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大观学校2008年春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0分)
1.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叱咄(duō) 缥碧(piǎo) 两栖 (qī)
B.譬如(bì) 泠泠(léng) 轩邈(miǎo)
C.黝黑 (yǒu) 箪瓢(dān) 辄尽(zhé)
D.发髻(jì) 解剖(pōu) 汲汲(jí)
2.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今晚的文艺演出场精彩极了,真是美轮美奂呀!
B.在抗洪抢险救灾中,解放军战士总是首当其冲,毫不考虑个人安危。
C.古代伟大的诗人总是能关心民生疾苦,考虑国家安危,他们的精神真是可圈可点。
D.这间屋子装饰得富丽堂皇,蓬荜生辉。
3.下列句子没有毛病的一句是( )。(2分)
A.通过这次学习班的学习,使我的思想认识有了提高。
B.西湖的春天是美丽的。
C.艺术节的大合唱节目,我们班的同学基本上全都上台了。
D.同学们聚精会神地注视和倾听着老师做实验。
4.依课文原文填空。(每空1分,共6分)
(l)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______ __, _,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 _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4)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 。《过零丁洋》
(5)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的句子是: ____ 。
5.按要求写出人物。(3分)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 (3)《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要树”的是__________。
6.依照例句,按要求仿写句子。(2分)
例: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仿:朋友是什么,朋友是 , 。
7.假如放晚学后,欧阳斌同学邀请你去网吧玩电脑游戏,你如何拒绝他的邀请既不伤害与这位同学的感情,又能劝说他及时回家。(3分)
你是这样说服的:
二、古诗文阅读(12分)
(一)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8.诗中运用的两个典故是 、 。(2分)
9.诗的尾联其实是点睛之笔,不能忽略。“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
的气概。(2分)
(二)阅读《五柳先生传》,完成下面问题。(8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0.解释加点的字。(4分)
(1)或置酒而招之__________ (2)环堵萧然__________
(3)期在必醉__________ (4)短褐穿结__________
11.将下面的话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2.怎样正确地评价他的居住习惯和生活细节?(2分)
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
呵,中国心(12分)
朋友,当你听到《我的中国心》这支歌的时候,难道你不陶醉在那优美、深沉的旋律里?难道你不被歌曲所抒发的那种强烈的爱国情愫所感染?难道你不因此而联想起许许多多有一颗中国心的炎黄子孙?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在歌声中,我想起了一个四五岁的小孩,他蹲在一边,看着一张图纸。我和几个伙伴在打排球。突然,球掉进了水沟里。“哎,这张纸给我擦球行吗?”“我才不呢!”我掏出一块巧克力,说:“你把纸给我,这巧克力就归你。”他望望巧克力,又望望地上的那张纸——哦,这时候我才看清那是一张中国地图。他摇摇头。我故意追问了一句:“你不想吃吗?”“想。”“那你怎么不给我?”他扑闪着大眼睛,认真地说:“爷爷说,不能出卖祖国。”
热爱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共同感情。这种感情一代连着一代,缠绵不断。你看,这个幼小的心灵里,不是已经注进了真挚的爱国之情了么!
呵,中国心!中国心!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记得报纸曾经报道这样一件事,在进攻被敌寇侵占的者阴山的途中,部队碰到敌人布下的雷区。因扫雷器出故障,无法前进,时间已非常紧迫,容不得半点迟疑!一位战士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放下枪支,从容地滚向雷区。顿时,雷声四起,火光冲天,硝烟弥漫……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战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给部队滚出了一条通向胜利的路,自己也走完了闪光的人生之路。
祖国——难道还有比这更为神圣的字眼吗?为了她,多少人献出了勃发的青春,多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人的心里,祖国的位置永远高于一切,高于一切!
呵,中国心,中国心!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位生命垂危的华侨,叫儿女们从保险柜里取出一个精制的盒子。儿女们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等父亲用颤抖的手接过去,打开来,一看,原来是一撮黄土!一个家财万贯的企业家,为什么会看重这分文不值的黄土!这是他离开祖国时,含着热泪揣在怀里带走的。他用微弱的声音说:“当年,我为生计所迫离开了祖国,可我的心始终没有离开祖国啊!我每每望着这撮土,就思念遥远的故土……终于,我的心愿得到了实现,祖国强大起来了!强大起来了!……可惜我已无法为她出力了,这是我终身的遗憾,……”他立下遗嘱:将自己的骨灰撒在祖国的大地上,把毕生积累的一笔财产献给祖国;并要求儿女们回到故土去,建设祖国……
这是什么时候?——他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这是什么地方?——远离祖国的地方。可他还是深深地眷恋着祖国、热爱祖国!这是一颗多么火热的赤子之心啊!
呵,中国心,中国心!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13.将文中三个事例的内容,各用一句话概括出来。(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选取的三个事例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这三个事例分别说明了什么?(第2问,用文中原话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5.老华侨“精制的盒子”里是“一撮黄土”,它在文中有什么寓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本文的中心句(用文中原话回答):_______________ _。(3分)
(二)
小名(16分)
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颇懂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淼儿。在“淼儿、淼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为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淼儿、淼儿”地叫,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频繁。
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竟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终于有一天,我在听到妈妈又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她说:“妈妈,我有大名的。别叫我小名好吗?”然后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
那天是我1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朋友都跑来了,家里的小客厅里挤得满满的。我一边给大家分发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一碟碟香气四溢的精美小菜端上餐桌时,同学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我立刻连声称谢着打开了蛋糕盒,我喊道:“妈妈,拿刀子来!”
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瓜刀,一边叮咛:“淼儿,小心点!”
“咦!你原来叫淼儿呀,挺好玩的名字!”
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的手势。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唰地红到了耳根。
晚上,临睡觉时,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耐烦。妈妈的脸上呈现了一种复杂的表情,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对不起!高翔。”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却变得十分生硬,似乎很绕口。
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
不知怎的,妈妈竟在短短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地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名时那样顺口熟练。我自然很高兴。
分别的那一天爸妈一起送我去车站,爸爸一直喋喋不休地叮三嘱四,妈则沉默着,显得有些黯伤。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抚慰他们:“放心吧,没事的,我已不是孩子了。”
火车开动的刹那,我从车窗探出头去,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她紧跑着,挥动起双手,脱口喊了出来——
“写信回来,淼儿!”
我稍稍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
17.本文贯穿全篇的线索是________ 。(3分)
18.第二段中“惊愕”一词表现了妈妈怎样的心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9.在家里,每当听到妈妈喊“我”小名,“我”有什么感觉?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认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在车站送别部分,作者运用_________描写、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描写的方法,表现了妈妈对儿子深深的爱。(3分)
21.妈妈该不该喊“我”的小名?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40分)
22.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在旅途中,总会有看不完的景致,走不完的坎坷,说不完的感受。岁月如歌,人生的意义,不应该仅仅重视结果,更应该咀嚼生命的每一个过程;学习中的一次次探索,科学制作中的一次次发现,绿茵场上的一次次拼搏,与家长、老师、同学的一次次心灵碰撞……
我们的知识在求索中收获,能力在创造中提升,意志在磨砺中坚强,情感在交流中融合。我们的生活因此而丰盈,我们的校园因此而精彩。
请以“过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正确,文体自选。
(2)结构完整,构思新奇。
(3)600字左右。
(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13.(1)一个四五岁的小孩不肯用中国地图擦球。(2)一位战士为捍卫祖国不惜牺牲自己生命而滚雷。(3)生命垂危的华侨立遗嘱将骨灰撒在祖国大地上。14.不能。这三个事例是按小孩、青年战士、老华侨的年龄顺序排列的;另外每个事例与它前面的歌词是相照应的,歌词与事例是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因此不能颠倒。15.这撮黄土饱含着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眷恋之情。老华侨每当凝望“黄土”,就会想起遥远的故土。老华侨把这撮“黄土”看做家乡的化身,祖国的化身。16.文末一句:“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一)17.小名(或:“我”的小名)18.自己对儿子深深的爱,竟不被儿子所理解,因而感到意外,十分惊讶。(意思对即可)19.“有些不舒服”“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有了几分不耐”。表现了“我”在成长过程中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却没有体会到妈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意思对即可)20.神情(或:神态)动作(或:行动)语言21.可以,妈妈喊“我”的小名,从声声呼唤中体现了妈妈深深的爱。不可以,随着儿子的长大,妈妈喊小名就应该考虑场合,应尊重孩子,(回答赞成或反对均可,只要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