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26 小石潭记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 26 小石潭记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2

《小石潭记》教案5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教例简述] 

这是高永祥老师的一个教例(详见《语文教学之友》1993年第8期)。 

教师的发现:文中所描绘或明或暗的景物与“小石潭”的“石”相关联,特别是人的心境与“石”为联系得更紧。 

教学设计的策划:以“石”为线,串起对课文的阅读理解。 

教案实施: 

教师: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请说明理由。 

学生甲:“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影布石上”这些句子写了“石”。 

学生乙:甲同学讲的是明写“石”的句子。我觉得“其岸势犬牙差互”这句是暗写“石”。句子中的“犬牙差互”不仅摹出了两岸的形,而且描绘出了两岸的神。 

学生丙:“闻水声,如鸣佩环”也写了石。如果“潭”不是“石潭”,它能发出这么悦耳的声音吗? 

学生丁:“凄神赛骨”也写了“石”。我看文中的“寒骨”除了寒气刺骨的意思处,还应有“石”冰凉刺骨的意思。 

…… 

师:文中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全石以底”、“卷石底以出”说明这个“潭”的确是个“石潭”。“如鸣佩环”形容声音嘹亮,说明“石潭”的不一般。“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形态。“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水的清澈透明。“凄神寒骨”不尽是石的冰凉,不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优伤、悲凉的心境。 

   

[评析] 

严格地讲,上述的内容只是一个教学的片段,若以以此来处理《小石潭记》的教学,显得比较单薄。 

但教者的这种发现,这种教学设计可以引发我们深层次的联想。 

联想之一: 

教者在此教例中使用的,是一种“整体赏析”的导读法。 

此法适用于精美的短篇。其特点是或从点,或从线,或从面的角度发现课文中能够构成一个“集合”的知识板块,然后巧妙设计教学题,引导学生进行咀嚼、体味,从整体上去感受课文的美点及思想内容。 

比如《小石潭记》,还可以牵出很多线条,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赏析。 

①《小石潭记》中的“水”。 

②《小石潭记》中的“动”与“静”。 

③《小石潭记》中的“对比”与“烘托”。 

④《小石潭记》中的“景”与“情”。 

⑤《小石潭记》中的“镜头”与“画面”。 

⑥《小石潭记》中的写景短句。 

⑦《小石潭记》中的“乐”与“凄”。 

⑧《小石潭记》中的“清”。 

联想之二: 

教师对教材有独到的发现,是一种境界;教师在教学中若能点拨学生建立“发现”的意识,积聚“发现”的勇气,学到“发现”的技能,则又是一种境界。教师除了引读、讲读,还应特别注意“教读”,特别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本领。 

比如前述教例,教师若能利用些许时间,告诉学生这“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读法叫做“整体赏析”法,且点拨给学生一些整体阅读赏析的角度和方法,那么,这个教例就可以称之为“具有画龙点晴之妙”的好教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