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梅林中学初一文言文综合考
(一)(19分)
(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2)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论语·子罕》)
(3)子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4)子曰: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5)子曰: “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
(6)子曰: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注释】(1)韫匵:音yùn dù,收藏物件的柜子。(2)善贾:识货的商人。(3)沽:卖出去。
1.翻译下列加点词语。(8分)
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有美玉于斯 虽执鞭之士
吾尝终日不食 吾尝终日不食
2.依据题意填空。(8分)
(1)选文的第(3)则,与《论语十二章》中哪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2)选文的第(5)则,与《论语十二章》中哪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3)选文的第(6)则,与《论语十二章》中哪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4)《淮南子》道:“圣人不重尺之璧而重寸之阴。”与《论语十二章》中哪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3. 孔子的“安贫乐道”和“待价而沽”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12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解释加点的字(4分)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日三省吾身 (4)不逾矩
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吾日三省吾身”从 、 、 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 的修养。(4分)
(三)(15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虽有嘉肴》)
[乙]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7.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停两处)(1分)
是 故 学 然 后 知 不 足
8.解释下列加横线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虽有嘉肴 不知其旨
能自强也 一鉴开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故曰:教学相长也。
10.[甲]文集中论述了 与 的关系问题,说明了
的道理。(3分)
11.具体说说[甲]文与[乙] 文在说理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点?(3分)
(四)河中石兽(19分)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④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6分)
⑴一寺临河干 ⑵山门圮于河
⑶阅十余岁 ⑷但知其一
⑸如是再啮 ⑹尔辈不能究物理
13.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5.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4分)
16.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五)(9分)
王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奕之女也。聪识有才辩。叔父安尝问:“《毛诗》中何局最佳?”道韫称:“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安谓有雅人深致。又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 选自《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传》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叔父安尝问 (2)俄而雪骤下
18.下列句中加点虚词解释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王凝之妻谢氏 安西将军奕之女也 B. 穆如清风 逝者如斯夫
C. 以慰其心 其此之谓乎 D. 安谓有雅人深致 其此之谓乎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未若柳絮因风起。
20.对于谢朗和谢道韫的回答,文中没有直接评价孰优孰劣,依据你的体验,你更认可谁的说法,为什么?(2分)
(六)(11分)
【选段一】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段二】子列子常射中矣,请之于关尹子。关尹子曰:“知子之所以中乎?”答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请。关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子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非独射也,国之存也,国之亡也,身之贤也,身之不肖也,亦皆有以。圣人不察存亡、贤不肖,而察其所以也。
2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温故而知新 ⑵亦皆有以
⑶弗知也 ⑷是知也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⑵子知子之所以中乎?
23.选段二中,向关尹子学习的子列子主动采用了选段一中的两种学习方法:
; 。但整体看选段二,作者从中得出的学习方法是: 。(前两空用原文语句回答,第三空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七)(6分)
齐宣王使人吹竽①,必三百人。南郭处士②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③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①竽(yǔ):一种乐器的名称,很象现在的笙。 ②处士:没有官职的普通知识分子。 ③廪(lǐn):粮食仓库。
2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⑴齐宣王使人吹竽 ⑵禀食以数百人
⑶宣王说之 ⑷好一一听之
25.这段文字给你什么启示?(2分)
(八)(6分)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⑴天雨墙坏 ⑵暮而果大亡其财
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8.这段文字给你什么启示?(2分)
(九) (6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2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⑴一箪食 ⑵人不堪其忧
⑶博学而笃志 ⑷匹夫不可夺志也
3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1.下列各项中的“而”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是( )(2分)
A学而时习之 B 择其善者而从之 C 学而不思则罔 D 马无故亡而入胡
补充:朗读停顿举例。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5.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②,二石兽并沉焉。
6.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7.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8.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⑨
9.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10.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4.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