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单元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文言文第六单元辅导、测试练习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
编者 朱建发
第六单元
探究目标
[重点] 1准确理解字、词、句的含义,掌握重要的实、虚词用法。
2 读懂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了解史传文学的有关常识。
[难点]1 积累文言词语和名词佳句,培养良好的文言语感。
2 提高自己的审美品位,进一步加强诗词鉴赏能力;领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精神。关于史传文学司马迁的《史记》是传记文学,对中国后世小说、戏剧创作有明显影响,其中历史人物传记的表现手法,对形成中国小说的民族风格起着积极的作用。
21. 陈涉世家
探究指导
一、掌握下列字的读音
阳夏 (jiǎ) 辍耕(chuò) 怅恨(chàng) 嗟乎(jiē) 鸿鹄 (hú) 闾左( lǚ ) 戍適(zhé) 罾 (zēng) 烹食(pēng) 间令(jiàn) 篝火(gōu) 忿恚(huì)笞 (chī) 毋 (wú) 袒右(tǎn) 蕲(qí) 徇(xún) 柘 (zhè)
谯(qiáo) 弗胜(fú) 车乘(shèng) 社稷(jì) 长吏(zhǎng) 铚(zhì)
二、 作者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南)人。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公元前91年完成《史记》创作。
三、 课文注释及译文、分析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 少时,尝 与人佣耕,
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吴广是阳夏县人,表字叫叔。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
辍 耕 之 垄上,怅 恨 久 之,曰: “苟富贵,
(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边高地(休息),怅然叹息了好长时间以后,对同伴们说:“有朝一日有谁富贵无相忘。”佣者笑 而应曰:“若 为 佣 耕,何 富 贵 也?” ]
了,可别忘记咱穷哥儿们。”同伴们笑着回答他:“你给人家耕地当牛马,哪里谈得上富贵啊!”
陈涉 太 息曰:“嗟乎! 燕雀安知 鸿 鹄 之 志 哉!”
陈胜长叹一声,说:“唉! 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凌云壮志啊!”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 適戍 渔阳, 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
秦二世皇帝元年7月,征召穷苦的平民去驻守渔阳,九百人临时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
皆次当行, 为屯长。 会 天 大 雨, 道不通,度已 失期。 失期,
都被编入这支队伍,并担任小队长。恰巧碰上天降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
法 皆 斩。 陈胜、吴广 乃谋曰: “今 亡 亦 死, 举大计
按秦王朝的军法,就要杀头。陈胜、 吴广在一起商量,说:“如今逃跑(抓了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
亦死; 等 死,死 国 可乎?” 陈胜曰: “天下 苦秦久矣。
是死;反正都是死,倒不如为国家而死,这样好吧?”陈胜说:“全国人民长期受秦王朝压迫,痛苦不堪。吾闻二世少子也, 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 故,
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该立为国君,该立的是长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劝谏始皇的
上 使 外将兵。 今 或闻 无罪, 二 世 杀 之。 百姓多
缘故,始皇派他到边疆去带兵。最近传闻说,并不为什么罪名,二世就将他杀害。老百姓大多
闻 其 贤, 未 知 其 死 也。 项燕为楚将, 数有功, 爱士卒,
听说他很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项燕担任楚国将领的时候,(曾)多次立功,又爱护士卒,
楚人怜之。 或以为 死,或 以 为 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楚国人很爱怜他。有人认为他战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走了。 如今假使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
为 天 下 唱, 宜 多 应 者。” 吴广 以为 然。 乃行卜。
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二人)于是
卜者知其 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 有 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
去算卦。那算卦的人知道他俩的意图,说:“你们的事都能办成,能建功立业。不过你们还是去问问
陈胜、吴广 喜, 念 鬼, 曰: “此教我 先威众耳。”
鬼神吧!”陈胜、吴广很高兴,又考虑卜鬼的事,终于悟出:“这是教我们先在众人中树立威信啊。”
乃 丹 书 帛 曰“ 陈胜王”,置 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
于是用朱砂在绸条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再把绸条放进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士兵买鱼回来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 间 令 吴 广 之 次 所 旁
烹食,发现了鱼肚子里的绸条,自然就诧怪这事了。(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潜藏在驻地附近丛林里
丛 祠 中, 夜 篝 火, 狐 鸣 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
的神庙当中,天黑以后点上灯笼(装鬼火),装作狐狸的声音,向(士兵们)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
卒皆夜惊 恐。 旦日, 卒 中 往 往 语, 皆 指 目 陈 胜。
士兵们一整夜既惊且怕。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看陈胜。
吴 广 素 爱 人, 士卒 多 为用者。 将 尉 醉, 广 故
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那天)(两个)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
数 言 欲 亡,忿 恚 尉,令 辱 之,以激怒其众。尉 果 笞广。
再三地提出要逃走,惹他们发火,让他们责罚他,借此来激怒士兵。那军官果然鞭打了吴广。
尉剑挺,广起,夺 而 杀 尉。陈胜佐之,并 杀 两 尉。
军官(刚)拔出剑来,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来杀死了他。陈胜协助吴广,一齐杀了两个军官。
召 令 徒 属 曰:“公 等 遇 雨, 皆 已 失 期,
陈胜把众戍卒召集起来,宣布号令,说:“各位(在这里)遇到大雨,都超过了规定到达渔阳的期限,
失 期 当 斩。藉 第 令 毋 斩,而 戍 死 者 固 十 六 七。且 壮 士 不 死
过期就要杀头。即使仅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再说,大丈夫不死
即已,死 即 举 大 名 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
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众戍卒齐声应道:“愿恭敬地
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 民 欲 也。袒右,
听从您的号令。”于是冒充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为的是顺从百姓的愿望。大家露出右臂
称 大 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作为义军的标志),打出大楚的旗号。(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那两个军官的头祭祀天地。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起义军(首先)进攻大泽乡,占领该乡后接着进攻蕲县。攻克蕲县后,
乃 令 符 离 人 葛 婴 将 兵 徇 蕲 以 东。 攻銍、酂、苦、柘、谯 皆下之。
就派符离人葛婴带兵攻取蕲县以东的地方。(陈胜自率主力)攻打銍、酂、苦、柘、谯等县,都拿下
行 收 兵。 比 至 陈, 车六七百乘, 骑千余, 卒数万人。
来了。一路上收编人马。等打到陈县的时候,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马一千多匹,士卒几万人。
攻陈, 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
进攻陈县时,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城中,只有守丞带兵在谯门中应战。起义军(一时)不能战胜,
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不久)守丞被人杀死,大军才进入陈县。几天后,陈胜召集当地的乡官和有声望的人共同商讨大事。
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
这些人异口同声地说:“将军您亲自披甲上阵,手拿武器,讨伐残暴无道的秦国,恢复楚国的社稷,
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 为 张 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
论功应当称王。”于是陈胜被拥戴称王,对外宣称要复兴楚国。这时,各郡县受秦朝官吏压迫的人
皆刑其长吏,杀 之以 应 陈 涉。
(都纷纷起事),惩办当地的长官,把他们杀死,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四、 一词多义
1之 去、往,动词 辍耕之垄上
补足音节,无义 怅恨久之
的,助词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他,代词 楚人怜之
2会 适逢,恰巧遇到 会天大雨
集会 与皆来会计事
3书 书写,动词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字条,名词 得鱼腹中书
4将 统率,动词 上使外将兵
将领,名词 项燕为楚将
5数 屡次(shuò) 广故数言欲亡
几(shù) 卒数万人
6次 编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7行 行军途中(xíng) 行收兵
行列(háng)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8为 做 为屯长
向 为天下唱
成为 士卒多为用者
修筑 为坛而盟
9比: 等到 比至陈
并列,接近 天涯若比邻
10乃: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于是,就 陈胜乃立为王
你的 家祭无忘告乃翁
五、 通假字
1“適”通“谪”贬谪,这里是强迫的意思。
2“唱”通“倡”首发。
3“以”通“已”已经。
4“被”通“披”穿。
六、 词类活用1 名词作动词
大雨:这里是“下大雨”的意思。
② 罾:渔网,这里是“用渔网捕”的意思。
③ 篝:笼,这里是“用笼罩着”的意思。
④ 目:眼睛,这里是“用眼睛示意”。
2 形容词作名词
① 坚:坚固的铁甲② 锐:锐利的武器
3 名词作状语
① 丹: 用丹砂例句: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② 狐鸣:像狐狸嗥叫的凄厉的声音
4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① 苦秦:以秦国的统治为苦
② 怪之:认为这件事奇怪 
5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忿恚:使……恼怒
七、 古今异义
1 怜 古义:爱戴 今义:怜悯
2往往 古义:到处 今义:副词,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3会计 古义:集会议事 今义:监督和管理财务的工作或从事该种工作的人员
4 亡 古义:逃亡 今义:死亡
5 间 古义:暗地里 今义:中间,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 快乐套餐
一、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怅恨 ( ) 辍( ) 耕 忿恚( ) 鸿鹄( )
適戍 ( ) 车乘( ) 篝火( ) 鞭笞( )
以数谏故( ) 上使外将兵( ) 二世少子也 ( ) 陈胜王 (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 若为佣耕  2 会天大雨 3 今亡亦死 4 或以为死
三、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
A 楚人怜之 B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四、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1〗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1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
苟富贵( ) 会天大雨( ) 楚人怜之( ) 为天下唱( )
2 下面语句中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怅恨久之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先天下之忧而忧
3 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若为佣耕 曾不若孀妻弱子 B 项燕为楚将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C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秦灭韩亡魏 D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广故数言欲亡
4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B发闾左適戍渔阳——
C等死,死国可乎—— D吴广以为然——
(二)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吴中人子弟皆已惮籍矣。(《史记·项羽本纪》)
1 给下面的字注音并释义。 A戮 B 俱 C 惮 D 族
2 《陈涉世家》中, 一句抒发了千古志士之胸臆,此文中 一句表达了项羽的抱负理想,被人称颂,“史公极力描写。”
3解释下列句中带点字
A其季父项梁( )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 B学万人敌( ) 项梁怒之( )
C 去学剑( ) 又不肯竟学( ) D梁以此奇籍( ) 与籍避仇于吴中( )
4概括本段内容 叙项羽叔侄起义前的生活经历。
参考答案 一、chàng chuò huì hú zhé shèng gōu chī shuò jiāng shào wàng 二 1若,你 2会,适值,恰好遇到 3亡,逃跑 4或,有人 三、“怜”,古义为“爱戴”,今义为“怜惜”; “间”jiàn 古义为“私自,偷偷地”,今义为“中间,一定的时间,空间”;“亡”,古义为“逃跑”,今义为“死亡”。四、(一) 1A 苟:如果 2 A项“之”为音节助词,补足音节,无实义;;B、D两项的“之”均为结构助词,“的” C 两个“之”均为动词,“到”、“往”。 3 A项中的“若”,一为代词“你”,二为介词“如”。B项中的“将”,一为名词“将领”;二为动词“率领”。C项中的“亡” ,一为动词,“逃跑”;二为动词,“灭亡”。 D 均为“屡次、多次”之意。4 A 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B 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C 同样是死,不如为国事而死 D 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 (二) 1 A lù;杀 B jù;都 C dàn;害怕 D zú;灭族 2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彼可取而代也。” 3 小叔父 被 抵挡 助词,不译 前往 终,完成 认为奇异 躲避 4 叙述项羽叔侄起义前的生活经历。
 22.唐雎不辱使命
探究指导
一、 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唐雎 (jū) 弗敢(fú) 怫然(fú) 徒跣(xiǎn) 以头抢地(qiāng) 谕(yù)
韩傀(guī) 休祲(jìn) 缟素(gǎo)色挠(náo) 熠熠生辉(yì)
二、 作者简介刘向(公元前79~前8;一说公元前77~前6),西汉学者、文学家。刘向的散文叙事简约,论理畅达,从容不迫,在舒缓平易中显深沉恳切的感情。
三、 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篇。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载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史实,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四、 文章主旨文章通过记叙唐雎出使秦国,与秦王进行外交斗争的经过,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文章也揭露了秦王的骄横欺诈,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
五、 课文注释及译文、分析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 安陵君说:
“大王加惠,以 大 易 小, 甚 善; 虽然, 受地于先王, 愿 终 守 之,
“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 很好;即使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弗 敢 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这一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
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 秦 灭韩 亡 魏,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 不 错 意 也。
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今 吾以十倍之地,请 广 于 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
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 陵 君 受 地 于 先 王 而 守 之,虽 千 里
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
不敢易也, 岂直五百里哉?”
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来交换)呢?”
这一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这是斗争的第一个回合。
秦 王 怫 然 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气势汹汹地发怒了,对唐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秦王说:“天子发怒死人百万,血流千里。” 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此 庸 夫 之 怒 也,
“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
非士之怒也。夫 专 诸 之 刺 王 僚 也,彗 星 袭 月;聂政之刺 韩傀也,
有胆识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
白虹贯日; 要离之刺庆忌也, 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击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
怀 怒 未 发, 休 祲 降 于 天, 与 臣 而 将 四 矣。 若士必怒,
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
伏尸二人, 流 血 五 步, 天 下 缟 素,今 日 是 也。”
有胆识的人要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
挺 剑 而 起。
(于是)拔出宝剑站起来。
这一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这是第二回合,斗争的高潮。全文重心,详写。本段可分两层。一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秦王的骗局既被揭穿,炫耀武力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于是进一步用战争进行恫吓,极力描绘由“天子之怒”引起的战争的可怕场景。二 (……挺剑而起”):唐雎毫不示弱,以“士之怒”进行反击。
秦 王 色 挠,长 跪 而 谢 之 曰:“先 生 坐!何 至 于 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
而 安 陵 以 五 十 里 之 地 存 者,徒以有先生也。”
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 这一段,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胜利。斗争的结局。
六、 写作特色1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2运用对比和衬托来刻画人物。
七、 一词多义
1使:派遣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出使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于:从 受地于先王
到: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3以:用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凭借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把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因为 徒以有先生也
4徒 空 这里引申为光着亦免冠徒跣
只 徒以有先生也
5者 的人 以君为长者
的原因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6之 的,助词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八、 通假字
1 “错”通“措”施行,置办。
2 “仓”通“苍”青色。
九、 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缟素:白色丝织物,指丧服。这里是“穿丧服”的意思。
2 数词作动词
四:这里是“成为四个人”的意思。例句:(专诸、聂政、要离)与臣而将四矣。
十、 古今异义
虽然 古义:即使这样(两个词) 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例句: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十一、 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例句: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例句: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者,……也”判断句标志。“皆”,副词,表判断语气。
2 倒装句状语后置例句:受地于先王“于先王”是状语,译文: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例句:休祲降于天“于天”是状语。译文:吉凶的征兆从上天降示。
快乐套餐
一、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怫然( ) 以头抢地( )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