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28 醉翁亭记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 28 醉翁亭记

  • 格式:  PPT
  • 大小:  1.99M    33张
  • 时间:  2015-02

同类资源

《醉翁亭记》ppt课件(33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醉翁亭记》ppt课件(33页)《醉翁亭记》ppt课件(33页)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碑刻
结构
背诵
朗读
注释
揣摩
练习
作者
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江西吉水人。他4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10岁能作诗赋,21岁中进士。欧阳修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谥“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
简介作者
宋仁宗(1045)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辨,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知州。被贬后,他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
写作背景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唐宋八大家
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环:环绕、围绕
语气词表判断,是
山谷
表并列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山之僧智仙也
山上(名词)
沿山路(名词作状语)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的翅膀一样(状语)
说出
命名
不能名其一端也



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意有所及
每有会意
心思
意旨
情趣
语气词,于
莫得遁隐
忘怀得失
能够
得到的
领会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表顺承
云归而岩穴暝
回去
聚拢
目似瞑
闭眼
昏暗
暮而归
野芳发而幽香
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
征发
开放
佳木秀而繁阴
蔚然而深秀者
秀丽
发荣滋长
风霜高洁
而年又最高

高爽
水落而石出
泻出于两峰之间
出来
显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
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表过渡
黄发垂髫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
停止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
者,太守宴也
表顺承
表并列
酿造
前者呼
前面
在前面(名作状)
摆放
宴客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
(介词)
挂在(动)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离开
表转折
以……为乐
太守自谓也

为,是
环绕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边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个山间飞泻下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是醉翁亭。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很少就醉,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游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而寄托在酒罢了。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风高霜洁,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在出游啊。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酒宴上的乐趣,没有管弦乐器(助兴),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杂乱交错,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在快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第四段中乐有哪三中情境?
本段中“乐”的三种情境是“
一、禽鸟之乐;
二、游人之乐;
三、太守之乐。
下列句中的“乐”字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太守

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趣 乐趣

乐趣 以……为乐 快乐
1亭周边
环境:
琅玡山
醉翁亭
酿泉
环滁皆山
1亭名
由来:
作亭者
名之者
命名之意
2写景:
朝暮之景
四时之景
乐无穷
(作结)
3游、宴:
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
4归去:
太守归而宾客从
游人去,禽鸟乐
4点题:
太守之乐其乐
乐-醉
(与民同乐)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
醉翁之意在于山水。
乐于心而寓之酒也。
品味以下四句话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本文以“乐”为线索

作者是怎样步步深入、表现
“与民同乐”的 主旨的?
山水之乐
四时之乐
滁人游之乐
宴酣之乐
禽鸟之乐
山林之乐
太守之乐
(游宴之乐)
滁人游说明百姓和乐,太守才能尽情享受这“山水之乐”,体现了文章“与民同乐”的主旨。
第三段把“太守宴”放在“滁人游”之前写好吗?
本文都写了谁的“乐”?
禽鸟乐、滁人乐、众宾乐、太守乐
负者歌于途……
从太守游而乐、宴酣之乐
山水乐、宴酣乐、乐民之乐
你从滁州百姓之乐中间有没有感受到太守之乐?如何理解太守的“乐其乐”?
滁人欢乐情形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滁人游”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兴高采烈出游,可见他们生活安定富足,这是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直接关系的。太守是为此而乐。能与民同乐,也是他的政治理想。
作者自号醉翁,以醉翁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如何看待他的醉?他的“醉”与“乐”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纵情林木,醉意山水,这是作者的真意。他的“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在于“乐民之乐也”(与民同乐)。宋仁宗庆历五年,范仲淹等推行“庆历新政”失败,相继被贬职。欧阳修因上书为他们辩护,也被贬职为滁州知州。“庆历新政”的失败,使北宋丧失了一次变法图强的机会。欧阳修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体现了儒家的传统思想。所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更在乎“与民同乐”。
本文 成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
水落石出
觥筹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