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2 济南的冬天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 12 济南的冬天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2

《济南的冬天》教案及练习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济南的冬天》课文全解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词积累
贮zhù蓄:存放、储藏。
澄chéng清:文中指清澈明亮。
镶xiā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住另一物体的边缘。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安适:安静而舒适。
空灵:文中指透明的,不可捉摸的。
水墨画: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的画。
二、相关背景:
1、关于作者
老舍(1899~1966)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1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万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样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另有《老舍剧作全集》,《老舍散文集》、《老舍诗选》、《老舍文艺评论集》和《老舍文集》等。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优秀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说构思精致,取材较为宽广,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断魂枪》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而赢得了广大的读者。
2、相关背景
老舍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此文虽系节选,但能独立成篇。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这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文章脉络
全文共5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作者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括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第二部分(2~5),分写济南的山和水。
先写山:阳光朗照下的山慈善(2);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3);城外远山如诗如画(4)。
再写水:水藻之绿,衬托水之清澈、透明(5)。
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条主线,紧扣着“山”和“水”,作品接着铺展了幅幅淡雅的山水画。
第一幅是小山摇篮图。作者先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理想的境界”,何等恬静,何等明媚,对济南的地理环境,作者只用一句话就写准了:“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第二幅是雪霁初晴图。济南的雪一点也没有抹煞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温晴”越发显露了出来。因为那只是“小雪”,连“矮松”都罩不住,反而由于白雪的衬托显得“越发的青黑”。更令人称奇的,是小雪给大自然增添了迷人的色彩,真是一幅动静相间的水墨淡彩啊!
第三幅是空灵水晶图。济南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因此,作者就借“水”来写出济南冬天的暖和:“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藻上冒着点热气。”在作者笔下,这样的水岂止是有生命的,而且是有感情的。作者的手法也实在是巧妙,这里他没有直接写天气的暖和,便是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但作家的视线又转向一个更广阔的天地了:“澄清”的水同“蓝汪汪”的天浑然一体,“整个”地成了一块“空灵的蓝水晶”。这样,作者就从水写到天,以至概括了整个济南,与首段相响应。
三、问题探究
⑴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
文章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冬天多雾作对比,突出它的“温晴”,赞誉是个“宝地”,赞扬了济南独具一格的风貌。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与此相联系。
第二段开始,“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是个重要的过渡句,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较好地向读者展示了济南冬天特有的风貌。
⑵文章较多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
文章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地表现了济南冬天的特点,寄寓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比如:“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先直接把雪说成是“白花”,顺势把“顶着一髻白花”的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把无生命的雪、静止的松树都写活了。又如把小山比作“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蓝水晶”,无一不小巧秀丽,用来比喻济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是恰到好处的。
拟人的句子更多,明显地透露出作者的情怀。如把济南城说成是“缓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本来是没有生命的静止的东西,作者却用生花妙笔把它们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⑶寓情于景
好的写景散文总是景中有情,情与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本文用大量文字描写济南的冬景,却处处流露出作者深深的赞美之情。在文字表达上,有时是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一段,通过三个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二是创设意境,流露深情。三是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感情。
⑷课文的语言特色
老舍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的作品语言朴实简练,通俗风趣,颇有口语韵味,读来如闻其声,自然亲切。这篇短语言也反映了这个特点。本文是这样开头的:“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了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多么自然!又如像“请闭上眼睛想……”“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在用词方面,作者常选取很有表现力的口语词,如“宝地”“出奇”“准保暖和”“着落”“干啥”“一道儿”等,都是经过提炼的口语词,颇带京话韵味,很有生气。
⑸请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济南的冬天”的?
本文不断地变换观察的立足点,多角度地描绘济南的城、山、水,突出了冬天的济南处处舒适、气候温晴的特点,富有整体性和层次感。例如描写济南全景,作者先俯瞰,然后仰视;描绘雪后的山景,作者是远眺;描写冬水,又由俯视到仰视,再进而纵览。又如:“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段,作者依山写景,采取“山上”“山尖”到“山坡”“山腰”等不同的观察点,对各个细部的情态进行工笔细绘,不但形似,而且神似,十分生动贴切。
【练习解答】
第一题:设计此题是为了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品味感情主旨,答题时须从大处着眼。
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是“响晴”“温暖”。作者围绕这一特点,从三个方面写济南的冬天。先通过对比,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赞扬济南是个“宝地”。然后写济南的山,由济南的地理环境想象小山充满温情,再写到雪后的山景等。最后写济南的水,写出水的澄清和多情,充满赞美之意。
第二题:设计此题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让学生从品读文本人手去挖掘情感。
作者热爱冬天的济南,对她充满赞美之情。表现这种感情的语句很多,如“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等。
第三题:设计此题是为了引导学生注意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体会他们的使用效果。答题时应从修辞的作用人手,体会作者描绘出济南冬天的什么特点,落脚在作者流露的感情上。
如第2小题,这段文字写小雪覆盖的山坡。“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一句真是神奇之极。“山们”运用了极含感情的拟人手法,“带水纹的花衣”照应了“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突出是小雪,而不是大雪或中雪。“穿”字准确表现了雪、草覆盖山坡的状态。写山腰,“害了羞”三字用拟人手法描绘了夕阳斜照薄雪娇美的情态,还是扣住了“小雪”与“奇妙”来写。进一步点出了“妙”字。
第四题:设计此题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名篇名句,对学生的思想、语言进行熏陶渐染。
【类文品读】
济南的夏天
郭奕明
①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我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济南夏天的天气,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②暑假里的一天,天气热得厉害。太阳毒辣辣地烘烤着大地,整天没有一丝风,护城河旁的柳树垂头丧气,没有一点儿生气;知了拼命地叫着“热……热……”;地面上连只蚂蚁也难寻——它们也受不了这热魔。
③就这样煎熬了一整天,到了傍晚,天还是这么热。
④突然,柳条稍微动了一下。谢天谢地,终于起风了。一会儿工夫,风大起来了,吹得尘土和纸屑乱飞。我高兴地跑出去,享受这珍贵的凉风。看天上,好像是天公不小心打翻了墨水瓶,浓浓的乌云迅疾地盖住了半边天。
⑤风一阵紧似一阵,可是那整整一天积攒下来的热浪却总也赶不走。“啪嗒”,一个凉凉的东西打在我身上,雨!而且这么大的雨,刚开始下,雨点就有五分硬币那么大!雨点不断地往我头上落,头上顿时感到凉凉的,真痛快!那讨厌的热浪仍然缠着我的腿和脚,马路仍然烫人。
⑥雨,越下越大了,最后一丝热气终于被‘‘驱逐出境’’了。密集的雨点砸到人身上,还真有些疼呢!我真像一只落汤鸡,赶紧往家跑。这时,雨更大了,窗外只见白晃晃的雨水,没头没脑地往下浇。那一排柳树闪着翠绿的颜色,使劲地左摇右摆,像是在狂欢;天上电闪雷鸣,像是在快乐地欢呼!
⑦过了半个多小时,雨下小了——更小了。最后只是轻轻地蹦雨星。天晴了,云散了。天空碧蓝碧蓝的,那、陕要落山的太阳,又露出了笑脸。柳树经过风和雨的洗礼,显得更加青翠欲滴。
⑧济南的夏天就是这样——多变。
1.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2.作者是怎样描写夏天的闷热的?请简答。
3.第④段中从哪几方面描摹了暴风雨的即将来临?
4.第⑤段描述出了雨      、      的特点。
5.暴雨后,文中又描写了哪些景物的变化?有何作用?
6.划分层次,使用符号标明正确的是(  )
A.①一②/③一⑥/⑦一⑧
B.①一③/④一⑥/⑦一⑧
C.①/②一⑥/⑦一⑧
D.①/②一⑦/⑧
(参考答案:1、总领全文 2、侧面烘托,以“柳树垂头丧气”“知了热得很难受,拼命喊叫”的描绘,给人以炙热感。 3、声、形、色 4、疾、猛 5、“云散”“天蓝”“快要落山的太阳又露出了笑脸”。作用:既反映了济南夏天的特点“多变”,又交代了时间。 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