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综合练习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 综合练习

  • 格式:  DOC
  • 大小:  60K    5张
  • 时间:  2016-02

人教版八年级(下)古诗文练习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八年级(下)古诗文练习
一、根据原文填空
①海内存知己, 。
② ,西出阳关无故人。
③冰霜正惨凄, 。
④俱怀逸兴壮思飞, 。
⑤啊,我思念那洞庭湖, ,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 。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⑦《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的哲理,常被人引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 。
⑧黔娄之妻有言:“ , ”
二、文言文阅读
(一)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晌。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⒈下面哪一组加点字的意思相同? ( )
A.奔  猛浪若奔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穷 蝉则千转不穷    复前行,欲穷其林
C.甚 急湍甚箭     君美甚           
D. 指  争高直指    皆指目陈胜
2.文中概括景色总的特征的句子是 。
3.用现代汉语翻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文章景物描写非常美,写出你认为最美的一句,说说你的理由。


5.揣摩全文,请以“人与自然”为话题,谈谈你的体会和感受。

(二)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⒈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⑴每有会意 ( ) ⑵亲旧知其如此 ( )
⑶衔觞赋诗 ( ) ⑷晏如也 ( )
⒉与“或置酒而招之”中的“或”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或异二者之为。
C.或以钱币乞之。 D.或王命急宣。
⒊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⑴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⒋分别从文章中找出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和志趣的句子。
性格:
生活:
志趣:
⒌对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你是如何理解的?

(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⑴不以千里称也(    ) ⑵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⑶才美不外见(    )  ⑷策之不以其道(    )
2.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B.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策之不以其道   不以千里称也
D.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⑵食之不能尽其材。                             
4.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四)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⒈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录毕,走送之( ) (2)俟其欣悦( )
(3)寓逆旅 ( )   (4)皆被绮绣(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战于长勺 B.余之从师也 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足肤皲裂而不知 为坛而盟 D.以衾拥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翻译下面的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4.选段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求师的艰难”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五)①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②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③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④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⑤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⑥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之。⑦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⑧凡曝沙之鸟,呷浪这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⒈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B.花朝节/后
   C.柳条/将舒未舒                    D.每/冒风/驰行
⒉下列“之”字词性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之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B.郊田之外         城居者未之知也
C.脱笼之鹄         呷浪之鳞             
D.倩女之靧面    髻鬟之始掠
⒊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曝沙之鸟,呷浪之鳞。
                                                                                            
  ⑵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4.文中加着重号的词“泉、茗、罍、蹇”用法有什么变化?

(六)
钴姆潭记(柳宗元)
钴姆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巫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殳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廷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潨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注释:① 本文是《 永州八记》 中最短的一篇.作者在描绘钴姆潭自然风光之后,抒发了被贬谪的愤懑之情。
② 潨(c6ng ) ,水声。
1.在表达方式上.第一段段侧重 ,第二段侧重 .
2.钴姆潭的潭水如何而来?(摘录原句)

3.描写钻姆潭周围的环境的句子是
4.描写溪流自上而下奔腾激荡之险势的一句
5.请你说说"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一句的大意.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第二段主要记述了买潭上田一事,记录了卖者求告的话,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一段能否去掉?


八年级古诗文练习参考答案

(一)1.A 2.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3.这些树凭借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4.略5.略
(二)⒈⑴领会文章意旨 ⑵亲戚朋友 ⑶酒杯 ⑷安然自若的样子
⒉D ⒊⑴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凭借这个过完自己的一生。
⑵从这话看来,他该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
⒋性格:闲静少言。
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志趣: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
⒌这种读书方法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地下功夫,只求把握文章的意旨。
(三)1.⑴称呼 ⑵喂养 ⑶表现 ⑷鞭策 2.B 
3.⑴饲养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能(日行)千里(的特点)来喂养(它)。
⑵饲养他又不能竭尽它的才能。
4.①不气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②寻找机会,展示自己才华
(四)1.(1)跑 (2)等待(或:等到) (3)寄居(或:居住、住在) (4)通“披”
2.B
3.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或:因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4.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五)1.A 2.B 3.⑴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上吸水的鱼   
   ⑵亮晶晶的,好像刚打开镜子,浮光突然从匣子里闪射出来的一样
4.名词活用为动词
(六)1 .写景,叙事 ,抒情。 2 .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 3.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4 .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 5 .哪里能使我愉快地居住于此而忘了故土呢?难道不是这钴鉧潭吗?
表达了作者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解慰,其内心是十分痛苦的。 6 .不能,从中可见作者的用心良苦,揭露统治者“官租、私券”对人民的剥
削,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