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2 我的母亲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 2 我的母亲

  • 格式:  PPT
  • 大小:  1.02M    33张
  • 时间:  2016-02

胡适《我的母亲》说课ppt课件2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胡适《我的母亲》说课ppt课件2胡适《我的母亲》说课ppt课件2
我的母亲
胡 适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
开封市三十一中 杨 强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胡适的《我的母亲》原文选自《胡适自传》,它的体裁是传记。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轨迹,选编的课文有的是回忆录,有的是传记,讲述的是作者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程,都是属于记叙类文章。同时本单元语文综合实践《献给母亲的歌》,也是这篇课文向课外的延伸。
1、教材内容分析
这篇文章是作者40多岁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作者写童年,写母亲,饱含深情,把自己的成长与母亲的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由此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文章语言自然、质朴,很好地表现了母亲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品质,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2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1. 理解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 了解作者;     3. 理解文意,概括文中母亲的形象。
提高目标     4. 结合文中具体事例概括出母亲的品质。     5.学习本文自然、质朴而又含意丰富的语言。     6、感受亲情,关心家庭,关心父母, 形成尊重别人、关心别人、珍惜幸福的人生态度。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文中真挚而深沉的母爱,培养学生对自己母亲的感情。    
教学难点:     品味自然、质朴,但又含意丰富的语言
(我之所以把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定为教学重点,是因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如今生活好了,学生从小处在爱的包围中,对亲情已经熟视无睹,特别是对母亲那深深的爱有时还会产生腻烦心理。只知道向父母索取,而不能理解、体贴父母,因此我觉得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身为教师不但要教好书,而且还要育好人,要教学生感受爱,理解爱,学会爱,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三、说教学过程
二、说教法与学法
1、以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出发点,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由课内向课外拓展,来组织教与学的内容。以学生为主体,遵循“整体感知——局部揣摩——作品感悟——课外拓展”的学习规律,按照“自选目标、自主学习、自我展示、小组合作、疑难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得整体发展的目的。
2、在教学中以竞赛活动、媒体演示引出课题,把学生朗读、默读、品味、积累、表达交流合为一体,在了解文章内容,概括文章要点,理解文章主旨的基础上,充分感受自然、质朴、含义丰富的语言。 3、学生的学习活动围绕即定的目标展开,通过朗读、默读、品味、模仿,进行快乐的学习,激发学习兴趣,产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二)课堂学习——细读文本,整体把握 (三)课堂品析——品味语言,局部揣摩 (四)课后练笔——我有话说,作品感悟
(一)课前预习——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课前布置)
预习提示及要求:     ①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②了解作者及相关情况 ③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表现出母亲的什么性格?
设计意图:字词教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主要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自查工具书解决,问题③在于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有所侧重,便于学生在阅读中梳理、归纳、总结课文。
(二)课堂学习——细读文本,整体把握
1、用视频导入新课:    
妈妈洗脚——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设计意图:用视频导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又能让学生初步了解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作用。)
(1)了解识记生字情况
  文绉绉(   ) 庶(  )祖母
  翳( )     绰(  )号
  佃(  )户   恭(   )
  筹(  )备   摹( )画
zhōu
shù

chuò
diàn
gōng
chóu

2、检查预习情况
慈母、严父、恩师
(2)速读抢答:母亲在文中充当了三种身份,哪三种?文中哪些句子有提到?
设计意图:用抢答的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找出文中关键句子和关键字眼,从而把握作者情感。
文中句子: 第(4)段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第(6)段“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3、整体感知
学生速读课文,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母亲:
“我认为文中母亲是一个 的人,我是从课文 地方发现的。”
(设计意图:对于上述话题,学生会从多个角度谈感受,设计这个话题的目的,就是鼓励学生多元的、个性化的解读文本。在学生对母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引出对母亲的简介。)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1873—1918)
农村出身,不会识文断字,是绩溪县中屯人。19岁时成了比她大三十岁的胡适父亲胡传的续弦。胡适的父亲胡传是清末贡生,曾在东三省、广东及台湾省任官职,然而天不假年,50出头便撒手人寰(huán),抛下了孤儿寡母。成了寡妇的冯顺弟无奈中不得不带着胡适回到老家寻找生路,让孩子接受教育。23岁的冯顺弟成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
设计意图:此处出示胡适母亲的资料,在于突出母亲的出身平凡,以及生活的艰辛,与母亲的勤劳伟大形成鲜明对比,能加深学生对母亲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4、再读课文,思考并小组交流:    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各体现了母亲什么品格?
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概括):
一是对“我”的管教;
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
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5-7)
(8-11)
(12)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运用“自主阅读” 和“主问题引领”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验、感悟和思考。通过小组交流,也体现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生逐一展示的基础上,我通过多媒体简单进行以下归纳 :
一、如何对“我”进行管教;(5-7)

二、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8-11)
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12)
5、课文写母亲的事件及体现的品格:
1、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早学;(5)
3、 我说了轻薄的话,她重重责罚我;(7)
是我的严师、
我的慈母。
5、对待除夕夜被债主追债的败家子大哥:
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8)
6、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
受了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9-11)
不露怒色、
气量大、性子好
容忍
仁慈、温和
7、对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
要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12)
有刚气
不受人格侮辱
4、她用舌头舔我的眼病。(7)
2、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6)
那么,在母亲的管教和影响下,胡适究竟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齐读下面资料)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他曾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校长。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的积极倡导者。他一生获得三十六个博士学位,他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建树。
(设计意图:在学生交流展示的基础上,引出作者简介,并重点关注胡适的卓越成就,能更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及对文中母亲的崇敬与赞美。)
(三)课堂品析——品味语言,局部揣摩
1、文中哪句话点出母亲对作者的影响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 (即文章最后一段。齐声朗读本段,并让学生从感情、语气、语调方面进行点评)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深刻的影响。我14岁(其实只有12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20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味作者在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2、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作者当时已是大学者、大名人,却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这合适吗?     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体现了作者谦虚、不溢美、不自夸的美德。
设计意图:上面的两个问题,主要是通过阅读,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四)课后练笔——我有话说,作品感悟
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 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回忆一下,并与同学交流,然后写一个片段。写完后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展示,看哪个小组写的最棒。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通过本文的学习与理解,联系到自己的实际,写出自己母亲对自己的影响及对母亲的感激,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1918年11月23日,母亲冯顺弟病殁于上庄,年仅46岁。胡适在《先母行述》中这样写道:
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生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
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下面资料:
年轻的心总是装载着太多的事情,学业、事业、理想,而父母永远只是静静的藏在一个角落里。一个声音总是在说:现在还早,等我实现了这个,再去对父母尽孝也不迟。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得见者,亲也。” 我们有太多的抱负要去施展,而不知不觉间曾经是我们避风港的父母却已经老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珍惜,懂得感恩,用心回报!让我们静下心来,用心聆听下面这首歌。
通过对《先母行述》有感情的朗读,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敲响警钟:
作业:
1、为自己的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如洗头、洗脚等),并把过程写下来,注意用上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方法。
2、查阅下列关于母亲的文章
老 舍《我的母亲》
邹韬奋《我的母亲》
朱 德《回忆我的母亲》
赵丽宏《母亲和书》
本节课我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对我的教学思路进行说明,综合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并且懂得了珍惜母爱、感恩母爱、回报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