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一体化设计(教案)
精心锤炼 点石成金
训练目标:
1、让学生形成从语言的锤炼着手美化文章的意识。
2、了解语言锤炼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训练重点:
炼字(词语)、衔接与照应、句式的变化。
训练难点:
在写作中恰当运用锤炼语言的方法。
课前准备:
积累所学课文中运用好词、好句、好段。
课时建议:
2课时
训练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任何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深刻的立意,最后都要以语言作为载体。语言的训练非朝夕之功,必须在平时多下功夫。今天我们学习如何在众多词语、句式、语言风格间进行选择、调整,让表达更好地传递我们的思想感情。
二、例文导学
1、教师质疑:比较下面几组句子,你觉得哪个好?请说说理由。
(1)桌子上,蜡烛在燃烧。
(2)桌子上,蜡烛在含蓄地燃烧。
(3)我呆呆地盯着窗外,只见长长的雨丝不断地飘落。
(4)长长的细雨不断地飘落。雨细长,愁丝更长!
(5) 天啦,要迟到了。我掀开被子,从床上爬起来,拿过衬衣,穿上鞋子,几步跑进厨房,找出牙刷,挤上牙膏,胡乱刷了几下,然后拿起毛巾,在脸上洗了几把,飞快地跑出屋子。
(6) ……我蹬开被子,翻下床来,拉过衬衣,套上鞋子,几步蹿进厨房,抽出牙刷,涂上牙膏,在口中胡乱戳几下,然后扯下毛巾,在脸上抹了几把,飞快地钻出屋子。
2、学生讨论
3、集体交流:句(2)加上“含蓄地”三个字,充满了情味。句换序后重复一下,韵味顿生。句(4)加上“雨细长,愁丝更长!”这一句,情景交融。句(6) 换用了几个动词,生动具体,魅力大增。
4、师小结:句(1)(3)(5)文字的表达非常一般,但稍加雕琢,就已点石成金。上例告诉我们:语言表达不可轻视,只有努力锤炼,作文语言才能独具魅力。
三、要点点拨:
1、精心锤炼词语。
恰当地选用有表现力的词语,能够逼真地再现对象的情状,引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感染读者。如说晴天,“晴朗”是一般的表达,“万里无云”就形象化了,而“响晴”更有表现力。
(1)动词是最具生命力的词,写作时应多推敲,多使用。
如《社戏》中有一段描写水乡少年撑船的语言:“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一 “点”一“磕”,极其形象地表现出水乡少年架船技巧的娴熟老练。
鲁迅作品中“排出九文钱”的“排”,踱进店里的“踱”,“用手罩住”的“罩”都是动词运用的典范。
(2)形容词往往赋予人物或景物以具体、丰富的情态、形状和色彩。它的恰到好处的运用能使文章的语言生动。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百草园”一段,用“碧绿”、“光滑”、“高大”、“紫红”、“肥胖”、“轻捷”分别形容“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黄蜂”、“叫天子”。这些形容词,从色彩、外形、情态等多种角度,多个方位描写百草园的美丽可爱,生动传神。
(3)虚词的运用巧妙得当,同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作家董桥《中年是下午茶》一文中有这样的妙句:“总之,这杯下午茶是搅一杯往事切一块乡愁,榨几点希望的下午”。“杯”、“块”作者采用活用量词法,既新颖贴切,又具体可感。
又如“太阳嘎吱嘎吱升起来”中的“嘎吱嘎吱”是一个平常的拟声词,但用在这儿,把太阳上升的力量,朝气描写得淋漓酣畅,十分生动。
(4)仿词,使语言具有新鲜、风趣美。
如:有人在县“抓点”,索取土特产品价格一千一百多元……群众说:“这哪是‘抓点’,明明是 ‘吃点、喝点、拿点’啊!”这里以“抓点”为基础,仿用出“吃点、喝点、拿点”,借以讽刺那些以“抓点”为名,大搞违法乱纪的人。在内容上一针见血,在表达上也幽默风趣。
(5)灵活采用生活中人们常用的活字活词,尤其是当今新产生的字、词。
如学会运用电脑就拥有了进入21世纪的“护照”。这里的护照就是透着时代气息的新词。其他诸如“点击”、“扫描”、“链接”等新词汇,如能运用得当,也能为文章增光添色。
2、灵活选用句式。
(1)整句与散句的综合运用
排比句、对偶句:句式整齐,句子长短大体一致,语意相关,气势贯通,结构匀称,富有韵律,增添文章气势,展示语言风采。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我们看待事物不能只盯着一个方面,否则就犯了“盲人摸象”的错误。国色天香的牡丹虽好,但香气远远比不上茉莉;“铁榔头”郎平拳头虽硬,但不一定能绣花;一位门门功课优秀的学生虽令人称羡,但在运动场上却甘拜下风。所以,只看一个方面是不能匆忙下结论的。这段文字中间运用了整齐划一的排比句式,列举了三个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中心,同时也为文章增添了文采。
(2)长句与短句的综合运用
长句与短句各有千秋。恰当地使用长句,严谨而舒展;恰当地运用短句,则简洁而明快。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则一张一弛,文采尽显。
如:《列夫·托尔斯泰》中“无疑,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3)假设句与反问句的综合运用
假设句式是议论文中常用的一种句式。当一个事物从一个角度无法深入讨论时,用假设句换一个角度,会使论据“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在末尾配上一个反问句,会使说服力更强。
如: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的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整理、搜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3、注重衔接照应。
文章的“前后照应”,既是一种写法,又是一种结构。运用得当会使文章的主题更加突出、深化,又使文章的结构严谨紧凑,浑然一体。常见的照应方法有三种: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
(1)首尾照应:如《小桔灯》开头写道“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结尾呼应:“但是从那时候起,每逢春节……十二年过去了……”
(2)文题照应:如《小桔灯》一文中,多处照应了题目。如第5段的买桔子,第6、7、8段小姑娘掰开桔子及作小桔灯的动作,第10段我提着小桔灯走在路上的联想等。
(3)前后照应:如《紫藤萝瀑布》开头第一自然段: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只此一句。结尾: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步伐。前面写停住了脚步,后面写加快了步伐,动作上虽不一致,但又是一个绝妙的照应。
从上例行文处处照应,没有丝毫疏漏,可见作家的写作技巧,正因为如此,文章才做到细针密线、结构严谨,来龙去脉、清晰鲜明。在写作过程中应采用哪一类照应,还需根据文章的内容而定,以实实在在的文风表达真真切切的感情和观点。
四、实战演练
以“我读懂了 (如金钱、亲情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首尾照应。2、精心锤炼字(词语),增加文采。
五、拓展阅读
小桔灯
冰心
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
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走上一段阴暗的反反的楼梯,进到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一幅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
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忽然听见外屋板门吱地一声开了。过了一会,又听见有人在挪动那竹凳子。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来。我问她:“你要打电话吗?”她一面爬下竹凳,一面点头说:“我要×× 医院,找胡大夫,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我问:“你知道××医院的电话号码吗?”她摇了摇头说:“我正想问电话局……”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她就会来的。”我把电话打通了,她感激地谢了我,回头就走。我拉住她问:“你的家远吗?” 她指着窗外说:“就在山窝那棵大黄果树下面,一下子就走到的。”说着就登、登、登地下楼去了。
我又回到屋里去,把报纸前前后后都看完了,又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来,看了一半,天色越发阴暗了,我的朋友还不回来。我无聊地站了起来,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看到那棵黄果树下面的小屋,忽然想去探望那个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的桔子,塞在手提袋里,顺着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那小屋的门口。
我轻轻地扣着板门,发出清脆的"咚咚"声,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了我,先愣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这屋子很小很黑,靠墙的板铺上,她的妈妈闭着眼平躺着,大约是睡着了,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她的脸向里侧着,只看见她脸上的乱发,和脑后的一个大髻。门边一个小炭炉,上面放着一个小沙锅,微微地冒着热气。这小姑娘把炉前的小凳子让我坐了,她自己就蹲在我旁边,不住地打量我。我轻轻地问:“大夫来过了吗?”她说:“来过了,给妈妈打了一针……她现在很好。”
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我问:“她吃过东西吗?这锅里是什么?”她笑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桔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上。她没有作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桔子来,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
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她没有说下去,只慢慢地从桔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桔瓣来,放在她妈妈的枕头边。
小桔灯 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更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桔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洋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桔灯照你上山吧!”
我赞赏地接过,谢了她,她送我出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一定!”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泪水在我眼中打转……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我的朋友已经回来了,看见我提着小桔灯,便问我从哪里来。我说:“从…… 从王春林家来。”她惊异地说:“王春林,那个木匠,你怎么认得他?去年山下医学院里,有几个学生,被当做共产党抓走了,以后王春林也失踪了,据说他常替那些学生送信……”
当夜,我就离开那山村,再也没有听见那小姑娘和她母亲的消息。
但是从那时起,每逢春节,我就想起那盏小桔灯。十二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她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
点评:照应的三种类型,在《小橘灯》一文中都有范例。
首尾照应。开头:“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在一个春节……”;结尾:“但是从那时起,每逢春节,我就想起那盏小橘灯。十二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
文题照应。全文中多处照应了题目。如第5段的买橘子,第6、7、8段小姑娘掰开橘子及做小橘灯的动作,第10段我提着小橘灯走在路上的联想等。
前后照应。如第2段对房间陈设的描写,提到竹凳及墙上的电话;第3段写小姑娘登上凳子要打电话的动作;第2段提到朋友有事出去,第11段则交代朋友已经回来了;第9段写小姑娘的话“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第13段则呼应“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
雨
雨,应该是一个阴性名词,她,而不是他。
雨,完完全全是女性化的。
春三月的雨,是少女,正值豆蔻年华。
她①文静、温柔、清新、羞涩。于人不觉间,她轻轻悄悄地走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她如纱如雾,如情似梦,沾衣不湿,拂面不寒。她的裙袂飘过处,天地万物从沉沉昏睡中苏醒过来,种子发出嫩芽,②竹林长出春笋,杨柳抽出新枝,睡了一冬的小生灵也伸伸懒腰,走出深深的地穴。
春雨,把青春和生命赠给大地。
春雨,又是一个爱美的姑娘,一个极擅丹青的画师。她手执神奇的画笔,挥洒出一个美丽的天地。
“梨花一枝春带雨”,何等脱俗;“杏花春雨江南”,何等淡雅;而“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又是怎样的清幽。这全是春雨的手笔啊。
春雨,遍体芬芳的少女,爱美写美的画师。
夏日的雨,是大嫂,她是个急性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是个利索干净还带着几分泼辣的中年妇女。
比起春雨,夏日急雨少了几分温柔和文静,可你知道,她有那样多的事情要做,她是一位多子女的母亲。
江河湖海等待着她补充营养,以丰腴自己的身躯。被太阳烤得口干舌燥的大地渴望着她的滋润。田野上的庄稼禾苗,山坡上的树木果林,像一群群③嗷嗷待哺的孩子,急盼着她的乳汁。年复一年地,她用自己充溢的乳汁④喂饱了结实的高粱,喂鼓了肥胖的豆荚,喂足了圆滚滚的西瓜,喂熟了沉甸甸的稻穗。有了她,才有果实,才有收获,才有万种生物的生生
夏日的雨,能干的大嫂,慷慨的母亲。
秋日的雨,是阅尽沧桑的老妇人。
她见过了许多,经过了许多,也做过了许多。她曾经年轻过,辉煌过。如今,桃花梨花谢了,高粱玉米收割了。她该做的要做的都已做过,便显得有几分落寞。更有那喜欢悲秋的写出“冷雨敲窗”的诗句,发出“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抱怨。可她是宽容的,豁达的。她知道,人们不会忘记她的过去,不会忘记她做过的一切。
她并不落寞,她正在描画“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绘制出层林尽染、色彩绚丽的秋之图。更何况,不久之后,又有三月春雨,⑤少女般姗姗而来。
训练:(1)扩号里填上有文采的词语。
(2)接上句,在横线上写出两个句子与之构成排比。
(3)画线部分改换成成语。
(4)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字。
(5)用一个拟人句照应开头。
作文指导课教学案一体化设计(学案)
精心锤炼 点石成金
训练目标:
1、让学生形成从语言的锤炼着手美化文章的意识。
2、了解语言锤炼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训练重点:
炼字(词语)、衔接与照应、句式的变化。
训练难点:
在写作中恰当运用锤炼语言的方法。
课前准备:
积累所学课文中运用好词、好句、好段。
课时建议:
2课时
训练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任何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深刻的立意,最后都要以语言作为载体。语言的训练非朝夕之功,必须在平时多下功夫。今天我们学习如何在众多词语、句式、语言风格间进行选择、调整,让表达更好地传递我们的思想感情。
二、例文导学
1、教师质疑:比较下面几组句子,你觉得哪个好?请说说理由。
(1)桌子上,蜡烛在燃烧。
(2)桌子上,蜡烛在含蓄地燃烧。
(3) 我呆呆地盯着窗外,只见长长的雨丝不断地飘落。
(4)长长的细雨不断地飘落。雨细长,愁丝更长!
(5) 天啦,要迟到了。我掀开被子,从床上爬起来,拿过衬衣,穿上鞋子,几步跑进厨房,找出牙刷,挤上牙膏,胡乱刷了几下,然后拿起毛巾,在脸上洗了几把,飞快地跑出屋子。
(6) ……我蹬开被子,翻下床来,拉过衬衣,套上鞋子,几步蹿进厨房,抽出牙刷,涂上牙膏,在口中胡乱戳几下,然后扯下毛巾,在脸上抹了几把,飞快地钻出屋子。
2、学生讨论
3、集体交流:句(2)加上“含蓄地”三个字,充满了情味。句换序后重复一下,韵味顿生。句(4)加上“雨细长,愁丝更长!”这一句,情景交融。句(6) 换用了几个动词,生动具体,魅力大增。
4、师小结:句(1)(3)(5)文字的表达非常一般,但稍加雕琢,就已点石成金。上例告诉我们:语言表达不可轻视,只有努力锤炼,作文语言才能独具魅力。
三、要点点拨:
1、精心锤炼词语。
恰当地选用有表现力的词语,能够逼真地再现对象的情状,引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感染读者。如说晴天,“晴朗”是一般的表达,“万里无云”就形象化了,而“响晴”更有表现力。
(1)、动词是最具生命力的词,写作时应多推敲,多使用。
如《社戏》中有一段描写水乡少年撑船的语言:“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一 “点”一“磕”,极其形象地表现出水乡少年架船技巧的娴熟老练。
鲁迅作品中“排出九文钱”的“排”,踱进店里的“踱”,“用手罩住”的“罩”都是动词运用的典范。
(2)、形容词往往赋予人物或景物以具体、丰富的情态、形状和色彩。它的恰到好处的运用能使文章的语言生动。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百草园”一段,用“碧绿”、“光滑”、“高大”、“紫红”、“肥胖”、“轻捷”分别形容“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黄蜂”、“叫天子”。这些形容词,从色彩、外形、情态等多种角度,多个方位描写百草园的美丽可爱,生动传神。
(3)、虚词的运用巧妙得当,同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作家董桥《中年是下午茶》一文中有这样的妙句:“总之,这杯下午茶是搅一杯往事切一块乡愁,榨几点希望的下午”。“杯”、“块”作者采用活用量词法,既新颖贴切,又具体可感。
又如“太阳嘎吱嘎吱升起来”中的“嘎吱嘎吱”是一个平常的拟声词,但用在这儿,把太阳上升的力量,朝气描写得淋漓酣畅,十分生动。
(4)、仿词,使语言具有新鲜、风趣美。
如:有人在县“抓点”,索取土特产品价格一千一百多元……群众说:“这哪是‘抓点’,明明是 ‘吃点、喝点、拿点’啊!”这里以“抓点”为基础,仿用出“吃点、喝点、拿点”,借以讽刺那些以“抓点”为名,大搞违法乱纪的人。在内容上一针见血,在表达上也幽默风趣。
(5)、灵活采用生活中人们常用的活字活词,尤其是当今新产生的字、词。
如学会运用电脑就拥有了进入21世纪的“护照”。这里的护照就是透着时代气息的新词。其他诸如“点击”、“扫描”、“链接”等新词汇,如能运用得当,也能为文章增光添色。
2、灵活选用句式。
(1)、整句与散句的综合运用
排比句、对偶句:句式整齐,句子长短大体一致,语意相关,气势贯通,结构匀称,富有韵律,增添文章气势,展示语言风采。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我们看待事物不能只盯着一个方面,否则就犯了“盲人摸象”的错误。国色天香的牡丹虽好,但香气远远比不上茉莉;“铁榔头”郎平拳头虽硬,但不一定能绣花;一位门门功课优秀的学生虽令人称羡,但在运动场上却甘拜下风。所以,只看一个方面是不能匆忙下结论的。这段文字中间运用了整齐划一的排比句式,列举了三个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中心,同时也为文章增添了文采。
(2)、长句与短句的综合运用
长句与短句各有千秋。恰当地使用长句,严谨而舒展;恰当地运用短句,则简洁而明快。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则一张一弛,文采尽显。
如:《列夫·托尔斯泰》中“无疑,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这张脸蒙昧阴沉,郁郁寡欢,丑陋可憎。”(3)、假设句与反问句的综合运用
假设句式是议论文中常用的一种句式。当一个事物从一个角度无法深入讨论时,用假设句换一个角度,会使论据“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在末尾配上一个反问句,会使说服力更强。
如: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的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整理、搜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3、注重衔接照应。
文章的“前后照应”,既是一种写法,又是一种结构。运用得当会使文章的主题更加突出、深化,又使文章的结构严谨紧凑,浑然一体。常见的照应方法有三种:首尾照应,前后照应,文题照应。
(1)、首尾照应:如《小桔灯》开头写道“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结尾呼应:“但是从那时候起,每逢春节……十二年过去了……”
(2)、文题照应:如《小桔灯》一文中,多处照应了题目。如第5段的买桔子,第6、7、8段小姑娘掰开桔子及作小桔灯的动作,第10段我提着小桔灯走在路上的联想等。
(3)、前后照应:如《紫藤萝瀑布》开头第一自然段: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只此一句。结尾: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步伐。前面写停住了脚步,后面写加快了步伐,动作上虽不一致,但又是一个绝妙的照应。
从上例行文处处照应,没有丝毫疏漏,可见作家的写作技巧,正因为如此,文章才做到细针密线、结构严谨,来龙去脉、清晰鲜明。在写作过程中应采用哪一类照应,还需根据文章的内容而定,以实实在在的文风表达真真切切的感情和观点。
四、实战演练
以“我读懂了 (如金钱、亲情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首尾照应。2、精心锤炼字(词语),增加文采。
五、拓展阅读
小桔灯
冰心
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
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走上一段阴暗的反反的楼梯,进到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一幅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
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忽然听见外屋板门吱地一声开了。过了一会,又听见有人在挪动那竹凳子。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来。我问她:“你要打电话吗?”她一面爬下竹凳,一面点头说:“我要×× 医院,找胡大夫,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我问:“你知道××医院的电话号码吗?”她摇了摇头说:“我正想问电话局……”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她就会来的。”我把电话打通了,她感激地谢了我,回头就走。我拉住她问:“你的家远吗?” 她指着窗外说:“就在山窝那棵大黄果树下面,一下子就走到的。”说着就登、登、登地下楼去了。
我又回到屋里去,把报纸前前后后都看完了,又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来,看了一半,天色越发阴暗了,我的朋友还不回来。我无聊地站了起来,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看到那棵黄果树下面的小屋,忽然想去探望那个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的桔子,塞在手提袋里,顺着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那小屋的门口。
我轻轻地扣着板门,发出清脆的"咚咚"声,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了我,先愣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这屋子很小很黑,靠墙的板铺上,她的妈妈闭着眼平躺着,大约是睡着了,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她的脸向里侧着,只看见她脸上的乱发,和脑后的一个大髻。门边一个小炭炉,上面放着一个小沙锅,微微地冒着热气。这小姑娘把炉前的小凳子让我坐了,她自己就蹲在我旁边,不住地打量我。我轻轻地问:“大夫来过了吗?”她说:“来过了,给妈妈打了一针……她现在很好。”
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我问:“她吃过东西吗?这锅里是什么?”她笑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桔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上。她没有作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桔子来,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
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她没有说下去,只慢慢地从桔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桔瓣来,放在她妈妈的枕头边。
小桔灯 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更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桔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洋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桔灯照你上山吧!”
我赞赏地接过,谢了她,她送我出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一定!”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泪水在我眼中打转……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