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春节
元宵节
清明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重阳节
猜节日
吃粽子
粽 子
佩香囊
香
囊
挂艾叶
菖蒲
挂艾叶
菖蒲
挂艾叶菖蒲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辟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江浙、两湖地区)
赛 龙 舟
赛 龙 舟
悬钟馗像(江淮地区)
钟
馗
像
饮雄黄酒(长江流域地区)
雄黄酒
游百病(贵州地区)
游百病又名“走百病”,流传于陕北各地的农村,是通过游览散步消除百病的一项健身运动,多在妇女、老人、小孩或体弱多病者中间进行。游百病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男女老幼往野外游玩, 穿新衣, 在中午一时左右, 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人群,手抱花草, 非常快乐。晚上回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老年人称为“游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游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头就不会获得吉利。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端午节习俗, 理解作者的情感。
2、 理解文章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3、把握文章的思路,体会文章语言上闲适自由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4、学会关注生活,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情趣和诗意。
作者汪曾祺。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大淖纪事》《受戒》;戏剧剧本《沙家浜》。作品特色:多表现“凡人小事”之美,平淡质朴,娓娓道来。
读读写写:
腌鸭蛋
门楣
肃然起敬
苋菜
籍贯
囊萤映雪
粽子
门槛
城隍庙
车胤
避邪
蝎子
yān
méi
xiàn
sù
jí
zòng
kǎn
náng
yìn
xié
xiē
huáng
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对家乡端午节风俗的描写,十分富有地方特色,同时表现了作者时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第一段的中心句是哪句?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
“很多”可以删去吗?
不可。“很多”一样,并不排除有不一样的。删去就都一样,没特色了。
这一段采用什么结构方式?
系百索子
做香角子
贴五毒
贴符
喝雄黄酒
放黄烟子
吃“十二红”
总分关系
并列关系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
第一段大谈端午的种种风俗而不写“鸭蛋”,离题吗?
题为“端午的鸭蛋”,先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端午”的气氛,就为文章主体“鸭蛋”预设背景,然后转写“端午的鸭蛋”,有“水到渠成”之妙。
描述 家乡最有名的是咸鸭蛋,写出了质细油多历史悠久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4~6自然段), 写孩子们如何吃和 玩端午的鸭蛋。
端午的风俗
家乡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系百索子
做香角子
贴五毒
贴符
喝雄黄酒
放黄烟子
吃“十二红”
端午的风俗
家乡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
挂“鸭蛋
络子”
敲破“空
头”吃
鸭蛋壳
装萤火虫
囊萤映雪的故事
故乡情结
对童年生活的怀想
作者家乡的端午节风俗
系百索子
做香角子
贴五毒
贴符
喝雄黄酒
放黄烟子
吃“十二红”
(炒苋菜、油爆虾、咸鸭蛋 …)
走进课文 了解风俗
喝雄黄酒
十二红
作者家乡的端午节风俗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 “胤”怎样读? “囊萤”和“映雪”的各是谁?
囊萤:车胤
映雪:孙康
yìn
课文结尾写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与课文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很随意,正体现了汪曾棋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你看呢?
认为是赘笔者,是为了文章结构严谨,这对中学生大有必要。
认为“自然、随意”者,是赞赏作者闲适自由的风格,也有道理。
3、作者回忆家乡的各种风俗时带着一种什么心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情?
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
1、作者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
思考、讨论
2、文中说“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是为什么?这句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由于异乡人只赞鸭蛋,会给人高邮只有鸭蛋,别无他物之感,所以作者不满。这表明作者热爱家乡的真切情感。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典雅的文言词语、诗句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雅俗共赏。
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过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品味语言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这几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句子简短,极其简练。
有口语色彩。
请再找出几个有口语色彩的句子
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 1.平淡而有味, 2.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3.有淡淡的幽默。 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删去“吱——”,效果有什么同?
“吱——”,绘声绘色,真切生动;
其中的动感、快感,活灵活现。
删去就没有这种味道了。
平淡而有味、生活情趣无处不在
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曾经沧海难为水”是什么意思?这个诗句出自何处?
看过沧海之后,别的水就都看不上了。
唐代诗人元缜作《无题》一诗悼亡妻: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引用袁枚《随园食单》中“腌蛋”一条,有什么作用?
使文章典雅,有书卷气。
2.“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例:
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空头”“白嘴”有地方特色。
3.“有淡淡的幽默”例:
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此句“文白夹杂” ,增添了“淡淡的幽默”。
作者对家乡的鸭蛋念念不忘、情有独钟,寄寓了什么感情?
思 考
小小的咸鸭蛋,寄寓了作者对儿时生活、趣事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鸭蛋情
继续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并结合全文,说一说你领悟到了什么道理。
用眼睛观察生活,
用心灵感悟生活,
在平凡中寻找美丽,
在平凡中发现诗意。
鲁迅《朝花夕拾·小引》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
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
进语文聊天室 了解汪曾祺人
我在家乡生活到十九岁,在昆明住了七年,上海住了一年多,以后一直住在北京,——当中到张家口沙岭子劳动了四个年头。
——《汪曾祺自选集·序》
1981年初秋,受高邮市政府的邀请,爸回到了他魂牵梦萦,阔别了42年的故乡高邮。 出发前他掩饰不住的那股子欣喜劲儿,真如一个赤子将投进母亲的怀抱。
江苏电视台为爸拍了一部电视片《梦故乡》。我记得那次周末回家,爸急不可待地要放这部片子的录相带给我们看。汪朝笑他:老头儿看过了又要看,几遍才算够?看片子的时候,我们一如既往地插科打诨,说爸“表现不俗,可以评一个最佳男主 角”,可是没有像以往一样听到
他反抗的声音。我回头看,
一下子惊呆了:爸直直地盯
着屏幕,眼中汪汪是饱含着
泪, 瞬间,泪水沿着面颊直淌下来!
细想来,汪曾祺的文字,和高邮咸鸭蛋是很相似的,——“筷子一扎下去,吱,——红油就会冒出来”。鸭蛋只有腌到好处,才能冒红油;同理,只有胸藏丘壑,才能做出一等一的文章来。汪曾祺一生,写过的小说散文虽为数不多,却无不老到,都可算极品……那个老笑话在脑袋里上了年份,便失了真,这会儿只觉得高邮当真是有咸鸭子的,这咸鸭子,叫做汪曾祺;而他的文字,正是那冒红油的咸鸭蛋。 ——路建华《汪曾祺传》
爸去世以后,我们兄妹商量,在他的墓碑上写些什么呢?想来想去,决定了,就写:
——“老头儿汪曾祺”汪明
钓
鱼
一杯茶
一枚书签
一片枫叶
一本书
下象棋
总结课文
《端午的鸭蛋》告诉我们:日常生活富含生活情趣、人生意味。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的体验到生活的滋味!
高邮 汪曾祺
生活的滋味,从一个鸭蛋开始