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看社戏
王英琦
淮安市楚州中学 金国春
王英琦
女,当代著名散文家(一级作家)
安徽省文学院专业作家。出版过
《守望灵魂》、《求道者的悲歌》、《背负自己的十字架》、《王英琦散文自选集》等十七部散文集。早年写过电影文学剧本《李清照》(由西影厂拍摄)。散文曾获全国及省级奖,曾被介绍到日本、印度及欧洲诸国,并被新出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中国当代散文史》、《中国现代文学历程》《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等书列为专章介绍的中国少数几位重点散文家之一。
!
创作上多年来坚持人文关怀和人道情感。注重散文作者人格的自我修炼及自我完善,提倡人格与世界对话。在报刊多次撰文谈到中国文学的弊端。呼吁文学应向多学科交叉渗透,散文应打破传统单一的美文观,向人类文化的多极性、高阶美发展。注重散文作者人格的自我修炼及自我完善,提倡作家用整体人格与世界对话。近年又专攻太极拳、内丹功,曾获第六届国际太极拳联谊赛一等奖与风格奖。被《文学报》、《文摘报》等报刊誉为“中国第一个有武功的女作家”。人生格言:为人性的纯洁、自由而奋斗!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艺人形象的分析与对观众心理的了解,把握豫剧所依托的文化环境。 2、通过跟文本作者的对话,了解艺术的真谛,并借鉴作者成功的写作经验
一、初步感知(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2)发生在什么时间?(3)社戏一共有多少场?其中重点描写了几场? (4)故事里涉及了哪些主要人物?
岗河村
阴历九月十五赶庙会前后的每个晚上
15场,重点描写了3场
“我”、周围的观众、艺人
(5)看社戏时,“我”和周围的观众关注点有什么不同?
周围的观众只是看社戏本身,而“我承认,我并不能听懂所有的戏文,我也不是生、旦、净、丑都耐烦看”(第10节),“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对豫剧感兴趣,毋宁说是对当地的人文环境——对看戏和做戏的人更感兴趣”(第18节)。事实上,本文写的主要也是“看戏和做戏的人”。这样,今天的这堂课,我们主要就来分析这两类不同而又有联系的人——观众与艺人。
理清结构层次:
一(1-13)第一天晚上观看社戏的情形,以及作家自己对戏剧角色的爱好。
第一层(1-4)作家匆忙吃过晚饭赶去看社戏。
第二层(5)自己对社戏认识的变化。
第三层(6-8)介绍戏场的情况。
第四层(9-13)自己对戏剧角色的喜好。
二(14-37)次日看戏的情况。
第一层(14)前村后队的人不绝地去赶戏。
第二层(15-17)阐述豫剧这一地方戏之所以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原因。
第三层(18-37)后台所见。
三(38-40)第三天晚上给青衣少妇送药和衣服。
二、本文主要写了艺人们什么特点?
1、对艺术非常虔诚、执著。
有关句子:“那武丑的翻筋头,却每令我心悸发怵……却也是能贴台边儿稳稳地刹住,险伶伶地看似要掉,就是掉不下来”(第11节),“但见她翻过青龙战袍,耍过一阵大刀后,竟直逼老生大骂而去。老生被骂得连连败退,无以招架,终于逃向后台去。我感到大欣慰……”(第12节),“姑不论戏码怎生地瞎编乱造,台上的老包却唱得十二分地卖力,血气沸腾,声贯丹田,包括那一招一式都功夫极深,成熟到家”(第16节)
简要分析:主要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他们对艺术的虔诚、执著。
2、生活非常艰辛。
有关句子:“那武旦刚才指鼻大骂老生时,兰花指过于粗大了,实在少点美感。这一偶然发现,使得我在后来,老爱盯着旦角的手看,并无法不承认一个可悲的事实:几乎所有旦角的手,莫不都粗大得有如半个蒲扇,尤其是云起手来,真能遮住半个天”(第12节),“猫儿脸姑娘,正对镜将一只翠玉簪子,斜斜地插在油光水滑的发髻上……”(第19-22节),“逗笑间,我才注意到后台的另一端,支了个硕大无比的锅……”(第25-27节),“顺他的小手指望去,果见那边石头上坐着一青衣少妇,正在奶孩子……”(第28-37节)。
简要分析:“兰花指”是细节描写,是特写镜头,是以小见大;“猫儿脸姑娘”,主要是通过外貌描写来表现的;写那个“硕大无比的锅”,作者直抒胸臆,进行议论抒情;“青衣少妇”,主要是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的。
解读观众心理 ,找出在每一场演出中有关观众看社戏的句子,看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有关句子:“沿着白生生漫着月光的乡路,汇入四乡八村看戏的人流中……”(第4节)“我们赶到时,已是锣鼓喧天,观者如墙,开戏有一会儿了”(第6节)“台下的观众却不理会什么兰花指。他们全部的审美情趣审美热忱都集中在戏情上热闹上,集中在花花绿绿的行头和唱文工武上。尤其是那个身怀技的武丑,收场大吉时一气翻了三十八个筋头,简直疯狂了台下的每一个人,笑破了清寂初寒的深秋之夜……”(第13节)
第一场
第二场
有关句子:“次日,锣鼓家伙响起得更早。太早还悬在西天沉着地燃烧,便已有前村后队的人,不绝地去赶戏了”(第14节),“好在这些小小的瑕疵,并不能打退台下看客的热情” (第16节)
第三场
有关句子:“但见风雨无阻戏场又是黑压压地坐满了人。一村演戏,众村皆至,我似乎很能理解这些乡下人戏瘾头的之大”(第38节)
简要分析:观众之多,说明俚俗的豫剧深得群众的喜欢,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文化生活有着强烈的需求欲。
三、走近人文环境
第18节中,作者写道:“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对豫剧感到兴趣,毋宁说是对当地的人文环境——对看戏和做戏的人更感到兴趣。”也就是说,观众与艺人——看戏和做戏的人,共同形成了豫剧的人文环境。下面我们一起来观照一下这一人文环境。
齐读:“作为中国‘四大梆子’之一的豫剧……”(第17节),“我似乎突然明白了这‘高粱棵里的玩意儿’,何以会有永恒的生命力?”(第38节)
分析:作者道出了艺术的真谛。
四、走进文本作者
读完本文这个故事,我们“难以忘怀”。我们忘不了文化和精神需求如此强烈的观众,忘不了虽然生活艰辛但对艺术如此虔诚和执著的艺人,但我们同样忘不了的还有一个人,她是谁?“我”,实际上就是作者。
作为“生长在城市”(第18节)作家,她并没有钻进文学的象牙塔之中,而是深入社会的底层,不辞辛苦地“赶满了十五场”(第40节)社戏,并且深入民众,了解观众的内心世界,“转到后台”(19)观察艺人们的生活状况,跟艺人交谈、交心,甚至出于真正的同情,把家里的药和儿子小时的裤褂送给那个“青衣少妇”。
五、艺术手法
一、群像扫描与典型聚焦相结合。
第一部分群像扫描了武丑、武旦、老生等人物,说明这些艺人行头虽不雅致,表演虽不纯熟,但他们是凭本事在艰难度日深受百姓喜爱;第二部分聚焦两个典型人物,反映了她们的生存处境。两相结合全面客观。
二、感性的抒发与理性思考相结合。
作家在故事的叙述中,不时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叙事、议论、抒情相映成趣,拉近了自己与艺人、读者之间的距离。第一部分对社戏认识的变化,第二部分对地方戏顽强生命力的阐述,从理性层面上作文化探寻式的思考,拓宽了主题的内涵。
三、对比与照应相结合。
第一部分的两处照应,既写出了百姓对社戏的喜爱程度,也为下文阐述社会戏的顽强生命力做好了准备;一处对比,体现了作家对艺人生存状况的同情。两种手法的综合运用使文章前后连贯,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作者王英琦是一位既思索历史和民族的命运,又能够充分内省的散文家。强烈的民族情感和倔强的个性,使她的创作具有豪放之气和催人警醒的力量。被称作“大陆三毛”的王英琦,不仅有着三毛那样浪迹天涯的经历,而且也像三毛那样在写作上有着不羁的个性。她不仅喜欢驾驭一些历史、文化的大题材、大主题,而且表达也是粗犷豪爽的,绝无小家子气。她的语言也有特点,无论是针砭历史时弊还是弘扬个性心灵,她都是快人快语,直陈胸臆,几乎不及雕琢,也少有女性作家那样的委婉含蓄。其博大昂扬的意境和一争高低的语势,在当代女性散文家中别具一格。
布置作业:
王英琦散文创作的成功,是否也可以给正尝试写好记叙文的我们一点启示呢?同学们可以就此谈一谈(这实际上也是对文本学习内容的一个总结),如:做人与作文、艺术与生活、作家与大众、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