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29*满井游记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 29*满井游记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2

《满井游记》教案13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导入:
张岱曾经说过:“古人记山水乎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则袁中郎”
以张岱所说的上面这句话,导入新课,学生结合注释介绍作者
老师说目标:
1、
2、
学生竞赛断句:
1、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流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2、山峦为晴雪所洗……始掠也
老师激励评价,以采访学生的形式引了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
学生去掉“之”字读两句话,学生谈感觉
有的说感觉不通顺 有的说不自然
老师明确:文言文朗读的技巧与方式
再找学生读上面两句话
针对学生朗读错误学生进行点评
师赞扬
小组合作朗读全文,每人选择一段或一部分进行小组朗读,注意纠正字音
疏通文意:
同位一人一句互相翻译全文,有不明白的可以问老师
大屏幕展示“于时冰皮始解……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学生自由翻译
一学生提问 一学生回答
“柳条将舒未舒”一句的翻译
老师请学生逐句翻译 第1句翻译后 老师补充“花朝节”的典故并提问“现在为什么不过花朝节了?”
学生自由谈自己的看法,老师谈自由的看法:“是不是现在人们过于注重与人有关的节日,而忽视了与花有关的节日?”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这种感觉“拘束”
“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老师提问“为什么是天鹅?”此时袁宏道的感觉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轻松愉快(大屏幕展示)
学生点评
师提出这个问题:“一望空阔”能否换成“一望无际”?
学生回答,师点评 明确:
学生读句子,然后齐读此句
他一路行来,看到了哪些景物?师问
学生快速反应,师没有过多牵扯
强调袁所发出的感慨:
 
大屏幕展示:假如你就是脱笼之鹄,你最想在作者笔下的哪种景物中驻足流连?为什么?(选定句子后,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在脑海里把文字变成画面)
学生反应不大,师展示自己的例子:
“麦田…………许”:我最想在那一望无际的麦田中盘旋因为浅绿的麦苗已经从微润的泥土中探出头来,像短短的马 一样微风吹来,麦田变成了一匹飞驰的骏马,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老师提醒学生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自己的成果
学生展示:
师提问:“袁为什么将山比喻成少女呢?”生回答:“因为山在春天是初生的,有着像少女一样的活力”
师又问“他用心感受自然,他把山水视为知己,为什么我们只发现山的高大?”
生答:“因为我们没有被困”“因为我们是忙碌的”师评:“忙是心走了”
生激情回答,文笔很美,想象力丰富
屏幕展示:
换成这样好不好:
于是冰皮始(已)解,波色乍(既)明,鳞浪屋屋,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学生回答
师从爱美导入学生要充满希望地读文章,一生读
师评价
还喜欢哪句?
生回答 师点评
师问“哪些字能看出动物们悠然自得?”生回答:鱼虾 “喝”与“吸”的区别
作者为什么能感受到动物的心情?
 
师总评:“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的‘乐’,同学们读出这句话的‘乐’”
师指导朗读:带着表情来读,带着情绪来读
生主动要求阅读 
继续说喜欢哪句话
师说自己喜欢的句子
生齐读师喜欢的这句话,师建议学生们晃着身体和头来读
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段文字
一女生读 很有感情
师总结
结合中郎文章“出自灵窍,吐于慧舌,写于颖,潇潇泠泠足以荡涤尘情”的评价,问袁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讨论后回答
大屏幕展示:袁宏道情况“袁宏道,25岁中进士,不愿做官,请假归家又与兄宗道……”
回应为什么是“鹄”不是“鸟”?
学生结合作者情况回答
小结全课:
认为是一种回归,大屏幕展示一段文字对袁宏道的文章进行评价,配乐
 
总评:这节课环节设计新颖,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有所创新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对学生朗读的指导,并能将朗读贯穿整篇文章,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比较到位在学生翻译文本时,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指导,特别是通过换字的形式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明确这些词语的特殊作用
自主性活动设计较到位,学生活动到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主动性,在活动中将一些重点内容也贯穿于其中,使学生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整堂课老师注重了首尾呼应,前面提出的问题,注意了后面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