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上心头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046年,范仲淹的好友腾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 庆历五年藤子京函请范仲淹为岳阳楼做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美读欣赏
给下列生字注音 谪守(zhé) 属予(zhǔ)浩浩汤汤(shāng) 怒号(háo)冥冥(míng) 汀兰(tīng)偕忘(xié) 把酒(bǎ)
庆历/四年春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衔/远山 吞/长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朗读指导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
锦鳞/游泳
1.了解“记”这种文体,体会以叙事为主,兼以议论和抒情的特点,看本文是如何巧妙地把叙、议、情、景结合在一起的。2.学习本文所表现的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达胸襟。3.积累本文实词。
学习目标
一.给加点字注音[谪]守()[属]予作文()浩浩[汤]汤()[薄]暮冥冥()一碧万[顷]()[嗟夫]() 汀兰()
二.本文选自_,作者_,字_,_时期_家,_家,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旷达胸襟和“----------------- ”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滕子京的_ 和_ 之意。
预习检测
政[通]人和()北[通]巫峡()长烟一[空]()浊浪排[空]()予观夫巴陵[胜]状()环而攻之而不[胜]()此乐何[极]()南[极]潇湘()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木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三。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通达;直通;无;天空;美,取胜;尽头,到达
四、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入括号中1.至若春和[景]明A.景致B.风光C.景象D.阳光()2.[微]斯人,吾谁与归A.微小B.没有C.稍微D.微妙()3.[宠]辱皆忘A.荣耀B.娇宠C.宠爱D.宠臣()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A.要求B.寻求C.探求D.哀求()5.前人之述[备]矣A.详尽B.具备C.准备D.防备()
文章脉络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写作缘由.第二部分(2-4)写迁客骚人览物而生的两种感情.第三部分(5)抒写宽广胸怀和政治抱负.
谪守:被贬官到......太守增其旧制:扩展它的旧有的规模作文:写文章以记之:来记下这件事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早上阳光明媚,傍晚阴沉昏暗,景象变化无穷.迁客骚人:被降职远调的官员和不得志的诗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他们看到自然景物而而触发的感情,怎么会不有所不同呢?(双重否定式的问句)
1.第一段写了什么?着重于哪一方面?
2.滕子京既然被“谪守巴陵郡”为什么还能做到“重修岳阳楼”呢?他哪方面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可联系学习与生活)
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1.划出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
2.找出从空间上描写洞庭湖的广阔无垠的句子
3.从时间上描写洞庭湖景象的句子
五、阅读第二段:
春和景明(日光) 而或(有时) 一碧万顷(一片) 皓月千里 心旷神怡 长烟一空(全)
难句 登斯楼也.....其喜洋洋者也
阅读三四自然段,注意难字词
1.这两段文字描绘了洞庭湖哪两幅画面?请划出有关语句。
第三段作者由“若夫霪雨霏霏”至“虎啸猿啼”描绘了洞庭湖一幅阴冷的画面。第四段由“至若春和景明”至“此乐何极”描绘了洞庭湖一幅晴明的画面,一暗一明,形成鲜明的对比。
2.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要求: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概括说明了“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转入议论,突出主旨。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迁客骚人”登岳阳楼的“览物之情”是悲和喜,悲则“________”,喜则“__________”。二者均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而生。
2.提问:这两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排比段,并列结构,描写和抒情
3、品味本文精妙的语言.
本文在写景和抒情时的语言是十分精妙的,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四段,思考下列问题:
1)这一段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景物的?)
声音、颜色、外形、味道、动态、静态
2)这一段的句式有什么特点?
骈散结合的句式和对偶句的运用
小结
这两段作者选取了两个富于特征的画面,都是先写景,后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极力渲染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二者虽形态各有别,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实质却相同,都是“以物”,“以己”而生,属自私心理。由此转入下一段的议论。
衔远山,吞长江
B.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C.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北通巫峡,南极潇
E.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F.日星隐耀,山岳潜行
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H.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下面是对偶句的是( )
.用原文回答:
①作者描写微波时水面的月光的句子_____。
③作者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______。
③最能概括迁客骚人“悲”的八个字是_____。
④最能概括迁客骚人‘嘻”的八个字是_____。
①浮光跃金②静影沉壁③去国怀乡,忧谗畏讥④心旷神恰,宠辱皆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