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月考试卷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 月考试卷

  • 格式:  DOC
  • 大小:  68K    7张
  • 时间:  2016-02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
七年级语文第1次月考试卷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 : 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第1~12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一、积累与运用 (每小题2分 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柳絮(xù) 粼粼(líng) 瘫痪(tān huàn)
B. 堤岸(tí) 匿笑 (nì )   憔悴(chuì)
C. 温馨(xīn) 祷告(shòu) 分歧(qí)
D. 咱俩(liǎ) 拆散(chāi) 攥着(zuàn)

2. 选出无错别字的一项:( )(2分)
A 分歧 铺垫 各得其所 B 诀别 渔塘 水波粼粼
C 瘫痪 捶打 翻来腹去 D 严历 挨凑 形影不离

3.下列加横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全村致富,村干部整天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乎。
B、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文学习的蛛丝马迹。
C、小张同学匠心独运,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D、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2分) A.妈妈今天到市场买了番茄、辣椒、玉米、马铃薯等很多蔬菜。 B.光头强这个动漫形象对我并不陌生。 C.我的家乡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D.我国有世界上所没有的万里长城。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飘逸着沁脾的清香; , 散发着浓烈的祝福; ,这有细细品尝,才能体味着淡淡的苦涩中所蕴含的真谛。
① 生命是酒 ② 生命是咖啡 ③生命是茶
A.③②① B.①②③ C.②①③ D.③①②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羚羊木雕》文末写我独自在冷冷的月光下行走的环境描写,作用是为了烘托“我”的孤独无助和内心的痛苦。
B.史铁生是中国当代作家,他的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等。
C.文言文中“君”“尊君”“家君”分别理解为您、您的父亲、您家的父亲。
D. 中国四大名著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文章,完成7—9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7、找出下面对文章分析有误的一项(2分)
    A.面对我的“暴怒无常”,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又“悄悄地进来”,看起来母亲是平静的,其实内心是十分痛苦的。
    B.“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一句以动衬静,突出了“我”孤独、痛苦和无望的心情。
    C.母亲一再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是因为母亲希望“我”能像小时候一样,陪她最后一次去北海公园看一看自己喜欢的花。
    D.结尾“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和前面母亲的话相照应,但这一句话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同母亲所说的“好好儿活”是不完全相同的。
8、对第6段中“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明了母亲的病很危险      B、 揭示了母亲不幸的命运    C、 侧面表现了崇高的母爱      D、 揭示了母亲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9、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了母亲的坚韧、顽强。 B、 本文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 C、 本文采用了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D、 本文不是以情节的曲折巧妙取胜,而以从“平淡”中体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情感震撼人。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每小题2分共6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内集: 聚会 B、讲论文义:讲解、谈论
C、差可拟: 相比 D、儿女:儿子和女儿
1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公欣然曰 ——欣然接受 B、友人惭,下车引之——抛砖引玉
C、陈太丘与友期行——不期而遇 D、俄而雪骤——暴风骤雨
1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公大笑乐”是因为谢太傅对当天讲论文义的家庭氛围让他很开心。
B.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写的。
C.“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D. 文末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是因为他的丈夫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

第Ⅰ卷 非选择题 (96分)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2分)
译文:
(2)、撒盐空中差可拟。(2分)
译文:
14、默写填空。(6分) (1)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2)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大漠沙如雪, 。(李贺《马诗》) (4)碧玉妆成一树高, 。(贺知章的《咏柳》)
(5) ,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6)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饮湖上初晴后雨》)
(三)阅读古诗,完成14小题(6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5、(1)本诗的作者是_____(朝代)诗人_____,世人称之为“______”(3分)
(2)请把你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看到的画面描绘出来(50字左右)(3分)
答: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 ——19题。(20分)
花边饺里的母爱
肖复兴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过年过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惊带玩地吞进肚时,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③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长到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它一直沉睡着,必须我们用经历的代价才可以 把它唤醒。
④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我想起码不能让妈妈在吃这方面再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她连连摇头:“妈老了,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⑤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制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惟一的方法是常包饺子。
⑥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 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⑦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⑧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⑨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16、简要概述本文主要记叙的两件事情。(2分)
 

17、第③段中加点词语“它”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18、结合上下文来看,第③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2分)
 

19、品味词句的表达效果。(6分)
(1)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你对第⑨段里加点词语“花招”的理解。(3分)
 

(2)将第⑦段中“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改成“饺子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好不好?为什么?(3分)
 

20、根据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4分)
(1)第②段里,我和弟弟“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看见这一幕的妈妈心里会这样想:(2分)
 

(2)第⑧段里,“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我”会这样想:(2分)
21、小小的花边饺子里,凝聚着浓浓的母爱。读完此文,你一定产生了共鸣,那么请运用托物寄情的方式叙写一个类似的片段,来表现母爱(父爱)。(不少于50字)(4分)

三、综合性学习(10分)
22、(1)名著导读:请写出任意两则你看过的寓言故事的名称,并任选一则说明其出自哪部名著。(3分)


(2)综合性学习:中央电视台有一则这样的公益广告: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子,看见妈妈正在给奶奶洗脚,于是他也短着不断溢出的半盆热水走到他妈妈面前,用欢快、嫩稚的声音说:“妈妈,您洗脚”。请你谈谈对这则公益广告的感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写出两条关于母亲(母爱)的名言、俗语或诗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写作(50分)
23.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会受到某些事物的影响,也许是你的父母,也许是你的同窗好友,也许是文学作品中一个虚构的人物形象,也许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许是平平常常的一句话,也许……。只要他或她或它在你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让你的思想情感发生了变化,就值得你把它记录下来,对吗?
请以“在_______的影响下”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要求:
(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可填父母、同学、同桌或某部作品…… 。)
(2)体裁(诗歌除外)不限;文中的人名、地名、校名,均用某某代替。
(3)不少于600字,版面清洁,书写工整。
参考答案
1 D 2 A 3 D 4 C 5 C 6 C 7 C 8 D 9 B 10 D 11 B 12 C
13 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们谈诗论文。 天上的雪纷纷扬扬,像把一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14 落红不是无情物 老骥伏枥 燕山月似钩 万条垂下绿丝绦 绿树村边合 淡妆浓抹总相宜
15 唐 李白 诗仙 诗人伫立在黄鹤楼上,久久地注视着那渐行渐远,以致于消失在碧空尽头的一叶孤舟,只见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向天际奔流!
16、第一件事:小时候妈妈借捏花边让“我”和弟弟吃肉馅饺子;第二件事:长大后“我”用类似的方法让妈妈吃糖馅饺子。
17、那些艰苦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
18、承上启下(或过渡)。
19、(1)此处的“花招”不含贬义,是指“我”瞒着母亲,在糖饺上做了记号的巧妙方法。
(2)不好,原句中的“如一尾尾小银鱼”使用子比喻,既写出了锅中饺子的形态,又表现了场面的欢快,显得生动、形象、有趣。
20、(1)示例:两个小调皮,还不知道我故意包花边饺子让你们吃得这样开心,只要你们开心,比什么都好。
(2)示例:我用您当年的办法让您吃到了糖馅饺子,您能一直开心快乐下去,是做儿子最大的心愿。
21、(答案略。必须按题目要求,用具体事物来表现母爱或父爱)。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