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第28课 醉翁亭记
【预习学案】 班级 姓名
一、初读课文,把握以下内容
1.熟读课文,注意文中“也”“而”的作用,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感情。
2.借助注释、工具书,试自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成语。
3.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试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文学常识
欧阳修,字 ,号 ,晚年又号 ,北宋卓越的 、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创作实绩灿烂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
三、字斟句酌
1.给下列字添加注音
滁( )壑( )琅琊( )( )潺( )僧( )辄( )暝( )伛偻( )( )洌( )蔌( )弈( )觥筹( )( )翳( )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⑴环滁皆山也 ⑵ 蔚然而深秀者
⑶山行六七里 ⑷伛偻提携 ⑸饮少辄醉
⑹杂然而前陈者 ⑺非丝非竹
3.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④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⑤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⑥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⑦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四、下面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欧阳公记①成,远近争传……凡商贾②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③,以赠官,可以免税。 注:①[记]指《醉翁亨记》。 ②[商贾]商人。 ③[关征]查税征税。
我的预习困惑:
八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第28课 醉翁亭记
【课中导学】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文言语感能力。
2.掌握文中的实词及“也”“于(乎)”“之”“而”等虚词的意义及用法;积累文言知识。
3.理清文章脉络,学习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感受文章意境美。
4.了解作者生平及其文学成就;学习作者身处逆境仍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过程
1.由小组汇报预习情况,展示交流预习成果;提出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并加以明确。可根据预习反馈情况,适当修订学习目标。
2.采用多种方式诵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3.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解决词句疑难的基础上疏通文意。可按照读—译—讲的步骤进行,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内集体解决,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
4.复述课文,注意把握文章重点。学生评价。
5. 合作探究
⑴亭名是怎样得来的?太守为什么自号曰“醉翁”?
⑵第一、二段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几幅图画?再读写景文字,体会太守“山水之乐”。
⑶第三段写游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试为每幅画面拟个标题;朗读并体会太守之“乐其乐”。
⑷文中怎样写滁州百姓之乐?
⑸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
⑹探究太守醉的原因。
⑺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而自号“醉翁”。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6.精讲点拨:
小组提交前面环节中遇到的疑难,教师精讲点拨,注意归纳、总结,以升华提高。
三、总结
【课堂达标】 班级 姓名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5分)
名之者谁 之: 晦明变化 晦: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 临溪而渔 渔:
醒能述以文者 以: 而乐亦无穷也 穷:
野芳发而幽香 发: 伛偻提携 提携:
已而夕阳在山 已而: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
二、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三、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1分)( )
A.环滁/皆山也 B.而乐/亦无穷也 C.负者/歌于途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四、填空题(6分)
1. 《醉翁亭记》是宋代散文名篇,历来被视为欧阳修代表作之一,虽题为“醉翁亭记”,但用于正面描写醉翁亭的却又只有六个字,这六个字是“ ”
2.文中有句话奠定了全文抒情的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是:
3.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
, , 。
4. “乐亦无穷”的原因是什么:
5. 文中“伛偻提携”所指的两类人是 ,在《桃花源记》一文中则是用“ ”来指代。
6.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形容众宾客饮酒的欢乐场面的成语是:
7. 将“醉”与“乐”统一起来,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8. 当我们说某人做一件事,其真实目的并不在此的时候,常化用《醉翁亭记》中的名句:“ ”
五、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所谓“六一” ,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琴、一局棋、一醉翁。结合本文的学习,谈谈作者的思想性格特点。(2分)
六、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能有所作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分)
【巩固练习】 班级 姓名
一、文言词句(21分)
1.下列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作亭者谁(… …的人) B.山间之四时也(的)
C.行者休于树(从) D.颓然乎其间者(他们,他们的)
2.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词语(18分)
①归 a.云归而岩穴暝( )b.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完璧归赵( )
②乐 a.山水之乐( )b.太守之乐其乐( )c.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③名 a.名之者谁( )b.有仙则名( )c.卷卷有爷名( )d. 不能名其一处( )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宇,完成3—7题(29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3.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6分)( )( )
A.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童趣》)
C.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会宾客大宴(《口技》)
D.山间之朝暮也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E.野芳发而幽香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译文:
5.“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 (2分)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思? (5分)
6.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5分)
答:
7.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3分)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