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28 醉翁亭记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 28 醉翁亭记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2

《醉翁亭记》》教学反思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作者:曾庆霓

    课堂教学活动是非预设的、动态变化的。即使教师备课再充分,也难以预想到课堂上会出现的形形色色的情况和事件。而这些变化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可贵的资源,因势利导,组织起适合学生参与的创新的教学活动,使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的、生动的画面。
    语文教学中,阅读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阅读一篇文章,领会其精髓,必须要解读重难点,把握主旨。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只有结合行动实践研究的方法与实践理论,必须在备课中准确掌握文中信息焦点,以点带面,鼓励学生发散思维,逐步引导学生把握全篇,领悟主旨。只有这样才是有效教学,才是一名真正的有效教师。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含蓄隽永,脍炙人口。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最感兴趣的似乎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个名句,至于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复杂情怀,却很难把握,而这恰恰是深层次解读此名文之关键。所以,本文的信息焦点就集中在“醉翁之意何在”上。
为此,我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师:请同学们结合全篇好好思考一下,“太守醉酒”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生:我认为是太守年事已高,不胜酒力。因为课文第一段中明确写道,太守“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师:有道理。
  生:我觉得太守是陶醉于美不胜收的山水光之中了。试想,他身为文人,多情善感,面对着“林壑尤美”的“西南诸峰”,面对“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面对着“水声潺潺”的酿泉,面对着“晦明变化”的山间朝暮,又置身于翼然临泉的醉翁亭子里,怎能不心醉神迷,忘乎所以?风
  师:很精彩。
  生:我看是太守为自己的“政绩”而高兴。
  师:有眼光,请把你的话完整地说出来。
  生:欧阳修身为滁州的父母官,看到治下的百姓“歌于途”,“休于树”,扶老携幼,衣食无忧、悠闲怡然地游乐于山野之间,自然为自己“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兴奋不已。
  师:很好,很好,请同学们继续分析。
  生:我觉得还与宴会的丰盛热闹和众宾客的热情劝酒有关,“酒逢知己千杯少”,太守心情愉快、尽情畅饮,结果酩酊大醉。
  生:我补充一点,太守醉酒与他是这次宴会的主人有很大关,与他真诚待客有很大关系。
  生:我认为以上都不是太守“醉”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他其实不开心,有点借酒浇愁的意思,而心情不好的人往往容易醉。
  师:很有见地。请谈谈你的依据。
  生:文章尾段有一句,“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我认为,欧阳修在这里想说的意思是: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师:那么,请你说说太守的真正想法是什么?            
  生:从文章的背景中可知,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直谏被贬,从“中央”高干——枢密副使被降为“地方”小官——滁州知州,由繁华的京城被逐至乡野,仕途失意、政治抱负搁浅,他心情郁闷难遣,只好寄情山水,借酒浇愁。
  生:我认为不是借酒浇愁,因为借酒浇愁往往是颓废者的表现,而欧阳修在滁州显然是政绩卓著,深得民心。一个无所事事的颓废之人是不可能干出这些业绩的。我倒觉得这是“他官小一身轻”,解脱了朝廷羁绊、束缚,远离了小人、谗言,因而无拘无束、一醉方休。这才真实地展示了他的文人天性。
   师(总结):同学们发言都有道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文章进行了挖掘和拓展。尤其可贵的是,大家能充分利用手头的资料,能充分联系上下文,对作者的心情怀进行较为准确的分析。 那就是太守抑郁中有欣慰,失意里有悲哀。令人肃然起敬的是,他郁闷但不颓废,失意却有作为。总之,太守醉酒有文章。可以说,本文明显有别于一般的山水游记。因为其中蕴涵着作者深刻的仕途体验,浸润着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怀,耐人咀嚼、意味深长。
案例反思与分析求证:
本节课,教师只提了一个问题,但是,在范围上,带动学生思考了全篇;在深度上,引领学生挖掘出了课文主旨,达到了以点带面、纲举目张的效果。通过这节课的尝试,我认为,寻找信息焦点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对于我们突破难点,把握主旨,有很大的帮助。当今社会,交流信息已成为现代社会交际的基本内容,处理信息已成为学习、工作甚至娱乐须臾不可离开的任务,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地搜集、处理、交流、整理信息的过程,所以必须在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基础上,缩小范围,寻找信息焦点,才能明确方向,准确把握全文精髓所在。何谓信息焦点?指的是课文中凝聚全部思想内容的关键部分。篇有篇的信息焦点,段有段的信息焦点,句子也有句子的信息焦点。寻找信息焦点的目的在于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它具有三大功能:(1)扩展功能。由于信息焦点与阅读客体中和各信息均能取得意义上的联系,所以,引导时扣其关键点,散发开去,便能辐射全局。(2)活跃思维功能。由于信息焦点因文而异,可能在阅读区开头,可能在阅读区结尾,可能在阅读区中间;可能是一句话,一个词,一个段落,也可能是一幅插图。因而抓信息焦点建构导悟思路可多形式多角度,灵活多样,既可指导顺向阅读,又可导逆向阅读,还可以展开跳跃式阅读等。这就给学生各种新异刺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导向功能。由于信息焦点有的是内容的凝聚点,有的是思想感情的抒发点,有的是表达方式的启示点,因而抓信息焦点导悟可使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方式。
 由理论走向实践不是一个新的课题,但是在进行素质教育和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今天,它却具有其新意。如果让大家来说如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每人会谈出不少,但多半是处于理论层面,严格来讲基本上是脱离实际的“空谈”,如果让大家有准备来谈,会谈的更多。教育家之所以能成为教育家是因为他们有深刻的实践基础,能讲出深刻的教育理论隐藏在教育实事背后的东西来,让人看到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教育事例。而我们教师现在所谓的教育理论大都是“想象”中的东西较多,基本上是属于推断性质的东西,而没有基本的实践根基。只有通过教学的实践研究,我们才能清楚看到检验我们的教学效果是什么。理论抽象性太强,我们不应该只教会学生理论,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依靠理论去实践。教学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只有实践才能检验我们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因此,要想使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必须加强教学管理,特别是对教学实践指向的管理,让教师心中都有一个统一的方向。所以,我们必须由理论走向实践。
课堂中学生的头脑不是一块白板,他们对知识的学习往往是以自己的经验信息为背景来分析其合理性,而不是简单地套用。因此,关于知识的学习不宜强迫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满足教条式的机械模仿与记忆,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确定了的东西让学生无条件地接纳而应关注学生是如何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经过新旧经验相互作用而建构知识含义的。
无论是哪一种理论,关键是看你能不能潜心学习和揣摩,并不断地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作为一个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拥有教育理论和过硬的业务水平,让学生佩服,并能用诚挚热烈的情感去热爱、尊重、信任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真正达到师生心心相印、心理相知,让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敬。“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感到老师可信赖时,他们的心灵才会打开,教育才会奏效,才会使我们的课堂丰富多彩。
学习了这些教育理论后,对于如何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工作中的烦恼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一个人工作多年以后,或多或少的会产生职业倦怠感,而这些教育理论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对自己也是一种鼓舞,这真如雪中送炭。有人说“空洞的教育理论”,我很不赞同,教育理论一点都不空洞,关键是看你能不能潜心学习和揣摩,并不断地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只有掌握各种教育理论,我们才能做课堂改革的先行者。我们的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才会有创新。
    由此看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并不是以传授知识为单一目的的简单过程,它必须依据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站在高角度上多侧面设计并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完成课堂教学的最根本任务:培养具备扎实基础、掌握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的新一代高素质人才。
以上就是我将“当代国外教育教学理论——当代国外教育教学理论、布鲁纳结构课程理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相关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得到的一些体会。进行有效教学是我们的责任,成为一名有效教师是我们教师的本分,今后我将为之而继续探索,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力争成为一名当之无愧的研究型、学者型、专家型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