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制作:不系舟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人,著名诗人。
他生活的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许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辞去官职,躬耕僻野,过着简朴的归隐生活。
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上级派一官员到彭泽视察,有人深知此事马虎不得,劝陶渊明好生准备,不料陶渊明却说“我不能为五斗米俸禄,卑躬屈膝,向乡里小儿弯腰行礼!”当即脱去官服,辞官回老家去了。从此不再做官。后世用“不为五斗米折腰”表示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名利奔走逢迎。
不为五斗米折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的作品语言朴素,自然优美,一反六朝时代追求华丽堆砌的文风,在思想、艺术性上都对后代文学有很大影响。
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与志趣。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字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
嗜 辄 吝 褐
箪 汲 俦 觞
瓢 屡 娄 欤
shāng
Shì
zhé
lìn
hè
dān
jí
chóu
piáo
lǚ
lóu
yú
注音
翻译课文方法点拨
第一步:抓住语句中的重点文言词语(即课本注释的重要词语或者语法点)进行直接翻译(照抄直译)。这样就有了句子的骨。
第二步:字字对译。①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②换。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词替换古汉语词。③单音节双音节化。这样就添上了句子的枝干。
第三步: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这样就协调了枝干的造型搭配。
第四步:看看意思是否完整、准确,语言是否通顺、规范,如有不妥,再斟酌修改。或者补出省略的成分,一定要加上小括号。这样就植成了一棵完美的翻译树。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亦不详其姓字,
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好读书,不求甚解;
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从这话看来,他该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
五
柳
先
生
传
传文
赞语
名号来历:
性格:
生活:
志趣:
宅边有五柳树。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好读书
性嗜酒
常著文章自娱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安贫
乐道
不慕
荣利
洁身
自好
照应:“不慕荣利”
照应: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照应:“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⒈给下列字注音
⑴造饮辄尽( )
⑵箪瓢屡空( )
⑶晏如也( )
⑷吝情( )
zhé
dān
yàn
lìn
课堂练习
⒉解释下列画线的字词
⑴亲旧( )知其如此
⑵期( )在必醉
⑶环堵( )萧然( )
⑷造( )饮辄( )尽
⑸因以为( )号
⑹晏如( )也
⑺每有会意( )
⑻以此自终( )
亲戚、朋友
期望、愿望
墙
冷冷清清的样子
到、往
总是
“以之为”,把它作为
安然自若的样子
对书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
过完自己的一生
⒊诵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以为/号焉
B.亲旧/知其/如此
C.曾不/吝情/去留
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B
4、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的意思
1亦不详其姓字:
2期在必醉:
3造饮辄尽:
4环堵萧然:
5箪瓢屡空,晏如也:
6不戚戚于贫贱:
7不汲汲于富贵:
8兹若人之俦乎:
(详细地知道)
(希望)
(往,到)(就)
(冷清的样子)
(安然自若的样子)
(忧愁的样子)
(心情急切的样子)
(辈,同类)
5、翻译下列句子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2)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每当对书当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的连饭都忘了吃。
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忠于发财做官。
粗布短衣上打了补钉,常常贫困到乏食的地步,可是他仍然安然自若。
思 考
“五柳先生”之号得来的原因是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而人们又不知他是什么地方人,姓甚名谁也不知道,因此便只称“五柳先生”。作者说不知他是谁,其实正暗示指作者本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先生的所作所为与当时的世风显然是背道而驰的,表现了他卓而不群、不随世俗的品性。
1.“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五柳先生每次读书有心得体会时,便沉溺于书中而忘记了饮食。这形象地说明了前文中的“好读书”是真正的喜爱读书而不是装模作样。
2.如何理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这说明了五柳先生不但嗜酒,而且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把世俗的繁文缛节置之脑后,是一位独立于世的高风亮节之人。
3.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
陶渊明三大爱好:
1.“好读书”而“不求甚解”
2.第二大爱好—— 饮酒
3.第三大志趣——著文章
4.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反映出他怎样的精神?
不能仅理解为一种读书方法,即不死抠字眼,而力求真谛,它还与作者的“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与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并不想“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是他不追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的体现。
五柳先生在污浊的世俗社会里特立独行,内心必有许多愁苦,寄情于酒,这是他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他饮酒时“造饮辄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也是他率真放达的体现。
五柳先生才华出众,著文章不是要给别人看,更不是要献给统治者去求得官禄,而只是“自娱”,这正是他不慕荣利的体现。这与世人的追名逐利形成了鲜明对比,使这个身处污浊社会而保持高风亮节的五柳先生形象使人钦佩万分
作者的生活状况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这不仅写出了他的穷困潦倒,而且含蓄地说明了作者以古贤颜回自比,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思想。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一个虽处于贫苦之中却悠闲自适、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
人物形象
6.从选材和表达方式看本文写人的方法?
本文写人的方法
1.选材:文章抓住五柳先生的主要特点,围绕其主要思想性格特点来组织材料,寥寥几句话,五柳先生的鲜明形象跃然纸上。
2.记叙与描写有机地结合: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围绕五柳先生的性格特点,记叙他“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三个爱好,体现其淡泊名利,“不汲汲于富贵”的性格。
“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
“不慕荣利”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求甚解”
“家贫不能常得”
“不蔽风日”
“曾不吝情去留”
“不”字为一篇眼目
淡泊宁静
恬淡自足
胸襟开阔、率真自然
开朗乐观
耿直率真
9
语言特点
总结“不”(否定句)的作用:
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生活条件如此恶劣,作者为何还能“晏如也”?这种精神值得提倡吗?
明确:作者的生活状况是穷困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不仅写出了他的穷困潦倒,而且含蓄地说明了作者以古贤颜回自比,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安贫乐道的思想。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一个虽处于贫苦之中却悠闲自适、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
讨论
请用课文原句答题:
1、“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_____________。
2、“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3、“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赞语中哪句话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宅边有五柳树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不汲汲于富贵
1、古今异义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古义:处所;今义:允许,许可。)
②造饮辄尽(古义:往、到;今义:制造。)
③赞曰(古义: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义:称赞、赞美。)
词义归纳
④亦不详其姓字(古义: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今义:指文字。)
⑤每有会意(古义: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今义:指领会到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
⑥亲旧知其如此(古义:旧交,旧友;今义:过去的。)
2、一词多义
以
因以为号(把)
以此自终(凭借)
之
或置酒而招之(代词,他)
无怀氏之民欤(助词,的)
言
闲静少言(说,说话)
黔娄之妻有言(言语,话)
如
晏如也(像……的样子)
亲旧知其如此(像)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地方、处所)
杂然相许(赞同)
高可二黍许(左右、上下)
许
以为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把……作为)
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把……作为)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认为)
3、词类活用
①亦不详其姓字:形作动,知道
②亲旧知其如此:形作名,亲戚朋友
③以乐其志:形意动用法,对……感到快乐
4、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也”表判断)
②倒装句:不戚戚于贫贱(“于贫贱”,介宾短语后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