课前小语
本单元讲解的重点是说明文,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在《中国石拱桥》的学习中,我们充分领略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说明顺序的严密;说明方法的多样。《桥之美》是一篇轻松、随意的小品式说明文,学习完这篇文章后,我们又可以体会到说明文的另一种风味。
(注:小品文是散文的一种形式,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内容多样)
桥 之 美
小桥、 流水、人家
乌镇石桥 密密的苇丛
江南石桥 细柳拂丝
长桥卧龙 湖水苍茫
风雨桥 飞泉瀑布
画中桥 街头市集
铁索桥 激流险峻

桥之美,美在与周围环境和谐融合。
领悟归纳
学习了本文谈谈作者怎样来表现桥之美的?
以画家的眼光(点、线、面)
以文人的笔触(优美的语言)
诠释解读桥之美
一(1-3)明确说明对象“桥之美”,说明“桥之美”的含义。
二(4-6)举例说明“桥之美”,强调环境赋予桥之美。
三(7)总结全文,回应标题。
文章结构:总-分-总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分分段吧!
快速浏览1-3节,思考作者眼中,桥“美”在何处?
本文作者刻意忽略了桥梁的实用功能,更多地关注了桥的审美功能。
作者眼中,桥的“美”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默读第四节,概括这一节用了哪几个例子来说明“桥之美”。
1.乌镇苇丛中的石桥
2.江南水乡细柳下的石桥
3.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
4.形式独特,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再桥
文中桥的外观、材料、所处的位置各不相同,但都能与周围景物相对照而不失和谐,印证了“桥之美”的内涵
文章第五节,作者又进一步补充说明了“桥之美”的内涵,请同学试着找出本节的中心句
“矛盾的发展促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难怪画和摄影作品中经常碰见桥。”
第六节,作者结合了具体的例子,南京长江大桥、钱塘大桥等,他想说明什么?
作者想要说明桥应与周围景物相互衬托,相互呼应。
这里再次凸出“桥之美”在于桥在不同环境中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文章最后一节
最后一节总结全文,回应标题
“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本文语言生动,文句优美,这是文章一大特色
请同学翻到课后练习二,结合课文,分组讨论,体会句子的情味
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苇丛是不会感到“发闷”的,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这表现了作者已全身心融入周围环境,或者说自己已成为环境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杨柳拂桥”是江南常见的景色,作者将时间限定为杨柳刚刚返绿发芽的早春天气,将桥限定为石桥,两种景物之间的反差与对比,形成特殊的美感。“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人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这里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
3·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这句话的意思是,桥横跨在水面上,与桥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错;同时,桥的颜色与流水的颜色也相互映衬。桥与流水如一支乐曲一样是一个整体。
4·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桥的美就是对桥的存在的一种大声宣告,桥的美也像乐曲一样有着和谐的韵律,这吸引着画家总是追寻着桥的身影。
各类说明方法的运用
举例子:茅盾的故乡乌镇……;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
列数字: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有17孔,苏州宝带桥53孔之多
引用: “小桥流水人家”(第二节)
摩状貌: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
分类别:一类一类的桥(第四节)
作比较:颐和园的仿卢沟桥和苏州宝带桥的桥洞做比较
作用:使文章生动、具体,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再见
制作人: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中学 沈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