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课堂教学实录
一、整体感知,初识母亲不易的生活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的母亲》(出示题目)。谁的母亲?
生齐答:胡适的母亲。
师:假如你是胡适,你怎么向别人介绍母亲所处的这个大家庭的情况,试着来说一说。
生1:家庭中有大哥二哥大嫂二嫂。
师:你从家庭成员的角度进行了介绍。同学们对他的介绍有什么补充吗?
生2: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二哥在上海经营,大哥从小就是败家子,大嫂是最无能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能干但气量很小的人。五叔是个不务正业的浪人。
师:家中有一大堆儿女,大女儿大儿子都比母亲大好几岁,这样人家的后母可不容易做啊!母亲的生活确实不容易。我们不由得感叹:
(幻灯片出示)“母亲的命真 啊!”
生(全班自然接着说):母亲的命真苦啊!(师板书“苦”)
二、细细品读,理解母亲多面的性格
师:母亲的命这么苦,她会跟人去诉苦吗?会还是不会?请用跳读法到文中去找找理由,并用笔划出关键词句。
(学生动笔划。)
生3:她不会诉苦,她会回避。第10自然段说“她悄悄走出门去,或到左邻立大嫂家去坐一会,或走后门到后邻度嫂家去闲谈。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生4:我也认为不会。因为母亲从来不说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师:那她到隔壁闲谈。会谈点什么呢?
生4:(生犹豫了一下)说说家常事,她肯定不会数落儿子媳妇。
生5:她会去诉苦。因为“大哥从小就是败子,吸鸦片烟,赌博,钱到手就光,光了就回家打主意,见了香炉就拿出去卖,捞着锡茶壶就拿出去押。”家里全靠母亲一个人撑着。这么苦会出去诉苦。
生6:她会诉苦。11自然段第四行,“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会向丈夫诉苦。
师:她的丈夫还活着吗?
生6:已经死了。
师:是向已经过世的丈夫诉苦,更准确地说是哭诉。她哭的对象是谁?
生6:哭她自己,哭她自己命苦,留不住丈夫来照管她。
师:哭她自己算不算向别人诉苦?
生6(不好意思地笑):呵,不算,她是怨自己,她连丈夫也不怨。如果诉苦应该是告诉别人家里的哥嫂待她如何如何不好。这不能算诉苦。
师:你有很强的辨析能力。
生7:我认为不会诉苦。因为过年时那么多人来要债,母亲也从不骂大哥一句,脸上也从不露出一点怒色。所以我不同意生6的看法。
师:两种不同的意见,看来更倾向于不会诉苦,能不能从文中找出表现母亲性格的词来进一步证明。
生8:她是那么的温和,那么的仁慈。
(师板书“慈”、“和”。)
师:很有眼力。刚才有同学是从“哭”中看出她是不会诉苦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文中写到的母亲的三次哭。(课件出示描写三次哭的语句)
1.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
2.我母亲只忍耐着,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这一天的天明时,她就不起床,轻轻地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她刚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我醒了起来劝她,她不肯住。
3.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师: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读,其余同学听同学朗读的时候思考这三次哭有什么不同?
(三位学生读)
师:这三次哭有什么不同?
生9:第一次是哭我不争气,第二次是哭她的丈夫,自己苦命,第三次是哭五叔。
师:你是从对象上说出了哭的不同之处。
生10:我认为她第三次哭是因为五叔不尊重她,第二次哭是为了调解和嫂子的矛盾。
师:也就是说,她是有目的地哭。你能把三次哭的目的更准确地都说一说吗?
生10:第一次哭是为了劝我好好读书,并对丈夫的去世感到伤心、怀念。
师:说得简洁一些就是对丈夫的怀念,对儿子的——
生(齐答):期盼。
师:继续说
生10:第三次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
师: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清白。谁还有补充吗?
生11:第一次哭是因为还没有尝到生活的甜蜜,她丈夫就去世了。这么小小年纪就守寡,这是一个女人最大的不幸。自己的儿子又不是很争气,对他期待,要他好好学习。
师:所以我们看到她对自己的儿子不只是慈爱,还有——
生11:惩罚。
师:怎样惩罚?
生12: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关了房门,先责罚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都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师:能说一下,你最受不了的是哪一点吗?
生12:拧我的肉。
师:确实,如果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也有些受不了,但是为了对丈夫有个交代,为了对儿子的期望,她对儿子是那么地——
生(齐答):严厉。(师板书“严”)
师:她教导我时经常要说一句话,想想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语调来读。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第1次哭时说的话。)
师:再揣摩一下,她说这话时,应该是怎样的语调。
生13:比较伤心。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再一次有感情地读。)
师:只哭过一次吗?
生(齐答):不只一次。
师: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来?
生14:往往。
师:也就是常常。这个哭只是无声地掉泪,这跟前面其实是一致的,也就是哭也不想让别人听到。这再一次证明,她有苦也不想让别人知道。你说她会去向别人诉苦吗?
生(齐答):不会。
师:有苦不能说,这才是真正的苦啊!母亲在对待哥嫂的时候,用得最多的一种方式是什么?
生15:忍。
(师板书“忍”。)
师:忍到什么地步?
生15:悄悄地走出去。
师:你还能找出几个表明她忍的词来吗?
生15:11自然段。我母亲只忍耐着,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
师:这是直接写,还有其他地方可以感知到吗?
生8:第10段,“大哥的女儿比我只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料总是和我的一样。我和她有小争执,总是我吃亏,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
师:哪几个词?
生8: “总是”、“让”、。不仅自己忍,让孩子也忍。
师:总是让着她,这是怎样的一种忍让啊!还有吗?
生16:第8自然段。“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也从不露出一点怒色。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
师:哪个词最能表现忍?
生16:从不
师:所以我们在读第二次哭时要读出她的忍,该怎么读?请你读一读第一句。
(生16读第二次哭中的第一句)
师:读时,要突出哪个词?
生16:实在
师:让我们一起来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她的哭跟前面是不一样的。先是轻轻地哭,再是渐渐哭出声来,到最后不肯住。目的是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吗?
生17:解决了。因为嫂子会端水来劝她。
师:劝她还是认错?
生17:劝她。因为她们之间从来不提谁对谁错。
师:这是怎样的一种忍耐啊!第三处哭,又是怎样的哭?
生18:大哭。
师:表现了母亲怎样的一种性格?
生18:刚性。
(师板书“刚”。)
师:怎么来读出刚性?
生18:抓住“当面”、“当众”、“直到……才”读出刚性。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第三次哭)
师:这是怎样的一种刚气啊!这种刚气也是镇住大嫂二嫂、解决种种问题的重要因素。
师:(边说边板书“亲娘”、“后母后婆”、“寡妇”等)在我面前,作为亲娘,满怀对亡夫的思念和敬爱,满怀对“我”的慈爱和期望,她偷偷地哭;在哥嫂面前,作为后母,为了家庭的和睦,她轻轻地哭;然而在外人面前,作为寡妇,为了捍卫家庭的尊严和自己的名声,她大声地哭了。我们从她的泪和哭中,明白了她为什么对孩子那么慈爱而又那么严厉,对家人那么忍让,同时我们也读出了他的刚气。这正是仁慈而又刚毅的中国传统妇女的典范。
三、深入探究,领会母亲深远的影响
那么又是什么支撑着母亲在这么艰难的环境中毫无怨言地走下去呢,作为一个寡妇,他最大的精神支柱是什么?
生(齐):儿子胡适。
(师板书“胡适”)
师:胡适到底有没有如母亲所愿成才呢?我们来读一读最后一段。你能从字里行间看出胡适成才了吗?
(课件出示末段。生读末段)
生19:“极大”说明他受母亲的影响极大,他像他母亲一样仁慈、温和。成才了。
生20:“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人管束过我”说明已经从母亲那里学到了如何待人,14岁就学会了如何处理自己的事情,成才了。
师:两位同学从性格和待人处世方面认为胡适成才了。还有其它看法吗?
生21:不对。“混”说明日子过得并不好,可能并没有成才。
师:果真如此吗?
(课件出示胡适身份介绍)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字适之。1910年考取官费赴美留学,一生共获取36个博士头衔。1917年7月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代表作有《文学改良刍议》,新诗集《尝试集》。
师:最震撼你的是什么?
生22:36个博士头衔
生23:北京大学教授、校长
师:有人说大陆有鲁迅,台湾有胡适。胡适深得蒋介石的赏识。胡适在台湾去世时,蒋介石亲手写下挽联:(出示)“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还有人为胡适写下了这样的的墓志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生齐读)这个为学术和文化进步,为思想和言论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形骸终会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师:这是多么高的评价和赞扬啊!
师:作为一个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个受了七年西方新思想教育的大学者,又会怎样评价一个传统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呢?(出示)请从文中找一找。
(学生动笔找)
生24:“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对母亲充满感激。
生25:“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充满了对母亲的感谢和敬仰。
师:两位同学从字里行间读出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敬仰。让我们再回头思考一下刚才同学所提出的“混”字,该怎么来理解?
生18:这么有出息肯定不是真正的“混”,我觉得这与文中的“一丝一毫”、“一点点”一样,表明了作者的一种谦逊态度,这也应该是母亲对他的影响之一吧。可见母亲对他的影响之大。
师:我赞赏你的理解。看来大家已经读懂了胡适。但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
(出示)有人认为1-4段写“我”的童年生活的缺憾,正是为了体现母亲给“我”做人的训练的珍贵,更突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也有人认为1-4段隐含着胡适对母亲的些许不满。
同学们怎么认为?请到字里行间找依据。(学生圈画课文语句)
生26:我认为有不满。因为胡适说“在我小时我不曾享过儿童生活的乐趣。”
生27:我认为不应该是不满,而是有些遗憾。在小时候,玩是每个孩子都喜欢的,如果没有母亲的严厉,就可能没有后来我的成就。
生28:幼年时的遗憾更体现了母亲对我的用心良苦。母亲不准我乱跑乱跳中的“不准”就是一个体现。
师:同学们已经学着从字里行间解读作者隐含其间的情感。我们来看看第四段,能从字里行间读出点什么来吗?(课件出示第四段语)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儿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生29:“究竟”,它是毕竟、到底的意思。隐含着那么一点遗憾。
师:可见,胡适认为自己的童年是有缺憾的,其实,一个接受过西方新思想教育的大学者回首童年——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唯一机会,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连和小朋友一起跑跳都不行,这一些缺憾和母亲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关系。本文选自《胡适自传》,自传是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作者这样剪辑材料,既保证了真实,又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在此我们可再一次感受到,母亲在“我”的心目中,没有对错,有的只是敬仰和感激之情。让我们怀着这种感情,再来读一读最后一句。(生齐读此句)
师:(配乐深情诉说)胡适有出息了,回国的第二年在北京买了房子,于是想接母亲到北京同住,母亲没有答应,其实,此时母亲已有病在身,为了不影响儿子的工作学习,瞒着儿子,于当年(1918年)去逝,时年45岁,临死未能见上一面,造成了终身的遗憾(师极悲伤)。在回家奔丧途中胡适写下了《先母行述》。(课件出示,生齐读)“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部分学生哽咽)
师:在母亲去逝12年后的一个深夜,年届40的胡适,整理自传,回忆起自己母亲,怀着感激和思念之情写下了《我的母亲》。
四、撰写墓志铭,评价母亲伟大的人格
胡适对自己的母亲充满了感激、敬仰之情,那么你们对胡适的母亲又有怎样的评价呢?请大家为胡适的母亲写一段墓志铭,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句式,也可以自由发挥。
(课件出示)这个 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
(学生听音乐写。写完后交流)
生30:这个为了儿子能够忍辱负重而又刚气的母亲现在在这里安息了。但她对儿子的严,对家人的忍,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她还为国家培养了这么优秀的胡适。这是她最大的功劳。
生31:这个坚强不息、永不低头的人在这里安息了,她为家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为孩子耗尽了自己的心血,为我们培养了一个为学术和文化进步作出贡献的伟人。
生H1:这个忙碌了一辈子,受了一辈子苦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但她那种刚毅、仁慈、温和的性格却永存。
生32:这个默默度过一生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不带一点怨恨,不带丝毫后悔,她的一生是苦的,但她也是坚强的,她把一切的苦都藏在了心里,把希望给了儿子,为我们培育了为民族奋斗的伟人。
师:如果母亲在天有灵,听到我们同学写的这些墓志铭,一定会非常欣慰的。当我们细细品读《我的母亲》,深入探究胡适对母亲敬爱、感激的情感时,我们是否也应该想一想,如何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的平凡但也一样伟大的母亲。
五、课外延伸,阅读母亲多样的情怀
推荐同学们课外阅读几本描写母亲的优秀作品。
(课件出示)
推荐篇目——
老舍:《我的母亲》
邹韬奋:《我的母亲》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赵丽宏:《母亲和书》
附1:尊重文本,于细微处悟真意
《我的母亲》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章。从小学至今,教材中写母爱的文章很多,所以读懂母爱并不难。关键是要读出胡适母亲与别的母亲的不同之处,特别是对旧传统母亲的理解。所以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通过文本细读,字词品味,理解母亲的形象;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对母亲深切的怀念、感激、敬爱之情。教学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以文本为依据,从细微处读出作者的真意,悟出作者的真情。课堂设计紧扣“怎样的母亲——怎样的儿子(即母亲对儿子的影响)——读者眼中的母亲”这样的线索设计了三个主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文本阅读,并努力创设氛围,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生成,上课的效果与我的预期效果一致。
一、怎样的母亲
要理解母亲的性格,必然要了解她独特的家庭处境。如何让学生了解她的处境呢?对于现代孩子来说,23岁而有两个儿媳是不可思议的。最理想的当然是有预习的时间,让学生能先对旧时的家庭结构及状况有所了解。但因为是赛课,根据规定参赛教师一律不与学生见面,好在课前由评委会统一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所以教学一开始设计了以第一人称胡适的口吻来向别人介绍母亲所处的这个大家庭的情况,来完成整体感知的环节。
对于母亲的性格和为人,文章中有直接的交代,如:气量大、性子好、待人最仁慈、最温和、有刚气。这些词学生能很快地从文中找出。但是这些词语都是抽象的,母亲的形象需要通过细读文本的细节来树立。如果只设问,母亲有什么性格,从文中哪些细节可以看出,学生对母亲性格的理解就可能会浮于表面。所以上课时设计了一个文中没有明确答案,但又能通过母亲的性格、文中的细节描写进行推论的主问题——母亲的命这么苦,她会跟人去诉苦吗?在教学过程中,明显地体会到了这个问题的教学价值,它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比如,在课堂上,学生用“她悄悄走出门去,或到左邻立大嫂家去坐一会,或走后门到后邻度嫂家去闲谈。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来作为她不会诉苦的理由。此时,追问一下“她”和邻居闲谈的内容,学生对这一细节进行想象,更加确定“母亲”只是“说说家常事,她肯定不会数落儿子媳妇”。从而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母亲的性格。
母亲之苦,苦在她是后母后婆;苦在有一个幼小的亲子需要抚养,且想要让他成才,而自己又没有经济能力;苦在寡妇门前是非多。唯一能给她的地位就是当家的,加上旧时大家庭特别讲究辈份大小,所以这也是留给她仅有的一点生存空间。为了让学生对传统母亲的性格有立体的理解,特别设计了抓住母亲三次“哭”进行细细品析的教学环节。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对相关细节的挖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如,“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这里的哭虽是一个很小的细节,却值得品味。试想她可能哭骂自己的丈夫没良心,撇下娘俩不管,让娘俩受苦受难吗?不可能。因为她深爱她的丈夫,丈夫在她心中是个“完全的人”,是偶像,母亲也要在胡适的心中塑起一尊偶像,所以她总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嘱咐“我”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何况丈夫也是她生存在那个家中的无形依靠。她的哭丈夫或许只是提醒两个儿媳,“我”还是你们的后婆,不要忘了辈份。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抓住了文章的这一细微之处,纠正了学生“哭丈夫”是诉苦的说法。引导学生细致阅读、深入探究,促使他们更准确更全面地理解母亲的形象。
二、 怎样的儿子
“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是蒋介石对胡适的高度评价。新文化、新思想自然与他所处的历史阶段、留洋的经历有关,而旧道德、旧伦理的形成必然是受了母亲“极大极深的影响”。他的谦逊,他的“好脾气”,他的“待人接物的和气”,他的“能宽恕人,体谅人”,无不来自母亲的言传身教。所以作者称母亲为慈母、严父、严师、恩师,可见作者对母亲的情感不仅有感激还有敬仰。但这并不难,也不必成为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最重要的是引学生读出易漏读之处,教学生读懂不懂之处。题目是《我的母亲》,文章的1-4段显然以写“我”小时候的学习身体状况为主,这四段算不算离题,这是重视读写结合的教师不会轻易放过的问题。如果我们老师不提示,学生也许会把这四段话当做背景交代一带而过,也许会以传记不同于其它文体来理解,也许有优秀的学生会说这是他的生活状态,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母亲给“我”的教育尤为可贵。课堂上带领学生仔细品读这部分内容,细品字词,读出易漏读之处,读出作者隐微词于敬爱的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很有必要。
撇开作者情感,只看母亲的表现,真的就那么令人佩服吗?打了不许哭,还要跪,还要拧……如果不说这是胡适的母亲,而只把母亲的表现列在大家面前,有相当多的同学,可能认为这个母亲有点严得“变态”吧。这样的母亲,真的令胡适满意吗?我在备课时,又阅读了其它资料,发现胡适继承其老师——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观点,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为主体,凡事都要儿童自己去体验。持有这种新思想的胡适一定懂得母亲的有些做法是不合适的。
细读课文,从字里行间也能读出作者对自己童年生活的些许遗憾,抓住“究竟”一词细细揣摩,也就抓住了胡适的真实想法。其实,一个接受过西方新思想教育的大学者回首童年——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唯一机会,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连和小朋友一起跑跳都不行,这一些缺憾和母亲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关系。如果胡适直接把自己的遗憾与母亲联系起来表述,势必会影响母亲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胡适不愧为旧道德的楷模,他通过这四段文字材料的剪辑处理,既真实地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又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真正的想法,唯有对母亲“严以律儿”高度理解,且敬仰、感激之极的人才能表达得如此巧妙。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写童年生活的缺憾到底是不满还是感激进行了讨论。它使学生理解了1-4段的写法,既尊重了文本,又进一步悟出母亲在“我”的心目中,没有对错,有的只是敬仰和感激之情。自己感觉这个设计也很成功。
细细品读,深入探究,母亲的形象在学生心中越来越明晰,作者的情感在学生的心里也引起共鸣。在课堂高潮之处,用背景音乐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用写墓志铭的活动从读者角度评价母亲,也就水到渠成了。
总之,语文教学,要尊重文本,更要从文本细微之处挖掘情感,悟出真意。
执教:叶晓峰(杭州第六中学)
附2: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这篇文章是作者中年(40岁)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作者写童年,写母亲,饱含深情,而行文又极其自然、质朴,很好地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全文的行文结构、内容组织大体是这样的:
先写自己童年的身体、性格特点,同时也表达了对童年往事的追念和惋惜之情(第1~4段)。
开头写道:“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这两句交代了自己性格的主要成因──来自自身的原因和母亲的原因。正是这两个原因,养成了“我总是文绉绉的”性格。在这样的性格的基础上,再加上“社会环境”对我的认同和期望,更加强化了我要“装成先生的样子”。文中写道:“家乡老辈都说我‘像个先生样子’,……既有‘先生’之名,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更不能跟着顽童们 ‘野’了。”其中写了一件“掷铜钱”的事,很好地表现了孩童在受到大人调侃时的心理反应。应该注意的是,这里用了“野蛮”这个词,并无贬意,“野蛮的孩子”主要是指那些身体强健、敢于淘气、能在游戏中冒险的孩子。
第2段,写自己爱学习的性格和儿时最活泼的游戏。这一段,通过具体的几件小事,既写出了自己爱学习的性格,也写出了孩童时代对游戏的向往。这一段突出表现了对儿童游戏的追念和缺少儿童游戏生活的惋惜。
第3段,主要写作者两次失去了“发展的机会”。一次是在族长们的反对下失掉了学音乐的机会;一次是在“大骂”、“撕毁”的遭遇中“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写这两件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叹惋之情,是否也透出一点“关于一个人孩提时代的教育与他未来发展关系”的思考?作者写失掉音乐和做画家的机会,是以教育家的视角来写的。细想起来,耐人寻味,对今天的教育也应该有所启迪。
全文用3段文字写童年的性格特点和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往事,突出表现的是,在九年的孩童生活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但别的方面都没有发展的机会”。交代了这些内容之后,作者笔锋一转,但又水到渠成地把“母亲”推到了文章的中心:“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文章的主体部分写母亲(第5~8段),写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写母亲在痛苦的生活处境中“当家”的艰难,写母亲“气量大,性子好”,仁慈,温和,但又不缺乏“刚气”。总的来说,是写母亲对我直接的教育和对我在做人方面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1.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每天天刚亮,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待“我”清醒之后,“对我说昨天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在母亲的严格管教下,“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如果说母亲对我学习的督促是非常严格的,而在做人方面的管教则近乎严厉了,而她对孩子的严厉的管教,自有自己的方法,“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这就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而且,行罚时,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因为,她处罚孩子,惟一的目的就是对孩子有所惩戒,叫孩子有所反省,而“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实际上,“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这一句也是为下文安排了伏笔。
写母亲对儿子的“严”和“爱”,不仅有简明的叙述,而且有生活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