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综合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诗歌赏析练习题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八年级上册诗歌赏析练习题
课内诗歌鉴赏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每一联都紧扣“望”字,但角度不同,是分别指出。

这首诗歌写出了泰山哪些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3.赏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壮志?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题中的“望”字统领了那几句诗?

首联描绘了什么情景?有什么作用?“破”“深”两字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结合诗句内容,谈谈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

展开想象,描绘“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蕴含喊的情感。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头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这首诗从内容上看属于什么诗?最能概括是个中心事件的句子是?

本诗题目是“石壕吏”,但对诗起决定作用的小吏却是略写,详写的是老妇人,这是为什么?

诗中老妪的“致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还是差役逼迫出来的?请据此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他们对话的场景。(语言、动作、神态等)

本诗中写夜色有什么作用?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述下列诗句所展现的画面。
(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如何理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中“愿”的含义。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自选角度,赏析下列诗句。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句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是?

2.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境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心情,朝气蓬勃活力的诗句是?
3.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是?

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

最后一句运用什么修辞,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登岳阳楼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展开合理联想想想,描绘颔联诗人的神态、心理。

2.请谈谈对本诗颈联的理解。

尾联读来含蓄蕴藉,悲凉沉郁,请任选角度进行赏析。

二、课外诗歌鉴赏
(一)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从写法上看,这首诗有什么特点?揭示什么道理。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的画面。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徙倚欲何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发挥你的想象,用现代汉语发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的景象

作者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隐士,体现这一内容的诗句是?

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任意角度赏析“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用简洁语言描绘“木叶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描绘“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所展现的画面。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句中的“蒸”和“撼”两个动词用得好,好在哪里

分析尾联的表达技巧,并说说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的前两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慨?

2、品读全诗,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3、尾联情、景交融。试想象烟波江上日暮之景,体会其中融入的乡愁之情。

4、在马致远的《秋思》中与“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意境相似的
两句诗是?


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六)《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首联所展现的画面,并赏析“横”与“绕”两字的妙处。

2、颈联是情景交融的佳句,请结合送别的情景,阐释该联的句意。

3、诗人骑马与友人送别。请简要分析本诗以“萧萧班马鸣”收笔的妙处。

(七)《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本诗一反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为秋天谱写出一曲欢畅、明丽的赞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具有怎样的情怀?
2、写出含有“秋”字的诗句。
(八)《鲁山山行》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改”、“迷”用得好,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何处?
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描绘上片所展现的画面。
2、理解“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意思。
3、文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本诗表现诗人处境的词语是,表现诗人情怀的词语是 。
2、请你对“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略作赏析。

3、梁启超对本诗作者曾有这样的评价:“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竟不平。”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做着什么样的品格?
答案:
课内诗歌鉴赏
(一)望岳 1、首联是从远处望整座泰山,颔联则是近望泰山,颈联写细望所见,尾联则是由望岳而产生的登顶而望的意愿。 2、这首诗主要写了泰山地域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这两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钟”“割”用拟人手法突出大自然的有情和泰山高大巍峨的“奇险”,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4、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人生哲理: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险,奋力攀登,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喜悦。
(二)春望 1、统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国都沦陷 城池残破 随山河依旧 可乱草遍地 林木苍苍 这两句诗用春草的茂盛反衬城中的萧条景象 突出战乱的危害 表达了诗人忧时伤国之情,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仿佛令人目睹国家的残破,一个“深”字,草木丛生人迹罕至,令人满目凄然。作者寄情于物,春城败象似在眼前,作者悲叹似在身边。 3、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让人流泪,花也好像在流泪;虽然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令人心惊,鸟似乎也在心惊。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表达作者因战乱伤时忧国思家的感情。 4、略
(三)石壕吏 1、叙事诗 有吏夜捉人 2、详写老妇人,用老妇人的直接控诉,更能集中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战争政策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灾难,更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是被差役逼迫出来的。符合题意,应用对话描写及神态动作描写即可。 4、烘托兵荒马乱,家破人亡的悲惨气氛。
(四)归园田居1、(1)清早,诗人就下了豆田,清除杂草。晚上,明月升起来了,诗人肩扛着锄头回家了。(2)狭窄的田间小路边,草木丛生。夜间草木上的露水,打湿了诗人的衣服。 2、“愿”指诗人隐居躬耕,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愿。
(五)使至塞上 1、可从描绘诗句的意境、炼字、修辞等角度品析,言之成理即可。例:(1)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作者被朝廷排挤,不得志的愤懑之情。(2)“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又苍茫的感觉。不仅准确的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景象,也巧妙融入诗人孤寂的情绪。 2、可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护”等词语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六)渡荆门送别 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例一: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一泻千里的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平原 ,展示了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例二: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间位置逐渐变化,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字渲染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诗人广阔胸襟。 例三:品技巧:借景抒情,抒发初出荆门的喜悦激动,形象表现诗人开阔胸襟。5、拟人,表达作者对故乡的依恋留恋之情。
(七)登岳阳楼 1、经历了靖康之难的诗人,登上岳阳楼,看着夕阳西下的美景,不由想起战火纷飞的三国,怀古伤今,不由心神忧愁,,他倚楼望远,心潮难平,低头徘徊,无比惆怅。 2、“万里”“三年”说明诗人逃难的遥远路途和具体时间,表现漂泊不定,背井离乡的生涯,“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心中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三年”已经“多难”,“登楼凭危”更让人心生凉意。这两句诗道出了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3、示例:尾联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诗人感伤时事,顾影自怜,无限悲恨,油然而生。
课外诗歌鉴赏
(一)长歌行1、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葵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生长。何以如此?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甚至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美景想到人生易老,鼓励年轻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进。 2、园中的葵菜郁郁葱葱,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
(二)野望1、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2、略 3、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三)早寒江上有怀1、融情于景,把思归的哀愁和前途茫茫的愁绪寄寓在迷茫的黄昏江景中。 2、秋风乍起,树叶纷纷飘落,大雁南飞,北风呼啸,江上涌起层层巨浪,令人倍增寒意。 3、表达诗人思归哀情和前路漫漫的愁绪。
(四)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水汽蒸腾笼罩整个云梦大泽,洞庭湖水波涛汹涌彷彿就要撼动岳阳城一般。2、“蒸”是”“弥漫“之意,写出了水气蒸腾笼罩云梦泽的朦胧景象,突出了洞庭湖的壮阔;“撼”是摇动之意,写出了波涛翻滚汹涌的气势,突了了洞庭湖的壮观。3、化用了“临渊羡鱼”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得到张丞相的举荐,入朝为官,报效朝廷。4、诗人借望洞庭湖有感,婉转地向张九龄表白了自己的心愿,前四句描绘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后四句抒写渴望出仕和希望得到对方援引的心情。
(五)黄鹤楼1、蕴含着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无限感慨。2、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3、太阳快要落山了,夕阳染红了长江,天色愈来愈暗,何处是我的家乡?等待我的又将是一个不眠之夜。长江上烟雾笼罩,波涛浩水,更引起作者无限的乡愁。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5、“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六)送友人1、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十分准确传神。 2、天上的白云随风飘浮,就像即将远行的友人行踪难定,漂流他方;一轮夕阳缓缓下沉,似乎不忍遽然落山,就像诗人对朋友依依难舍的心情。 3、诗的最后写诗人与友人挥手告别,两匹马仿佛理解主人的心情,禁不住萧萧长鸣。马尚且如此,人的感情自然不言而喻。不写人而写马,将离别之情渲染得更加深切动人。 (七)秋词1、可以看出诗人开阔的视野,和乐观的情怀。2、例如:⑴秋风萧瑟,洪波涌起。⑵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⑶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⑷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八)鲁山山行1、“随处改”这个“改”字用得妙。幽静的鲁山,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景色也在变化。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画面。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幽径独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容易走错路,于是“迷’了。这里把一个人游山的体验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2、傍晚,夜色降临,霜雾弥漫,山林空荡,熊爬到树上逗乐,小鹿跑到溪旁饮水。 3、诗歌写景之中处处流露出游山的欣喜愉悦,充满野趣,表达了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九)浣溪沙(山下兰丫短浸溪)1、山下溪水潺潺,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森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 2、白居易曾写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是说良时不再,红颜易老。作者在这里反其意以自勉。意思是不要因为年老而唱起那种“黄鸡崔晓”、朱颜已老的悲观消极的调子。表达了诗人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精神,从而展示出他对人生乐观向上的态度。 3、此诗表现了诗人虽身处困境却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十)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僵卧孤村;戍轮台 2、“风吹雨”既是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想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了爱国之情。(只要扣住“风吹雨”的双层含义,从写作、思想等方面回答即可) 3、满怀报国热情,矢志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