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满井游记
明 袁宏道
满井,是地名,在北京东直门外东北三里,明清两朝是京城近郊的一个风景区。因有一口古井, “井高于地,泉高于井,四时不落”而得名。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 “公安派”的创始者,他的山水游记很著名。作品多写闲情逸致,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
“公安派”在创作上坚决反对摹拟古人,强调写自己所想所感的东西,他们的作品,文字清新活泼,文笔秀逸,意趣盎然。
燕地寒 花朝节 辄返
廿二日 倩女之靧面
脱笼之鹄 浅鬣寸许
罍而歌者 红装而蹇者
呷浪之鳞 以游堕事
恶能无纪 髻鬟
yān
zhāo
zhé
niàn
hú
jì huán
huì
liè
léi
jián
huī
xiā
wū
咬
文
嚼
字
听读课文,把握文意
1、注意朗读的气势、韵味、节奏及停顿。
2、对照注释,概说本文主要内容。
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1 、朗读时注意语速、停顿、重音、节拍。
2、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意。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各句:
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
2、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3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4、柳条将舒未舒
时间:
花朝节后廿二日
地点:
满井
人物:
“我”与数友
起因:
天寒,局促一堂之内,欲出
不得,廿二日天稍和。
经过:
心境“若脱笼之鹄”,尽览初春
水光山色,饱览游人怡然之情。
结果:
发出感慨。
游
整体感知
结构内容
本文以优美清新的语言描绘了郊外满井初春秀丽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闲适意趣。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
第三部分(3)
1、第一段中景色的特点是什么?
(用一个字概括)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寒
2、第一段中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分别是哪些句子?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
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 行,未百步辄返。
3.课文抓住哪些景物,通过哪些关键字词来表现季节特征?
开动大脑,认真思考吧!
天
(稍和)
水
(冰皮始解,清澈见底)
山
(为晴雪洗,鲜妍明媚)
柳条
(将舒未舒,柔梢披风)
麦田
(浅鬣寸许)
游人
(泉而茗 罍而歌 红装而蹇)
鱼鸟
(悠然自得,皆有喜气)
4、本文的主旨句是
哪一句?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主旨)
5、鱼鸟的特点是什么?(用原句)
6、请你猜游人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7、作者说“城居者未之知也”,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
景物描写
抓住景物的特征
特别是抓住景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的特征,用准确、鲜明、形象的语言,把它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根据情来写就有生气,情置于景物描写之中才显得有韵味。
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透出满井早春的芬芳气息和勃勃生机。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使用白描手法勾勒事物时,要求作者用简炼笔触,对所描写之物的特征、状貌作真实的勾画。这种表现方法,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而形象却鲜明如画。
本文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使所写景物形象生动可感。
写作背景
袁宏道无意于仕途,他在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就中了进士,但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在登临山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万历二十六年(1598),他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的信,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教授。
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终日又得和拜谒酬答打交道了,这使他颇感苦闷,更使他感到苦闷的是有政见却得不到申诉。好在袁宏道所担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暇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再读课文, 感受意境美,体会作者写景的妙处。
鱼舟唱晚.WAV
1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雨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蕊间,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3:春歌 南朝乐府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
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
说说下面三首诗歌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什么景色?
拓展训练:
作
业
自
助
餐
1、背诵课文。
2、就自己在生活中的游览,仿照本文的风格写一篇游记,要求语言简练,写出独特的感受,在行文中注意运用修辞手法和景物描写方法。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