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期中考试

  • 格式:  DOC
  • 大小:  129K    10张
  • 时间:  2016-02

2008年福建筱埕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质检试卷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二00八年福建筱埕中学八年级(上)语文期中质检
选择题(16分)(每题2分)

1.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歼灭( jiān) 遏制(è) 寒噤(jìn )
B 瞥见(piē) 滞笨(zhì ) 颓唐(duí )
C 伎俩(qì ) 粗拙(zhuō) 屏障(bĺng)
D 诘问(ji) 仄歪( zè ) 荷锄( hè )

2.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汶川地震,举世同悲;________,患难与共,尤显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同胞情。
国殇之日,重生之时;中国挺住,四川雄起,愈见华夏儿女_____ 的民族魂。

A.风雨飘摇 百炼成钢 B.风雨飘摇 百折不饶
C.风雨同舟 百炼成钢 D.风雨同舟 百折不饶

3. 下面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增长知识。
B.那石板多年前有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来斤左右重。
C.我们来到博物馆,看到那些精美的艺术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
D.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自己的家园——地球。

4. 上联:橹声过寺潮初上,下联应该填入的一项( )

A.山气半归湖泪雨 B. 泉水已渐生暖意
C.塔影横江月正来 D.云间树色千花满

5. 下面表述的课文相关内容,有错误的一项( )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则新闻。阅读新闻,要注意新闻六要素 (即记叙文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标题、导语和主体。
B.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文章,从标题可以看出文章的主要是写有关保姆阿长的事。
C.《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撰而成,共49篇。
D.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春望》一诗描述了长安城破败的景象,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情感。

6. 下面对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 )

A.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善良、勤劳,他一心一意地靠劳动挣钱,人生的最大愿望就是买车,过上好日子。
B.《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强忍病痛在病床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
D.《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长得象骆驼一样丑陋,在南京路上拉洋车的故事。

7. 朗读下面句子,句中语意停顿最为正确的一项( )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晋陶\渊明\独爱菊.
C.中娥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8. 下面句子加点字和句子翻译都正确的一项( )
A.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带领妻子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罔不:全部没有
全部没有不就着所用材料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
C.钩画了了

了了:清楚明白
字的笔画都写得很清楚。

D.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 情况
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情况
非选择题(84分)
积累与运用(13分)
9. 古诗文默写(6分)
(1) ,恨别鸟惊心。

(2)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

(3) “神舟七号”遨游太空,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 ,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和气概。
(4) 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

(5)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不必为己。

(6)《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让我们联想到周敦颐《爱

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 。”

10. 名著阅读(4分)

请从下列名著中写出两个人物,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与这个人物相关的一个故事。
     
《朝花夕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
   
人物①:                故事:
   
人物②:                故事:                             
11. 语言运用(3分)

今年是奥运年和平年,联合国发出了“让世界充满爱”的倡议。请你用最真挚的语言表达内心的想法,来支持这项活动.(20字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31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3题(6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 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12.【甲】文用 、 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 、 --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4分) .

13.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2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2分)
功勋
[苏联]鲍里斯·波列伏依
这事发生在1945年4月末,当时战斗在柏林中心进行。接受了报道该战况的任务之后,我决定到火车站去。我好不容易走到市中心的铁路上,这里正进行着激烈的战斗。在我军和德军阵地之间,横着一条宽阔的大街。在一幢被毁坏了的楼房附近,躺着一位已经死去的德国妇女,她身边有个小女孩,还活着,大约三四岁。
当战斗的喧嚣沉寂下来的片刻,就会听见小孩大声的啼哭声。这绝望无助的哭声,震撼着这块土地。
突然,我看见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向小孩爬去。法西斯匪徒开起枪来,可是战士仍朝着女孩的方向爬,爬到了她身边,他将她抱了起来。射击停止了,呈现出一片可怕的寂静,在这寂静中,大家听见一个男人的声音在哄小孩。
战士往回爬了,打死他并不难,可是对方没有开枪。只是当他已经到了自己人跟前时,才传来一声枪声——一个狙击手开枪了。战士竭尽全力将女孩交到同志的手上。大家听见他说:“把女孩接过去,我好像受伤了。”
第二天我决定找到这位战士,更详尽地了解一下他的情况。我被告知,他住进医院了,伤势十分严重。我驱车赶到医院,见到了这位战士。我获准探视5分钟。
5分钟能做什么?由于虚弱,战士几乎不能说话。了解到的情况不多:卢基扬诺维奇·特里丰·安德烈耶维奇,明斯克居民,战前在一家无线电厂当工人。战争初期参加了红军,在斯大林格勒作过战,在那里他受了伤,获得了他的第一枚红星勋章。不久,又获得了红旗勋章。
当被问到家庭情况时,他低声回答说:我没有家。以前也没有?有过。有妻子和两个女儿。她们都死在明斯克。我也没有父母亲。法西斯匪徒烧毁了他们居住的村子,所有的居民都被——枪杀了。 卢基扬诺维奇疲倦地闭上了眼睛。几小时后,他因伤势过重而死去。那个时期,在柏林的大街上,还发生了一件与上述情况相同的事。战士尼古拉·莫索诺夫在猛攻德国国会大厦时,也救出了一个德国小孩。
两位苏联红军战士在柏林建立了同样的功勋。为纪念他们,苏联雕塑家叶甫根尼·维克托罗维奇·武切季奇制作了精荚的纪念碑,矗立在柏林,碑前总是鲜花不断。
14.这场战争发生在第 _____ 次世界大战末期,当时柏林是____ 国的首都。(2分)
15.文中写道:“打死他并不难,可是对方没有开枪。”“对方”为什么没有开枪?请猜测一下“对方”的心理。(3分)

16.文章最后为什么又叙说了另一个救助德国小孩的故事?叙说这个故事时为什么只用了一句话?(4分)

17.读这篇文章时,最使你感动的是哪句话?说说你受感动的原因。(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13分)

母亲的来信

母亲来信了。
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
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良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
每封信的结尾也没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惟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
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尽写些鸡毛蒜皮,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佐恩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
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
……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
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
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
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
“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
文卡自然是知道的。
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他沉吟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4天,1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
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
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18.母亲的每一封来信都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信的开头、结尾和中间部分分别都写了些什么内容?请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19.文卡对母亲来信的态度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3分)
 
 
20.文中在写到文卡计划工资用度时引入了他路遇家乡熟人的内容,这一安排具有怎样的作用?(3分)
 

21.当“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的时候,文卡会有怎样的反应呢?请结合全文,发挥想象,续写一段文字。(不少于30字)(3分)
 
作文(40分)

22. 以下两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⑴一次不平常的经历 要求: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争写出真情实感。 ⑵以“珍爱”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二00八年筱埕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质检答案

1.A 2.D 3.D 4.C 5.A 6.D 7.D 8.C

9 每一格1分, 出现错别字不得分 (1).感时花溅泪(2)老大徒伤悲(3)会当凌绝顶(4)芳草萋萋鹦鹉洲(5)力恶其不出于身(6)濯清涟而不妖

10. 每一格1分, 必须是作品人物,而且能简洁概括的.如,骆驼祥子,时常在烈日暴雨中拉车,生活得艰辛困苦.
11能扣主题,,言之成理,有情感得3分
12.菊花、牡丹;风雪悬崖(冰天雪地、悬崖冰雪)、万花丛。
13.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品质、精神)。
14.第二次、纳粹德国15.德国鬼子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震撼了。他毕竟是个人。他在犹豫:开不开枪?  16.用以说明这样的举动不是孤立的、偶然的、一时的冲动。反法西斯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拯救人类。只用一句话就够了,显示出文章剪裁的详略精当。 17.例:“在这寂静中,大家听见一个男人的声音在哄小孩。”读到这儿,真被红军战士的举动所感动: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男子汉!
18.母亲的每一封来信都表达了她对儿子关心、疼爱、思念的深挚感情。(1分)
开头:问候、祝愿并安慰儿子;结尾:对儿子的告诫与期望;中间:介绍家乡琐细之事(在絮叨中体现深沉的母爱)。(3分)
19.初来城里时,焦急等待,贪婪阅读;半年后,没精打采拆信,露出讥诮和轻蔑的神情;后来,看过就扔,并且不给回信。
20.这一内容安排道出了母亲节俭、艰难的生活,说明了文卡给母亲寄钱是应该的和必要的,同时也给文末表现母亲的平凡而伟大埋下了伏笔,从而增强了文章的震撼力和感染力。(2分)
21.要点:要尽可能体现文卡的复杂心理(如自责、愧悔、追忆、思念等)及可能的改过行为(如充满感激地读信,决定给母亲回信,寄钱等等)。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